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地面积仅占凉山州的2.8%,人口仅占4.2%的宁南县,1988年生产蚕茧799吨,生丝79吨,分别占全州产量的56.3%和63.7%!宁南,已成为凉山州乃至四川省新兴的蚕茧生丝生产基地县。宁南具有得天独厚的栽桑养蚕的自然条件。县内气候温暖,阳光充足,雨量适宜,有较多的宜桑非耕地。1984年,中国丝绸公司一位年逾古稀的高级工程师来此考察,简直被枝嫩叶肥的行行桑树、片片桑林迷住了。他赞叹说:“这里的桑树之好,远远超过了书本的记载!”自然条件提供了栽桑养蚕的可能性,然而,只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宁南蚕桑才得以大发展!栽桑养蚕和缫丝被列入全县重点规划,一系列鼓励政策随之出台。在全县广阔的河谷和二半山乡村,农民群众喊出了“要得富,栽桑树”的响亮口号。八十年代,宁南蚕桑就进入大发展的黄金时  相似文献   

2.
多地舞在甘肃舟曲特殊区域环境、文化氛围中形成了个性化艺术特色,成为我国民间舞艺术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结合走访调查所获取的第一手资料,在简要论述多地舞产生根源基础上,从题材内容、动作技巧、情感内涵、服饰道具等角度系统剖析该民族多地舞的艺术特征,借此深化对该民族多地舞的认识,为更好地推广、传承该民族多地舞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3.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间矛盾”的命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间的矛盾”是个新的命题。为什么把“民族间的矛盾”明确地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来呢?是为了适应当今形势的发展,科学地、客观地认识我国的民族情况,更好地解决好民族间的矛盾,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米拉日巴传》中对米拉日巴和他的母亲娘察噶坚这两个人物的真实、细微地描写,来解读《米拉日巴传》的艺术魅力。认为《米拉日巴传》不但描写了一个真实的闪耀着人性光辉的米拉日巴,而且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忍辱负重、机智勇敢、爱憎分明、好强泼辣的藏族妇女的典型——娘察噶坚。作者桑杰坚赞用平实的手法把神性和人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真实地反映社会概况、真实地描绘人物的性格,使《米拉日巴传》成为一部倍受推崇、艺术魅力经久不衰的文学杰作。  相似文献   

5.
田二文 《民族论坛》2005,(10):41-41
边边场你赶过湘西苗家的墟场吗?来自坡坡岭岭、沟沟岔岔、坪坪坝坝的乡民将鸡鸭禽蛋、大米苞谷以及或新鲜或晒干的山货,随意地在沿街沿巷地一溜烟摆过去,蹲下安静地等待来人问津。那些城里进货乡下卖的小商小贩们则像模像样地搭起棚架“,服装大甩卖,有缘碰着,无缘错过”,“苹果  相似文献   

6.
清代直省驻防旗地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天满族分布于全国各地,与清代直省驻防有关。中外史学界研究清代旗地的论著较多,但鲜有研究驻防旗地者,概由于多数学者认为自康熙中叶以后,拘于驻防官兵不许在当地置办产业之禁,致使直省驻防没有旗地而多以俸饷为生所致。其实,驻防旗地与畿辅京旗旗地同样属于国家所有,非私人产业,故其存在与否和此谕令无关。多数直省驻防在设置之初即为之圈占了旗地,因所处地区土地资源不同,设置旗地的情况也有差异。在土地资源较丰富的地区,既为驻防官员分拨了俸米地,也为驻防甲兵和余丁分配了口粮地;在江南人烟辐辏之地的驻防,未给官兵分拔地亩;在土地资源界于两者之间的驻防地,仅为驻防官员分拔了俸米地,而未给甲兵、余丁分拨口粮地。此外,清政府在设立各直省驻防时,均为之圈占地亩,设置了马厂,马厂地应该属于旗地。马厂地亦仅非山地,其多数为可耕地,所以乾隆以后,直省驻防多将马厂地开垦招佃,许多马厂地成为可耕的旗地,这些旗地一直延续到清末。因此,直省驻防均存在数量不等的旗地,并对满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分布上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王川 《中国藏学》2017,(3):101-113
1939年1月西康省正式成立,辖地包括"康属"、"雅属"、"宁属"等46个县和3个设治局,实辖36个县及县级单位、靖化县所属的绰斯甲土司之地。围绕该省属地的划拨,第十七行政督察区名山、"第十六行政督察区靖化县所属的绰斯甲土司"之地等均有抗争。结果是名山县、绰斯甲土司之地仍然归属四川省、未能划归西康省而结束。对于绰斯甲土司之地的划归问题,历来记载语焉不详。本文选录当时四川省政府与西康建省委员会往来公文四川省等地收藏的历史档案的相关记载,便于学界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我是一个回族青年工人。一九五一年来到天津电厂当学徒的时候,我才十五岁。九年多以来,党就我母亲一样无微不至地关心我的成長,总是那样耐心地、慈爱地对我进行教育。一九五五年七月,  相似文献   

