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伊比利亚半岛对西地中海地区帝国安全至关重要,直布罗陀是英国自大西洋到地中海的咽喉,为英国战略利益之所在,所以丹吉尔港中立和西班牙在北部摩洛哥的宗主制的维持对英国有深远的影响。英国在摩洛哥问题上支持西班牙维持其在摩洛哥的宗主地位;英国在丹吉尔港问题上对西班牙和法国采取了不同的政策,通过三方会议确定丹吉尔港的中立地位,平衡了西班牙和法国的争夺。  相似文献   

2.
公元前1600年-前1200年是古代东地中海世界的青铜时代晚期.这一时期的东地中海世界主要有埃及、赫梯、米坦尼、巴比伦和亚述等五个主要的国家,以及叙利亚巴勒斯坦地区的诸多小邦.这些国家之间密集的联盟和联姻是东地中海世界外交活动的主要方式和途径.在东地中海世界建立起了保护和兄弟的外交模式.保护模式适用于强国和弱国以及大国和小国之间;而兄弟模式则适用于两个地位平等的国家之间.为了稳固彼此之间的外交关系,东地中海世界各国制定了彼此都必须遵循的外交惯例.外交惯例规范了国家间的引渡和信使制度,从而为东地中海世界外交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3.
18世纪后期是英国对藏政策的早期阶段。受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英国对我国西藏实行以建立直接交往关系为目的的“和平”渗透政策。由于喜马拉雅地区各国在历史上同我国西藏形成的密切关系及其在地缘政治上的屏障作用,英国东印度公司在这一地区的扩张活动同它建立英藏直接交往的尝试一样,都是其对藏渗透政策的组成部分。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廓尔喀侵藏战争中的卑劣表演最终导致其早期对藏渗透政策的彻底破产。  相似文献   

4.
第一帝国时期,英国在亚洲的历史以18世纪中期为界可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贸易和势力渐进发展;第二阶段,东印度公司的政策发生了重大改变,一方面是这一时期印度国内出现一种政治混乱的局面,另一方面,英国与法国等殖民国家在印度的商业竞争日益激烈,东印度公司开始谋求通过获得领土来确立自己的贸易地位,战争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  相似文献   

5.
地中海及中近东地区历来是大英帝国的传统势力范围和殖民利益集中的地方。土耳其由于地处欧亚要冲,扼地中海之咽喉,因此对维护大英帝国的海上生命线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安全意义。1930年代英国的对土政策,体现了英国与苏联和德国之间的利益冲突,在英国外交战略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古埃及地理环境比较闭塞 ,但也不是完全封闭的 ,它和周边国家特别是地中海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之间相互交流 ,互相影响 ,形成辉煌的地中海文明。埃及从新石器时代开始 ,就和地中海有了一定联系。至前王朝及整个法老时代 ,古代埃及与西亚、东地中海沿岸及其岛屿、小亚半岛、克里特和迈锡尼时代的希腊和爱琴海地区、利比亚等地中海国家和地区往来不断 ,考古实物更进一步证实了上古地中海世界存在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7.
英国和战前苏联欧洲集体安全政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世纪 30年代 ,在世界安全制度无法有效应付战争危机的形势下 ,苏联及时提出了建立集体安全体系的正确主张。苏联欧洲集体安全政策具有诸多显著特点 ,它们决定了英国在这一政策中的重要地位。在英国对苏联上述主张所持消极立场的严重影响下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 ,欧洲也未能出现反法西斯国家的联合阵线。英国的消极立场 ,源于对希特勒德国的错误认识、祸水东引心理及错误的外交战略 ,亦与美国对集体安全的冷漠态度有一定关系。英国是战前苏联欧洲集体安全政策失败的一个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
略论清代前期宁波口岸的中英贸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前期,宁波口岸与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贸易曾出现过两次高潮。虽然双方的贸易量并不大,但却对全国海外贸易的发展,以及清朝海外政策的演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论中部地区政府制度创新的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部地区特殊的地缘特色 ,使其在国家自东向西的阶梯式开放发展政策中面临重大的历史挑战与机遇。在不东不西的政策边缘中 ,中部地区只有通过制度创新来应对这重大的历史挑战与机遇 ,而中部地区政府将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制度创新的地缘基础和宪政与意识形态基础 ,动力与能力基础 ,共同构成中部地区制度创新的基础 ,它是中部地区振兴的制度储备。对其进行积极整合和变动 ,构筑中部地区崛起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英国加入欧盟已过而立,却仍在选择全面融入和与欧盟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之间徘徊。从政策与问题层面分析,英国对欧盟若即若离,主要是因为“入盟”涉及英国的战略选择、侵蚀了英国的主权和冲击了英美特殊关系。而这根本上是由英国独特的政治文化和外交传统所决定的,它同时意味着消除英国对欧关系困境的艰难。  相似文献   

