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着眼于中国当代文学强烈的政治意识形态性,吴俊教授认为此前所谓的“中国文学”或“中国当代文学”很难显示特定历史时期中国文学的政治性质,而“国家文学”这一概念才能进一步揭示中国当代文学的切实内涵。吴俊教授试图通过政治解读“十七年时期”的《人民文学》,以“大题小做”的方式把当代文学定位为“国家文学”。事实上把中国当代文学定位为“国家文学”这个论断能否成立,完全取决于对中国当代文学所作考察的整体性和深入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视“政治抒情诗”为中国当代文学一种重要的“话语类型”,通过对该类文学作品的知识谱系学分析,揭示其所蕴涵的意识形态的变革,从而试图提供一种对中国当代文学特别是“十七年文学”、“文革文学”的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3.
本文视“政治抒情诗”为中国当代文学一种重要的“话语类型” ,通过对该类文学作品的知识谱系学分析 ,揭示其所蕴涵的意识形态的变革 ,从而试图提供一种对中国当代文学特别是“十七年文学”、“文革文学”的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4.
博书华,男,1953年生,河北唐山人,现为山西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系副主任。傅书华教授在高校任教以来,一直从事中国当代文学和文艺理论的教学研究工作,曾开设中国当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文艺理论、马列文论、西方文论、美学等课程,教学效果良好,深得学生欢迎,曾获“教学标兵”、“教学优分”等称号。傅书华教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致力于中国当代文学和文艺理论的研究,在赵树理及山西作家群、新时期小说等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曾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文艺理论研究》、《作品与争鸣》《小说评论》、《当代文坛》、《当代…  相似文献   

5.
陈远征教授     
陈远征,男,汉族,1939年8月出生,湖南新化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陈教授1961年7月毕业于武汉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1980年调入湖南教育学院分院任教,并担任中文科主任。1986年调入吉首大学中文系任教,门95年评聘为中文系教授,是中国新文学学会理事,湖南省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陈远征教授K期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与研究,讲授“现代文学”“当代文学”“鲁迅研究”“新诗流派研究”等课程,主要著作有忡国当代文学简史》(主编)、《现代中国的诗人与诗派》(独著)人中外艺术家轶事》(参与辑录撰述)等,以上著作分别由湖南文艺…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不少研究当代文学的著作,几乎都是以对“十七年”文学的全面否定为前提的,研究当代文学中女性意识的论著尤其如此。本文则反其道而行之,以大量的“十七年”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为例.论述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和争取妇女解放的人间正道,从而起到了为“十七年”文学中女性意识正名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四史”教育融入“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求。将“四史”教育融入高校“中国当代文学”课程与课程教学目标,中国当代文学本身包含“四史”内容和当前历史虚无主义的泛滥有关。在融入的实际过程中,存在着对“四史”内在逻辑关系认识不清、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四史”内容挖掘不深和学生对“四史”学习的兴趣不高等困境。要解决这些困境,须重视课堂教学的主战场功能,遵循课前、课中和课后三阶段的教学路径,即课前准备好“四史”教育融入课程的教学内容,课中守正创新讲好“四史”内容,课后巩固“四史”教育融入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随着学院批评在上世纪90年代的崛起,当代文学研究逐渐开始向纵深发展,并且初具学科规模。这一学科化的标志,当然是以近年来一些文学史著作的陆续面世而为其象征,比如洪子诚的《当代文学史》,陈思和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丁帆、许志英主编的《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等等。正是文学史的撰写,带动了当代文学研究的发展,并为此打开了诸多的研究领域。而在这些领域中,研究者发现的,不仅是极为开阔的研究空间和灿烂的研究前景,同时,还有许许多多的问题需要随之清理。这些问题可能在于如下几个方面:l.如何看待“十七年”以及“文革”文学的…  相似文献   

9.
王春荣教授     
王春荣,笔名春容,大连金州人。1945年10月生。1970年毕业于辽宁大学中文系即留校任教至今。1988年晋升为副教授,1996年晋升教授。现为硕士生导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辽宁电影家协会理事,辽宁作家协会会员。专业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主讲"中国当代文学思潮"、"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研究"、"电影概论"等课程。出版的学术专著有:《新女性文学论纲》、《新时期的乡土文学》、《新时期电影的多元结构》。主编和参编的教材有:《20世纪中国两岸文学史》(续)、《中国当代文学名作讲析》以及《电影基础理论》、《电视文艺学》等。专著…  相似文献   

10.
冷战期间,美英汉学界对中国“十七年文学”作了特别的解读。1950-1960年代,他们将“十七年文学”视为瞭望新中国的窗口,文学内容解读成为搜集中国信息的话语活动。1970年代,美英不再如前20年那样置重所谓的“异端”作品,开始较为客观地剖析《创业史》、《红岩》、《山乡巨变》等主流性作品。1980-1990年代初,他们对“十七年文学”的解读大多散见于他类论著、文章里,一些论者尝试着立足中国语境解读新中国文学,以质疑西方新中国文学论的思维逻辑。  相似文献   

