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项决定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当前人们对市场经济的认识,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还比较肤浅。为了提高人们在体制转轨上的自觉性,更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建立,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搞清楚市场经济的基本概念、本质要求、现实基础和采取的政策措施等。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界定市场经济,简言之,就是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方式和主要手段的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一切资源(包括矿山、河流、铁路、劳动力等)都商品化、市场化;社会再生过程的每一个环节(生产、交换、分配、消费)都商品化、市场化,市场成为资源的主要配置者,成为经济活动的主要调节者。  相似文献   

2.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重大变革。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在这样的大变革时代,社会价值系统必然呈现出冲突与分化、整合与重构的复杂格局。在旧的价值体系被打破,新的社会价值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起来的过程中,每一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存在价值和价值体现方式,正如恩格斯所论:(人们)“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102页)为此,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价值体系,才能进行正确的导控,这是目前必须研究和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作者首先论述市场经济不是中性事物;市场经济是一定的经济关系,但不是一种独立存在的经济制度,它是与各种特殊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接着分析了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矛盾和结合过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木制度两者之间存在的矛盾。文章认为,市场经济交换原则与社会主义本质利益关系是存在矛盾的,基本是对立的。解决矛盾实现两者有机结合的关键是要正确处理好市场经济中的等价交换原则与按劳分配原则之间的关系,把商品等价交换关系转换为等量劳动交换。最后作者提出了通过“两个过程”解决这一矛盾,使市场经济成为社会主义经济体系有机组成部分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经济问题,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带有全局性的问题。社会主义生产采取商品生产这一社会形式,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重要特征。这一特征必然地反映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分配关系和交换关系上,也规定我们以何种具体形式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因此,我们在考察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研究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任何一个方面时,都不能离开商品关系和价值形式。当前我们正在进行着的经济体制改革,从其主要着眼点来说,是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再认识和再实践。  相似文献   

5.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蕴含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即根本意义上的中国模式的精神实质,是一种多维结构的经济模式,又是一个全方位的社会系统改造工程,但不能替代中国模式。当代中国经济模式的理论渊源和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制度基础并承载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宗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积极探索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的道路与方式,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贯彻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发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在国际经济交换中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办事,在国内经济活动中追求社会主义多重价值目标,既讲效率又讲平等,追求经济民主和社会民主,将社会主义的短中期目标与长远目标有机结合起来,既是一种多维结构的经济模式,又是一个全方位的社会系统改造工程。  相似文献   

6.
效率是社会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社会哲学视野中的效率范畴是一种关系范畴 (其实质是实践关系 ) ,即人们 (主体 )在改造自然、社会、人自身 (客体 )过程中所具备的水平和能力 ,它标示着主体与客体所构成的系统整体的功能和效能。从联系生产目的衡量和评价生产能力方面 ,社会哲学视野中的效率范畴可以从生产力与人的活动两个视角来考察。效率优先原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7.
杨承训 《中州学刊》2006,1(4):26-31
恩格斯在论述生产方式的同时总是一起讲“交换方式”,含有社会主义新的交换方式的寓意,丰富了历史唯物论。历史表明,在社会化日益提升的条件下,没有交换方式,整个社会再生产就无法进行。商品———市场经济是交换方式的载体,它既有生产力属性,又有与一定生产关系结合形成的社会属性。商品———市场经济与生产社会化分不开,而社会化包括社会分工与社会联系两个方面,市场经济是社会联系的一种主要经济形式。社会化生产关系要与社会化生产力耦合得紧密,必须有一个发达的交换方式充当中介,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应当包含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的辩证关系。如果仅仅用“市场化”取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容易模糊和改变社会主义交换方式的内涵,导致私有化和“市场原教旨主义”。  相似文献   

8.
从哲学理性上确定道德的实践原则元志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究竟应该怎样确定道德的实践原则,已成为当前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人与人之间关系中有着重要意义的课题。本文试图从四个方面谈些思考,以求教于各位同仁。一、超越功利主义的道德观随着我国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9.
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本世纪末至下世纪前十年的主要奋斗目标。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运用。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是一个伟大创举”,是中国社会从近代落后到现代腾飞的科学阶梯。深刻把握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加深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 一、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辩证统一关系的体现,为实现劳动平等和人的平等创造了条件 社会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中形成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的基础和核心,社会主义是对人类社会关系即生产关系的一般性质的  相似文献   

