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区民间组织在加强社区管理、推进社区自治、拓展社区服务、培育社区意识、化解社区矛盾、整合社区资源、凝聚社区力量、活跃社区文化、推进社区公益方面日益凸现其独特的优势与功能。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社区民间组织蓬勃兴起已是不争的事实。从结构以及功能的角度讲,任何一个社会组织之所以能够存在和发展,是因为它们满  相似文献   

3.
杨武昌 《社区》2003,(22):25-25
随着社区建设工作的逐渐深入,青岛市四方区社区群众的服务需求不断增加,活跃在社区的民间服务组织也日渐成长壮大,其服务涉及社区教育、卫生、法律、文化、体育、福利等多种需求,拥有800多人的社区服务队伍,其中社区民办非企业单位占8成,社区社会团体占2成,已经成为社区建设中一支不可或缺的生力军。四方区在2002年社区民间组织培育与管理工作试点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大胆创新,确立了民间组织服务社区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回顾中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变革,阐述了民间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并分析它与政府在社区治理中互动关系的变化———由被动性互动向主动性互动转化。民间组织逐步成为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5.
在城市社区公共事务日益增加的趋势下,民间组织对社区公共事务管理的参与是纵向式的"区—街—居"社区行政管理模式的有益补充。社区民间组织在城市基层政府的指导下,全面参与到社区治理过程中,逐步形成社区组织之间的信任与合作的互动关系,可以有效盘活社区资源,提高政府管理效率,促进社区自治。  相似文献   

6.
在社区实践中培育社区意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德淼 《社区》2004,(13):22-23
社区意识是社区成员对本社区的关心、认同、依恋等心理感觉和价值观念,培育社区意识主要是培育社区成员的参与意识和自治意识,使社区成员对本社区形成一种认同感、归属感。随着社区建设工作的日渐深入,社区意识的培育显得越来越重要。社区建设各项实际工作都需要社区成员具有较  相似文献   

7.
公民参与是衡量现代民主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在我国目前社区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凝聚居民的社区自治组织处于成长和发育阶段,居民参与状况如何是评价社区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以浙江省东阳市的D社区为对象,研究社区居民参与民间组织状况,指出存在的问题与原因,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城市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分析了淮北市社区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若干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10.
社区呼唤民间组织的尽快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民巍 《社区》2003,(8):12-14
作为社区居民,如何安排我们在社区里的生活,我们是否能安于“老死不相往来”的生活状态。在衣食饱暖之后,在享有健康与社会保障的同时,更有人希望在精神领域获得安宁和快乐——究竟由谁来提供这些服务,造福居民、有益社会、有益社区?社区民间组织兴许能够在社区担负起这样的历史重任。为此,我刊报道一组浙江省宁波市社区民间组织培育活动的事例,借此抛砖引玉,和广大社区工作者共勉。  相似文献   

11.
王时浩 《社区》2001,(1):23-24
湖北省武汉市一位街道办事处干部打来电话询问:前几年国家号召在城市大力开展社区服务,最近国家又在倡导积极推进城市社区建设,请问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是一回事吗?如果不是,那么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相似文献   

12.
陈红 《社区》2008,(9):16-17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新碳街道芝兰社区居委会在社区工作中感到,随着社区建设的不断向前推进,传统的社区管理方式和工作方式与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已越来越不适应。面对居民的多样化需求,光靠政府部门和社区居委会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芝兰社区居委会充分发挥广大居民群众的积极性,培育和发展了52个社区民间组织,逐步探索出了一条民间组织服务社区、参与和谐社区建设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3.
余坤明 《社区》2010,(7):42-4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社区民间组织蓬勃兴起已是不争的事实。从结构以及功能的角度讲,任何一个社会组织之所以能够存在和发展,是因为它们满足了社会的某种需要,具有一定的功能。城市社区民间组织同样如此。通过近几年的实证调查分析,笔者认为,目前城市社区民间组织至少具有五大特有功能。  相似文献   

14.
毛栋英 《社区》2008,(10):33-34
在基层社区,民间组织的发育及有效运作,特别是它同社区的其他组织,如政府组织、居民组织等形成的网络状的互助和合作的社区治理结构,承载着社区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方面的职责,意味着社区的成熟,也昭示着社区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社区》2003,(8):16-16
伴随着社区民间组织的成长,社区民间的公益性服务和产品的提供有了可靠的依托,社区居民的细微需求也不断得到满足。但社区民间组织的发展同样也有瓶颈需要冲破,许多障碍有待解决:一是认识上的“瓶颈”。一些领导、部门对社区民间组织的定位、地位、作用及其发展必要性认识还不足。认识上的不足,带来了工作指导力度上的不足。一些社区成员“结社”意识、公益意识较弱,对社区民间组织的认识淡薄,参加社区民间组织的活动还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和无组织性,制约了社区民间组织规范、健康有序的发展。目前,社区民间组织的运转主要还是靠社区居委会的…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的单位制开始逐渐解体。在变革过程中城市居民由"单位人"向"社会人"、"社区人"转变,中国开始步入了后单位时期。在后单位时期,国家社会之间的关系也在发生变化,社区逐渐成为城市居民重要的生活场所,在这种变化的背景下,社区民间组织开始在社区发育。以一个社区的安全自治小组的产生、发展为例,从国家、市场和社会三个层面来探讨后单位时代社区民间组织发育的外部环境,可以看出在目前国家主导的社会关系格局中,由于国家控制方式的改变,市场体制存在的缺陷,社区居民公民意识萌芽的产生,后单位时代社区民间发育的外部环境已经初步具备。  相似文献   

17.
政府培育与发展社区民间组织首先应从社区民间组织的功能定位出发,坚持统筹规划、重点培育、分类管理。此外,还应加快职能转变,充分发挥社区民间组织的中介服务功能;完善法律体系,为社区民间组织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建立健全自律和问责机制,规范社区民间组织行为;继续深化各项配套改革,为社区民间组织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8.
社区自治:我国市民社会构建的现实平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我国学界掀起了一股研究市民社会的热潮。市民社会具有国家与社会分离、社会高度自治特征。我国基层的社区实践在兴起的背景、基本原则、自治主体、建设目的等方面与市民社会构建具有很大程度上的契合,它将有可能推动我国市民社会的发育和成长,从而成为我国市民社会构建的实验性的现实平台。  相似文献   

19.
周欣 《社区》2004,(15):27-28
标识起源于远古社会的图腾,它是社会文明的产物。现代社会,标识在更广泛的领域—政治、经济、民族、国家、社会群体、宗教,尤其是在经济领域得到巨大发展。近年来,在城市社区建设工作中,不少地方政府和社区组织把标识作为增进社区凝聚力的一种手段,如北京市的海淀区、朝阳区,沈  相似文献   

20.
郑燕翔 《社区》2003,(9):22-23
2003年4月20日,天津发现首例非典病人后,短时间患者不断增加。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天津市依靠多年来形成的社区工作机制,调动现有的社区基础和资源,展开了一场以社区为阵地、全民动员、群防群控、抗击围剿非典的人民战争。打造社区抗非典的平台为把社区的非典防治工作摆到突出位置,切实加强对遍布市内六区和滨海三区的1800多个社区的领导,市政府由分管民政工作的副市长挂帅,成立了天津市防治非典领导小组社会预防组;市民政局负责同志是市领导小组社会预防组二组即社区组的组长;市民政局社区建设工作处成为社会预防组二组的工作班子,集中到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