11.
监狱叙事虽然没有成为过中国当代文学叙事的主流,但是作为一种文学存在,考察其叙事伦理的嬗变也有某种学术意义。以六十年代的《红岩》、八十年代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及新世纪初的《报告政府》为样本的当代监狱叙事,形成了“超我”——“自我”——“本我”的叙事伦理谱系。这暗合着中国当代文学从高度意识形态化向更为多元的世俗化的演变,也暗合着中国当代文学所折射的中国社会文化心理从拘束到开放到多元的深刻变迁。  相似文献   

12.
郭剑敏专著《中国当代红色叙事的生成机制研究》对1949年到1966年间的革命历史小说的叙事生成进行深入的探究。著作以在研究"十七年"的革命历史小说生成机制为切入点,着重考察和解析这些作品的生成过程及其所承载着的丰富而复杂的思想艺术内涵。论著虽然是以建国后"十七年"中的革命历史小说为研究对象,但这种研究方式对观察整个中国当代文学的生产与运作也不无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2006年4月21日至22日,由浙江大学现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所和《文学评论》编辑部联合举办的“文化生态环境与十七年文学历史评价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高等院校、学术研究机构的近百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副主编楼含松副教授及相关编辑也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们从不同角度对“十七年”文学的文学文本和思想文本、“十七年”文学的发生史及叙述史、“十七年”文学的文学—政治环境、“十七年”文学体制的建立、“十七年”文学在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地位、“十七年”文学的思想特征与审美…  相似文献   

14.
《中国当代文学史》这门课程具有强烈的当下指涉性、无可摆脱的政治相关性。进入21世纪已有八九年时光,现今作为《当代文学史》课程接受者的大学在读学生生长于上世纪90年代迄今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对当代文学史中所提及的大部分文学现象缺乏亲身感受。如何吸引、诱导他们对当代文学的审美、求知欲望,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而又迫切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中国当代文学在国外的翻译与研究状况进行要介,并认为西方汉学界的评介基本反映了“十七年+文革”时期中国的文学现实,但也有脱离中国社会现实的过激之辞。  相似文献   

16.
对新中国“十七年”(1949~1966)中国家意识形态如何在乡村传播,并以“移风易俗”“忆苦思甜”的方式进行社会动员,重塑乡村生活的艰辛历程等系列问题,以“十七年”间拍摄和放映的电影为对象,对选题、人物形象、情节表达等进行细致的对比分析。研究认为,在新中国“十七年”间,电影《儿女亲事》等抨击旧婚姻制度,歌颂自由恋爱的婚姻和宣传新婚姻法,《槐树庄》等电影则呈现了土地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电影《神鬼不灵》等是破除迷信、宣传科学的电影,这些电影对旧民俗、旧的社会关系的摧毁,使民众开始重新认识社会的习俗和习惯,一种新的社会关系和规范就在“移风易俗”的电影中逐渐出现和建立了;电影《暴风骤雨》《白毛女》等成功刻画了旧制度中人民遭遇的苦难,表明革命是不能在传统的旧风俗土壤中自动生成的,反映的进步思想是社会是前进和发展的,必须与反动阶级和落后势力进行斗争,通过“忆苦思甜”来建构新政权的合法性;中国共产党的各级组织在“十七年”所力推的这项农村题材电影文化政治传播既是国家对内传播实践的创举,又柔性地将乡村政治引导到新的社会形态中,成功地实现乡村治理的社会主义转变。  相似文献   

17.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的《中国当代散文报告文学发展史》,是一本目光锐利、新意迭出的中国当代文学类别史。其学术价值是不容低估的。首先,此书的出版,标志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跨入了“分体研究”的新阶段。中国当代文学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春风吹拂下萌生的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为落实课程思政立德树人和价值引领的根本任务,以“讲好中国故事”为切入点,对《公共政策学》“为何”以及“如何”践行课程思政展开了深入探索。【设计/方法】明确了《公共政策学》讲好中国故事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从教学重点、思政元素、教学内容三方面系统梳理了《公共政策学》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思路,并提出了《公共政策学》课程思政实践路径。【结论/发现】立足教学重点和公共政策实践,系统搜寻公共政策中的“中国故事”,深度挖掘故事中蕴藏的公共价值观、改革创新、时代精神、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等思政元素。通过完善课程制度建设,夯实课程团队建设,强化课程评价体系建设,以及创新各类平台的建设,从而实现《公共政策学》课程思政实践路径,发挥“润物无声”的育人功效。从选课学生、授课教师和同行专家角度来看,《公共政策学》课程思政建设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纵观中国当代文学"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可以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以人伦为基础的日常生活场景一步步让位于阶级斗争场景。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周立波的《暴风骤雨》肇其端,赵树理的《三里湾》和周立波的《山乡巨变》持续发展,到了浩然的《艳阳天》、《金光大道》和陈登科的《风雷》可谓达到极至。尽管有的作家是无奈的拒斥,有的是有意的楔入,但都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当代文坛上,恐怕只有这样一部以小块文章结集成为这样伟大而辉煌的巨著.”这是1978年巴黎出版的《中国当代文学史稿》对《燕山夜话》的评价.说“只有”也许不妥,但确实可以说,《燕山夜话》是我国当代文学中一部堪称丰碑的著作,在杂文园地别开生面,独树一帜.同时,上述的一段话也道出了《燕山夜话》在结构形态上的基本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