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评说历代兴亡之事,意在对明朝历史作全面而深刻的反思,尤其是在民族问题上,他借古讽今,表现了他在明朝灭亡后坚持民族气节的高尚操守;因家国亡于异族入侵,借《资治通鉴》以诉亡国之恨,在王夫之前有胡三省注《通鉴》,后有陈垣的《通鉴胡注表微》,由此可以清晰地看到,每当国家民族处于危亡之际,一些有民族气节的学者皆会从历史中寻找精神寄托,鼓舞信念。  相似文献   

2.
1.“赐武杂彩一百段。”(《周书》卷一九《达奚武传附子震传》,中华书局1975年标点本,第306页)“武”,《北史》卷六五《达奚震传》、《册府》卷八四五作“震”。按《太平御览》卷八三一引《周书》亦作“震”,则《周书》原与《北史》同,今本《周书》作“武”乃后人所改,此字可回改。  相似文献   

3.
《楚辞·天问》有句云:“日安不到?烛龙何照?羲和之未扬,若华何光?”一、二句叶韵(宵部),三、四句叶韵(阳部),而二、四句不韵。游国恩《屈原作品介绍·天问》云:“(《天问》)亦有两句为一韵者,其例绝少。”(载《楚辞论文集》)盖即指此。然此绝少之处,实有乖于《天问》叶韵的通例,疑有错简。  相似文献   

4.
在托尔斯泰的三部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中,《复活》历来最为我们所看重,至今仍被国内编撰的多数外国文学史教材选作重点分析作品。然而《复活》却未必然就是最能体现作家创作风格和艺术成就的作品。由于种种的原因,《复活》倒是作家的长篇小说中留下遗憾最多的一部。  相似文献   

5.
图像是人类历史记忆中比较直接和真实的一种信息载体,具有独特的文献价值。一部有学术品位的历史图录,并非是历史图片的简单堆砌,也不是历史现象的无序陈列,而是以清晰的线索和明确的主题相贯穿的历史图卷。要高度重视历史图录编纂的学术品位。电子光盘的导入方便了读者的阅读和检索,是现代图录制作的一种新形式。本文对近期出版的《广东百年图录》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认为该书具有较高的学术品位和文献价值,堪称近年同类图录中的佳作。该书的出版对进一步推动广东地方历史文化的研究,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玉篇>是我国第一部楷书字典.该书写于公元543年.其后,唐代、宋代学者对其重修.此书至今流传千余年,经多人之手,难免疏漏.通过对全书的初步考校,发现<玉篇>有八个方面的疏漏.比如因字形相近而误者,误加字者,脱漏字者等等.  相似文献   

7.
吴虞(1872—1949)是五四时期以打倒孔家店出名的。但过去的印象,是他后来回了四川老家,日趋保守以至堕落,完全失去当年的锐气与锋芒,成了一个封建文人。这种流言也不知从何而来,给人的印象却根深蒂固。近来读到赵清、郑城两同志整理的《吴虞集》,特别是他们所写的前言,才恍然大悟。赵郑两同志经过认真调查和实事求是的研究,不仅明确指出吴虞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起了很大的作用,而且还指出他以后并未放弃反孔、非孺的立场,所以才有后来反对蒋介石所提倡的尊孔读经之举。  相似文献   

8.
<正> 笔者在《汉语大辞典》编写工作中,遇到疑难问题常常把不同版本的书籍找来进行校勘,对多种相关的书籍进行校读,藉此解决了许多问题。实践证明,在辞书的编写中,对古籍的校勘校读是非常重要的。一、注意校勘校读可以弄懂一些难解的词语,提高辞书的释义质量。《三国志·吴志·孙休传》:“是岁,使察战到交址调孔爵(即孔雀)、大猪。”裴松之注:“察战,吴官名号,今扬都有察战巷。”清沈涛《铜熨斗斋随笔》卷五:“察战,当是人姓名,《元和姓纂》十  相似文献   

9.
田范芬 《船山学刊》2004,(3):137-138
<全宋诗>搜采广博,名家钜制,散篇佚作,均荟集于此,为研治宋诗、宋史及宋一代文学史、语言学史者提供极大便利.但笔者在据此书考察宋一代荆湖南路士人诗歌用韵中,发现此书亦颇有讹误,多为不谙音韵所至.  相似文献   

10.
上海古籍出版社新标点汇注本《战国策》(下称“今本”),是由清版本校勘学家黄丕烈《士礼居丛书》本嬗变而来,益加精勘,优于别本。无奈“《战国策》一书,汉代已无完本,刘光禄校定之三十三篇,是时去战国之世未远,巳叹为错乱相糅莒。”(郭希汾《战国策详注》)乃至今本,疑误甚多。笔者援马王堆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校之,旁及《史记》、《韩非子》、《读书杂志》、《札迻》诸书,拨疑正误,兼下己意,为《战国策》校读记。今取二十九则属文托出,就正于名家通人。  相似文献   