10.
论价值、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素芳 《江汉论坛》2002,1(11):26-29
价值,是在商品的交换关系中以货币价格相对表现出来的人类劳动的单纯凝结,体现的是商品所有者互相交换劳动的社会经济关系。价值由生产商品的劳动所创造,物质生产要素和一切不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都不创造价值。市场经济的分配就是价值分配,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由价值规律支配的市场价格就是对商品所有者经济利益分配的手段和实现形式。价值、剩余价值、资本,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范畴。  相似文献   

11.
劳动生产率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劳动生产率逐步提高,是任何社会都存在的一般经济规律,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因此,我不赞成那种认为“我国人口多,没有必要特别强调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见。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企业的劳动成果作为商品,要拿到市场上进行交换,通过人们的比较、选择和购买,价值才能得到实现。商品交换是价值的交换,以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消耗量作为交换的基本尺度。劳动生产率高,个别劳动消耗低于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消耗,商品在市场上就处于优势地位,交换中就会获得平均利润以上的收益;劳动生产率低,个别劳动消耗高于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消耗,商品在市场上就处于劣势地位,交换中只能获得平均利润以下的收益,搞不好还会亏损。随  相似文献   

12.
一、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 ,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与我国以经济发展为中心 ,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实践相一致 ,我们必须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以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为主导 ,建立和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在现阶段我国社会中 ,与现实社会关系和它的发展方向相对应的社会道德体系的基本结构层次是共产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道德。共产主义道德反映的是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过渡这一历史发展方向 ,是全社会道德总体的核心 ,是道德发展的方…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剩余价值的存在是客观现实。剩余价值是社会化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产物。它具有自然和社会两重属性。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其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体现着共性与特性的结合。剩余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在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剩余价值规律作为共有经济规律而存在。它服务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相似文献   

14.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我们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识更加深化、更加成熟的表现,是促进我国现代化事业更快发展的重要保证。那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弄清楚这个问题对于我们学习和贯彻党的十四大决定,学习和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很重要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点。但是,商品不仅仅是物,市场经济也不仅仅是商品生产和交换过程商品货币关系的一般规则和机制,在商品和市场、物与物关系的背后,还反映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生产关系。马克思指出,商品不能自己走到市场上  相似文献   

15.
蒲鲁东主张通过消灭货币,保留小私有制和商品生产与流通的途径实现社会主义。马克思指出这是空想,并从哲学与经济学的结合上批判了蒲鲁东的货币哲学。在实践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列宁的货币观发生了重大变化,最为典型的就是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消灭货币,转变到“新经济政策”的以商品生产和货币交换为主要杠杆。货币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历就更为坎坷曲折。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应当进一步健康发挥货币的经济和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6.
价值关系契合是指不同性质的价值关系形成相互促进的合理结构。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已在全社会形成国家宏观调控下的横向自主选择的社会网络结构。社会主义力量和因素应通过强化与构建社会主义价值关系与商品价值关系的契合结构发挥引导、调控、规约的作用。社会主义价值关系与商品价值关系的契合主要通过人的价值关系、使用价值关系、商品价值关系相互作用表现出来。在这三种价值关系相互作用的“环节”发挥社会主义价值关系的作用,可以形成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基础。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在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这一目的的实现与商品经济的关系有必要进行充分地研究。 一、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商品经济的客观必然性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是不存在商品生产的。马克思说:“在一个集体的、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社会里,生产者并不交换自己的产品;耗费在产品生产上的劳动,在这里也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不表现为它们所具有的某种物的属性,因为这时  相似文献   

18.
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社会主义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多方面的功能。唯物史观认为,社会的物质生产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决定性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其中意识形态以特殊的方式反映着物质生产过程并对经济生活起着反作用,进而影响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和进程。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过程来说,它依赖于体现国家意志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探索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遵循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而且要符合社会主义的价值理想标准,这仍然要依赖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目前,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效还不尽如人意,有些社会消极现象甚至愈演愈烈,固然原因是多方面的,然而与没有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功能是有直接关系的。因此,只有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社会发展中的灵魂地位,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9.
实践是理论的源泉,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有了重大突破,它既是指导我国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也是指导我们社科理论界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的理论研究的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我国广阔的社会生活和传统的意识形态领域引发了巨大变化。表现在占据二者主导地位的职业活动与价值观上,冲击效应十分突出。价值观念对人们职业实践的反作用,乃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认识对实践反作用的表现形式之一。职业价值观正是依据人们对价值关系、价值活动和价值物的认识和评价来鉴定自身所从事的社会工作与专门业务是否合乎人的需要。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不断发展,社会分工愈加细致,职业种类增多,出现了以前社会所没有的很多职业。但军事职业作为国家政治制度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