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舟舟,中国著名智障指挥家,曾指挥包括美国国家交响乐团在内的数个世界顶尖交响乐团,他只有三岁孩童智商,永远活在简单的世界和音乐乐曲中,终其一生都需要别人的爱与照顾。 相似文献
2.
3.
不久前,一个叫张惠琴的女人离去了。她是舟舟的母亲。许多人都知道舟舟,他是中国著名智障指挥,曾指挥过包括美国国家交响乐团在内的世界顶尖交响乐团。他有非凡的音乐天赋,却只有三岁孩童的智商,永远活在简单世界和美妙的音乐中,终其一生都需要别人的爱与照顾。然而,人们不知道的是,舟舟的妈妈身患癌症12年,支撑她活下去的惟一理由是,她必须用舟舟能够理解的方式告诉他:“死亡并非遗弃,爱永远不会离开。”她必须尽可能安排好舟舟将来的人生。1994年3月,43岁的武汉市机床厂厂医张惠琴被确诊患了乳腺癌。这一年,舟舟16岁。张惠琴在得知病情后第一个念头是:我要将这个孩子带走,母子俩一起离开这个世界。舟舟是在愚人节这天出生的,患有21对染色体综合征,也就是说,他永远都只能有三四岁孩子的智力。他的弱智是写在脸上的,他不认识钞票的面额, 相似文献
4.
5.
刘金荣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9,29(6)
从舟以及含舟意符的几个会意字等古汉字中,可以分析出汉民族远古生活中的舟文化,汉民族的祖先在几千年前就发明了独木舟,而且舟在先民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6.
《说文解字》舟部字舟、船、服、朕、俞以及舟部外的部分汉字前、受、朝、恒偏旁“舟”的形体从甲骨文到隶书发生了演变。利用出土文献研究舟的形体演变,可以得出结论:舟部字后世用法的核心义项仍与舟(船)有关的字在形体演变中大体没有变化,这部分字在现在依然从舟,作舟(般字除外),共13个;其他字讹变成从月,有服、朕、俞。讹变原因主要是隶变。 相似文献
7.
8.
凤舟是我国流传至今而鲜为人知的传统民俗之一,古代凤舟图像的解读对于溯源中国舟船竞渡历史,厘清舟船竞渡谱系,发掘凤舟承载文化,传承凤舟竞渡民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商周至秦汉时期古代凤舟相关遗存图像,综合考古、田野、文献等资料,以米克·巴尔为主的当代符号学研究理论展开凤舟图像叙事的分析,借助巴尔"换框"的阐释方法,分析不... 相似文献
9.
胡蓉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3(2):58-61
普罗米修斯般的诗人兰波(ArthurRimbaud)十七岁时的诗作《醉舟》作为前期象征派的代表作影响深远。它采用传统的亚历山大律,用年轻的幻想在诗歌中经历着一番风暴,乘着醉舟驶向未知的乐园。把诗中"舟"与"海"的意向从文化角度进行阐释,可以看出诗人对西方文明的态度,从而更全面地理解诗作和"通灵者"兰波。 相似文献
10.
郭剑英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7):91-93
"舟"作形旁,意义一般解作"船只",《说文解字》舟下所属共11个字都作此解,但其中关于"朕"、"般"、"服"三字形义关系的分析值得商榷。文章借助考古资料,联系古人祭祀祖先的祼礼仪式,推论"舟"作形旁还有一解,即舟形器物。以此,对"朕"、"般"、"服"等字的本义重新作了尝试性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三曹文集》中,"舟"、"船"、"航"、"艨冲"、"舳舻"等五个词在"水上交通工具"这个语义范畴内有同义关系。从使用频率和搭配能力方面考察,"舟"、"船"二词为基本范畴词。这两个词存在历史替换关系。 相似文献
12.
张晓峰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01-105
结合语言学的基本理论,运用汉字的象形,从"舟"字推测中国古代船舶的形状、用途,以及航运业的从业人员、发展状况等,参照《说文解字》《水运技术词典》《现代汉语词典》,对中国古代船舶、航运业及其行业文字的发生、发展、分化、影响进行分析,对特殊行业专门语言和航运史的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14.
15.
王云裳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0,30(1)
漕运自秦朝产生以来,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重视,至宋代达到鼎盛,被宋朝历代统治者视为国计.本文探讨了宋代漕运中低级武职押纲者与舟卒在各时期的发展变化情况,有关政策规定,奖惩办法及其原因、意义、作用等. 相似文献
16.
17.
选取两幅帛画《人物御龙图》和《人物龙凤图》以及相关遗存图像、考古、田野、文献等资料,通过重构其图像仪式空间,将研究视角转到图像空间,对帛画图像重新进行解读和定义,阐明楚文化背景下凤舟仪式空间蕴含的意义.当今荆楚地域凤舟竞渡中的仪式符号与古代凤舟互为映射,是古代凤舟图像研究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8.
19.
于丽萍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
森鸥外的代表作之一《高濑舟》是一篇短篇小说 ,但涉及的主题却是多重的 ,文中描写了财产观、安乐死及解差庄兵卫的思想 ,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残酷压榨百姓 ,富贵者花天酒地 ,贫困者猪狗不如 ,但也回避了一个重要问题 ,即贫困的根源问题 相似文献
20.
马忠礼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3):118-124
在新世纪以降的城市文学相对缺乏城市精魂的大背景下,弋舟以城市的“生活感”和城中人的“生命感”为内核,自觉重构了一种全新的城市整体经验。弋舟以小说创作回应了当下中国城市在发展转型时期面临的各种现实问题,审视了城中个体的生存境遇和精神困境,勘探了时代的精神状况。弋舟在小说中以有情的姿态消解冲突,解析生命,抚慰灵魂的叙事伦理,对于拓宽当下城市文学叙事的精神边界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