11.
《两汉全书》是山东大学古籍所承担的国家重点项目。清人严可均《全汉文》是我们编纂《两汉全书》重要的参考文献。在校读《全汉文》时笔者作了一些札记 ,今选录数条如下 :一、《全汉文》卷一《高帝文》载刘邦《又与群臣刑白马而盟》 :“非刘氏不王 ;若有亡功非上所置而侯者 ,天下共诛之。□□□□□□□□”这段文字的出处 ,仅留下八个“□” ,可知辑者未查到出处 ,暂付阙如。按此条见《汉书·外戚恩泽侯表》。《史记》卷十七《汉兴以来诸侯王表第五》所载与此条极相似 :“非刘氏而王者 ,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 ,天下共诛之。”文字略异 ,可…  相似文献   

12.
读赋二题     
一、关于庄忌与他的《哀时命》 (一) 庄忌(后人因避汉明帝讳而改为严忌)《史》、《汉》无传,其行状散见于同时代的赋家传记中。据《汉书·邹阳传》、《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汉书·严助传》、《汉书·枚乘传》等史书零散记载,我们不难看出:①庄忌系会稽吴人(吴为会稽郡治,在今江苏省苏州市),②庄忌的创作活动在景帝在位年间。庄忌先投吴王濞。吴王于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谋叛,严忌在此之前即离吴。庄忌投奔梁孝王后,梁孝王于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病死,梁国一分为五,庄忌等即离散。庄忌从此销声匿迹。庄忌亦当于此后不久逝世。根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具体的考证,纠正了中华书局1974年版《宋书》标点、校勘以及史实的错误。  相似文献   

14.
明遗民顾复所撰《平生壮观》十卷,对了解中国书画史、辨别历代书画真伪作用甚大,先后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201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又出版了点校本,笔者对点校本拜读之余,发现其文字校读颇有可商之处,兹择二例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5.
明遗民顾复所撰《平生壮观》十卷,对了解中国书画史、辨别历代书画真伪为用甚大,先后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201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又出版了点校本.笔者对点校本拜读之余,发现其文字校读颇有可商之处,兹择二例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6.
“若木”新解屈原在《离骚》中以浪漫的手法写“上下而求索”时说:“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对于句中的“若木”,旧注多据《山海经·大荒北经》:释为神话中生于日入处之大树。依此,屈原诗句的意思就是:“清早饮马于咸池,然后栓在日出处的扶桑树上。折下日入处的‘若木’拭拂太阳……”,那么就有两个问题:一是日出“浴于咸池,拂于扶桑”,变成了“拂”于“若木”。二是刚在日出处“总辔”,却一下子又到日入处“拂日”了,变化太快,而且“雷师告余以未具”,还没有准备好,说  相似文献   

17.
一、比兴寄托《九歌》与直抒胸臆的《离骚》、《九章》等不同,它取材于民间祭相。但在思想宗旨上,《九歌》却与屈原的其他作品具有一致性,所谓“寓情草木,托意男女”。它通过神灵形象的塑造,抒发了自己的思想情绪,同时也流露出某些民族精神的特征。首先,它表现了执着的追求精神。《九歌》中的《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河伯》、《山鬼》都描写了神的爱情故事,表现了神的悲欢离合,而通过神话的故事情节也表现了人的现实情感。《湘君》、《湘夫人浑湘水之神之恋,他们相约会面,不仅凝神远望,而且或刻意装饰…  相似文献   

18.
陆机是形式主义者吗?陆机《文赋》以大量的篇幅讲创作的过程与技巧,思想内容方面似乎讲得少一点,于是后人往往指责他有形式主义的倾向.首先提出这种批评的是刘勰,他指责《文赋》"巧而碎乱","未能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不述先哲之诰,无益后生之虑"(《文心雕龙·序志》),这就是说,陆机只是零零碎碎地讲了许多艺术技巧,却没有根据儒家先哲的理论讲文艺创作的根本问题,因此对后人没有什么好处.刘勰此说影响极大,至今  相似文献   

19.
梁沛 《南方论刊》2001,(12):36-37
文学是人学,但应更多地关注“英雄”的生活,还是更多地关注普通人的生活?这个问题曾一度引起文学届人士的激烈争论,且两厢争执各行其道。至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从池莉的《烦恼人生》开始,一些谓之为新写实主义作家的作品不断推出,以关怀民生关注“过日子”为主调的作品大涌热浪,人们似一下子将视觉投向到人的生活的原生态。“过日子”一下子成为文学热点论题。  相似文献   

20.
《老子》八十一章,我作《校读》刚刚完成初稿,尚待琢磨推敲,加工修改。现在摘抄有关“道的写状”者两章,以应《学报》索稿,并借此机会广泛征求意见,希望读者不吝指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