9.
不同地域的民间舞反映着当地劳动人民的生产劳动生活与民俗风情,甘南舟曲是民间舞"多地舞"的故乡,世代相传。贡边多地以其独特的舞蹈动作、优美的音乐和丰富的唱词赢得人们的喜爱。本文通过对贡边多地的音乐、舞蹈特征、表演形式等进行分析,进一步探索其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0.
浅谈土家族历史上的爱国主义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对历史上的爱国主义和民族关系问题,学术界展开过热烈地讨论。笔者试图就土家族爱国民族传统,作点介绍和分析。深厚地爱恋家乡土地、骨肉同胞、民族历史和传统文化;无限地关切民族的尊产、乡国的前途和命运 "祖国、民族-这是历史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游记、民族志、文献、历史、民间信仰五个层面,对国内外关于藏地朝圣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总结。认为学术界对藏地朝圣的仪式性、实践性等层面的讨论已较为充分,但还存在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空间。指出目前对藏地朝圣研究方面所依据的理论模型,主要来自于国外的研究成果,其分析对象是国外所能观察到的圣地文化现象,而真正属于藏区的和有较强说服力的朝圣文化理论还尚未成熟,因此对藏区所凸显的诸多新问题,其理论模式无法准确地解读和涵盖。  相似文献   

12.
"地蹦子"是河西地区众多社火中的一个独特品种,是说、唱、舞兼备并具有戏剧表演特征的民间艺术表演形式。"地蹦子"社火作为一种民俗现象,承载着积淀而成的价值观和道德精神。以"地蹦子"为主要表演形式的甘州社火不仅是一种春节期间的娱乐活动,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还寄托着人们消灾镇宅、祈雨求福、活地脉的愿望。本文探讨了甘州社火"地蹦子"舞蹈的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比较低,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比较差,科技文化尚未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如何做到有一个明确而又科学的发展目标,有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发展步骤,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发展措施,使经济、社会、科技、生态稳步地、持续地、协调地向前发展,从而尽可能避免前进道路上的失误和挫折,一步一个脚印地摆脱贫困落后,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繁  相似文献   

14.
文明的脚步有人说:“故乡”是个游子“情结”,想想还真是的。因为必须游出去,必须保持距离,才能有感情的牵扯;离开了老奶奶,才能不时地想起她反复讲过的《大灰狼的故事》,那布满皱纹的脸,那青筋裸露的手,使您感到坚实和温馨;只有身处他乡的梦中,门前的那棵歪脖子树,那蝌蚪游弋的水塘……才能令你魂牵梦绕。这方面最典型的数李白,他一辈子不停地游、不停地思、不停地想,就是不回乡。即使回去了,也住不了多久,又步履匆匆地离开。其实他并没什么非要出走的公差要务,然后就会又撕心裂肺地“故乡、故乡”,什么“月是故乡明”,…  相似文献   

15.
近百年来,在海南岛、广州、泉州、福州、杭州、扬州、北京、宁城等地发现了大量元代中国穆斯林墓葬石刻。通过发现地点集中在中国东部地区这一现象,可以看出元代中国东部地区的穆斯林主要是迁入中国的穆斯林侨民,故较多地保留了原有的伊斯兰文化特点;数量颇为可观的元代穆斯林墓葬石刻的主要价值,在于更清晰地说明了元代中国穆斯林的汉化程度并不深。  相似文献   

16.
本文概括地介绍了黑龙江流域通古斯诸族的族名、人口和分布地,简明论述了通古斯诸族婚姻、经济、宗教、民间文学等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7.
对条件比较复杂、民族特点比较纷繁的民族地区,只有深入地调查研究,才能比较清楚地了解它的历史和现状,也只有深入地调查研究,才能实事求是地提出和解决它的问题。这篇调查报告就反映了这一点。目前,我国国民经济正在实行进一步的认真的调整。我们要对国情有清醒的认识,包括对民族地区情况有深入的了解。我们的指导思想,必须统一到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按经济规律和其他客观规律办事这一点上来。  相似文献   

18.
乡居     
在门前拴一匹马,是何等气派。而这在乡间才会成为可能。白马伫立门前,阳光洒在身上,好像揣摩一天的农事。黎明,家里人把门打开,传出许多喧哗,炊烟、吆喝、柴草在锅下的毕剥,如此正规地揭开一天的序幕。在胡四台九月的早晨,我堂兄拎来一桶清亮的井水,饮马。他用刷子耐心地刷着白马的脖颈和臀部。马的筋肉在皮下舒服地弹跳。我嫂子打开鸭栏,鸭子像网中的银鱼一样飞泻入塘。猫蹲在窗台,默不作声地看着这一切。这时,孩子们在门前次第出现。他们龌龊、懒散、揉着眼晴,刚刚醒来就互相指责。摇着尾巴的狗,急匆匆地进屋并跑出来。一个乡间的家展示的…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国家快速发展过程中,"互联网+"已成为国家的重要战略。出版行业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力军,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主动融入"互联网+"行动计划中来,充分地利用互联网思维,并在理念、管理体制、行业标准和技术等多方面进行创新,以便于打造出多样化、个性化的出版产品,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更好地推动互联网出版业的多样化、绿色化和个性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在文旅融合背景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要更好地完善对内创新,还要做好外宣翻译工作,使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出去”。现以朱仙镇木版年画为例,探索如何更好地迎合时代背景发挥朱仙镇木版年画自身优势,推进外宣翻译工作多平台、多手段蓬勃发展,使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彰显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代风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