11.
在17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英国把英属新英格兰视为英国经济的边缘地带。然而到18世纪,英国不得不面对来自新英格兰殖民地的强有力竞争,涉及海外贸易的诸多领域。为了掌控北美殖民地的发展,英国逐渐调整了殖民地政策。但是,新英格兰经济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日益加强,在大西洋世界中成为英国的重要竞争对手。围绕《航海条例》《蔗糖法》等法案,新英格兰与英国展开了多方面的博弈,对北美殖民地与母国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面临着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伊丽莎白一世即位之初即抛弃了传统的外交政策,采取均势外交,其中婚姻谈判作为一种外交政策加以应用。在伊丽莎白统治前十年.法国是其主要成胁之时,英国采取联西抑法的政策,而当西班牙成为英国的敌人之际,英国则转向联法制西的联姻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13.
[摘要]清代欧洲各国东印度公司与中国的瓷器贸易由最初的临时租赁货栈和住所,发展到商行的设立,并与中国瓷商形成稳定的瓷器产业链和供销关系。欧洲著名艺术作品模板制作的瓷器和纹章瓷,成为热销的订制瓷。荷兰和英国是西销华瓷的重要集散地,中国瓷器主要通过集中批发拍卖的方式售出,行销欧洲各地。  相似文献   

14.
区域金融调控不应简单采取东、中、西三大地带,由各区域自行制定金融政策,而应保持中央宏观经济调控高度集权,坚持省区行政边界为经济调控单元,在中央统一调控经济运行的框架下,由中央根据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动态划分地区类别,实施期相对区别性的金融调控政策。  相似文献   

15.
西罗马帝国覆亡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历史事件,传统史学曾赋予其以奴隶制社会破产,封建制度在西方的确立,基督教在欧陆地区的广泛传播,古典时代结束和西方中世纪时代开端等各种重要意义。然而,从文明史的时空结构分析表明,古典文明是一个以地中海世界为其空间结构的文明,而古典文明的终结与地中海世界的裂变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西罗马帝国覆亡只是开启这一过程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此外,它还开启了地中海周边西方文明、拜占庭文明和伊斯兰文明鼎足而立、彼此对峙的这种新的文明空间格局。自其诞生之日起,这种新的文明格局和相互交往关系就一直规定制约着地中海地区历史的运行轨迹,至今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基督教起源的文化考察,呈出了一种重写世界史的可能,提出了作为整体的地中海文化的概念。与中国文化、印度文化、玛雅文化完全不同的地中海文化是重新理解世界史的关键,一系列困惑历史学家的问题,都因为地中海文化概念的出现而得到豁然开朗的理解。比如,何以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有很大的不同而又有一个相同的起源?因为它们同属于地中海文化。虽然同属于非西方文化,何以伊斯兰文化与中国文化、印度文化的差异如此之大?这种差异的实质是中国文化、印度文化与地中海文化的差异。按照以前的历史理论,统一世界史的形成是资本主义在西方产生又向全球扩张的结果,有了统一的地中海文化概念,就知道,全球化的冲动和向全球扩张一直是地中海文化的本质。文中提出了地中海文化内部东西方的对立、冲突、演化,并在对这种对立、冲突、演化的分析中论述了基督教的起源并呈出一种讲叙世界史的新方式。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基督教起源的文化考察,呈出了一种重写世界史的可能,提出了作为整体的地中海文化的概念。与中国文化、印度文化、玛雅文化完全不同的地中海文化是重新理解世界史的关键,一系列困惑历史学家的问题,都因为地中海文化概念的出现而得到豁然开朗的理解。比如,何以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有很大的不同而又有一个相同的起源?因为它们同属于地中海文化。虽然同属于非西方文化,何以伊斯兰文化与中国文化、印度文化的差异如此之大?这种差异的实质是中国文化、印度文化与地中海文化的差异。按照以前的历史理论,统一世界史的形成是资本主义在西方产生又向全球扩张的结果,有了统一的地中海文化概念,就知道,全球化的冲动和向全球扩张一直是地中海文化的本质。文中提出了地中海文化内部东西方的对立、冲突、演化,并在对这种对立、冲突、演化的分析中论述了基督教的起源并呈出一种讲叙世界史的新方式。  相似文献   

18.
非洲清凉之国毛婆地处非洲大陆西北端的摩洛哥王国在阿拉伯语里叫“马格里布·阿克萨”,即“最西边的国家”。它西濒大西洋,北临地中海。是扼守地中海与大西洋交通的咽喉。从它的北端城市体达出发,航海一小时就可以到达欧洲的西班牙王国。徜徉在这块土地上,总会有美不...  相似文献   

19.
在地中海古代文化史上,东地中海及周边地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自新石器时代之初或更早的时代起,在社会发展和经济文化方面领先的西亚北非地区居民通过海上走廊,逐步移居于基克拉底斯诸岛以及希腊半岛等地,使新石器革命的成果西传,同时也开启了一个长达数千年的民族融合过程。希腊人与皮拉斯基人的关系史,是古希腊早期民族关系史的主轴。希腊半岛上的非希腊语居民,在希腊人到来之前,已经形成相对稳定的种族集团。皮拉斯基人的文化是西亚北非诸部族长期社会生产实践的结果。"希腊人的到来",是希腊及爱琴海地区居民相互融合的继续;它在某种程度上促成希腊大陆(皮拉斯基亚)的希腊化,同时促成希腊人在文化上的皮拉斯基化。古希腊文化乃是希腊人与皮拉斯基人共同创造出的一种新文化。?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20.
东、西罗马帝国从公元前27年——公元476年在罗马历史上称帝国时期。公元一至二世纪史称前期帝国,奴隶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繁荣。它的版图北部扩大到今日的英国、西德、奥地利、匈牙利和罗马尼亚等地,东部到达幼发拉底河,南边包括埃及、苏丹北部、利比亚、突尼斯、阿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