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休息权的权利主体是劳动者.但劳动者的外延小于公民.休息权是每个人都应享有的一项自然权利和应然权利.《世界宪法全书》中共有30部宪法将休息权确认为宪法权利,相关规定可以分为公民模式、劳动者模式和复合模式,其中公民模式和复合模式优于劳动者模式.《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将休息权主要规定为劳动者的权利,而《儿童权利公约》规定儿童享有休息权.建议我国在修改宪法时,休息权的权利主体的规定采取“公民+劳动者+儿童”的复合模式.  相似文献   

2.
<正>在现代职场,加班已成为一种工作常态。为赶进程、上项目,很多职场人不得不在工作时间之外,甚至周末和节假日里工作。在法定或国家规定的工作时间以外,正常工作日延长工作时间或双休日以及国家法定假期期间延长工作时间的,即为加班。《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对加班时间、工资报酬等都做了详细规定。那么,如果劳动者在加班途中发生交通意外,可否认定为工伤呢?先来看看下面的案例——  相似文献   

3.
带薪年休假制度是法律保障劳动者休息权的重要手段,我国《职工年休假条例》的规定较为简略,在实践中易产生歧义。从条文解析的角度说,劳动者连续工作的认定标准应以劳动合同为依据;工作时间的计算方法应以劳动合同签订之日作为起算点,但目前尚不宜引入考勤机制;同一用人单位工作的判断应以劳动者接受同一用人单位指挥监督为准。针对此项制度适用过程中突出的问题,应当明确劳动者有权处分休假时间,并且可以跨年安排,但不得在此期间从事经营性活动。  相似文献   

4.
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框架下,围绕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休息权保护而展开的理论探索,关乎和谐社会和法治诉求的实现。本文以休息权的法律属性为基础,检视我国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休息权保护制度设计上存在的缺失,提出保障我国民族传统节日休息权实现的应对机制。  相似文献   

5.
都市点击     
《社区》2004,(3):34-35
【政 策】●“最低工资”至少两年一调今后我国的用人单位在剔除劳动者的加班及福利后,还要保证劳动者的工资必须高于最低工资标准。近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最低工资规定》,要求今后我国各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至少每两年调整一次。●手写航空意外保险禁止出售2月9日,中国保监  相似文献   

6.
说得狠点,加班是剥夺幸福的最大杀手。国庆长假,我的一位在外企工作的朋友必须加班,因为她的老板从国外招了朋友来玩。安排吃喝、司机、出行、住宿以及机票,等她搞定这一切,七天过去四天,没有加班费。老板允许她以后补休假期,还算人道,可是她自己原本计划好参加的聚会与出行,却全泡了汤。这种大假期的加班比较显眼,其实平时很多人都在忍受“隐型加班”。例如有  相似文献   

7.
通过就业保护立法来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世界各国通行的做法。我国劳动合同法实施已经11年,其效果如何,能否有效保障女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减少女性劳动者工作过程中的不平等待遇,还有待进一步验证。文章从工资收入、社会保险参与、工作时间及加班补偿等多个角度,根据2016年CLDS数据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定量分析劳动合同对女性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劳动合同签订能够显著提高女性劳动者工资水平,并且高于对男性工资水平的保障作用;劳动合同能够有效提升女性劳动者社会保险参与,同时对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等基本保险提升效果更加明显;劳动合同签订能够有效降低女性劳动者的工作时间,提高收入,但对加班时间的影响并不显著。因此,建议政府不断调整和完善女性劳动者权益保障政策,同时加大政策执行力度,确保相关政策能够得到有效落实。  相似文献   

8.
<正>加班费是与企业和劳动者密切相关的一个问题。一方面,部分企业希望安排劳动者加班加点来增加生产,部分劳动者也希望加班加点来增加收入。但企业在安排加班加点时又想控制工资开支。另一方面,法律的规定还不健全,虽然国家和地方颁布了不少劳动法规,但是关于如何界定加班、如何进行加班费的计算,国家、各省、各市标准不统一,难以操作。加班费  相似文献   

9.
打工妹的休息权被侵害而得不到应有的法律保护,这是目前存在的一个突出的法律问题,对此本文从劳动立法的有关规定及建立广泛的工会组织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并结合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0.
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制度是我国劳动法中的特色规定,体现了我国对劳动者的倾斜保护原则。《劳动合同法》在《劳动法》的基础上,扩大了用人单位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情形,增加了当劳动合同因期满发生终止时要支付经济补偿的规定,并取消对普通劳动者经济补偿的年限限制,但对高收入者仍有上限规定,新法的制定很明显加大了对劳动者倾斜保护的力度,但是作为一项制度,关于经济补偿金的规定仍存在很多不足,有待于继续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普遍存在延长劳动时间的现象,过度延长劳动时间给劳动者个人、企业甚至社会都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因此需要用劳动法律对延长劳动时间进行限制。将延长劳动时间的限制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提高劳动方的协商能力以及加强劳动监察是保障劳动者休息权、限制延长劳动时间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人生与伴侣》2011,(7):56-56
误区1:加班可以提高工作业绩,值得 爬行动物都有一种"假死"的本能,人在过度疲劳时也会,俗称"晕倒",又叫"晕"。而在晕倒之前,你总认为可以再坚持一段时间。其实,那段时间的加班,已经让你神经阻塞,信息传达不通畅,脑袋转不动,由于信息传导呈现单通路状态,更容易使你在冲动或盲目下做出决定,造成失误。  相似文献   

13.
数字技术的发展、远程劳动模式的出现使得劳动者得以从众多繁重的体力劳作中解脱出来,在工作中获得了更多的自由性和自主性。随着社会劳动观念的转变,劳动者也更加注重工作的自由和体面,劳动者似乎正朝着马克思所描述的“自由王国”迈进。同时,远程劳动也给现行劳动法律造成了适用上的龃龉,具体表现为远程劳动者人格从属性减弱造成的劳动关系认定困难、远程劳动工作场所不固定造成的工伤认定困难、现行《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未能涵盖远程劳动者面临的新型健康危机,以及信息技术模糊劳动者个人生活和工作之间的界限,劳动者处于随时可联络状态,雇主侵犯劳动者休息权等现象。因此,应从劳动关系角度出发,强调以雇主的营利性和劳动者的经济从属性角度确立远程劳动关系的认定标准、重新界定远程劳动工伤认定原则,扩充《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并设立开放性条款、赋予劳动者“拒绝联系权”等措施以期在数字时代更全面地保护远程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4.
根据实际调查的资料,对企业工时长度和工时安排方式的情况的分析表明:我国企业工时正在向标准化和灵活化的双重趋势演进,这反映了中国过渡到市场经济的独特转型进程;中国内地企业员工的平均工作时间及加班时间基本符合1994年通过的《劳动法》有关每周工作44小时的规定,但超过了1995年3月《国务院关于修改〈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决定》所提出的每周40小时行政法规的标准;工时的灵活安排在中国内地企业普遍存在,企业工人对灵活工时模式更感兴趣。对现有工时安排与员工生活的关系、员工的职业安全感及工作满意度等问题的研究,目前在我国尚属一个全新的领域,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5.
我国探亲假制度的休假条件存在主体条件限制过严、对象条件限于配偶和父母、事由条件中分居的认定标准操作性不强,假期设置存在假期偏长、探亲次数分类不科学、缺乏探亲假竞合时的处理规定,假期待遇存在路费报销不合理、缺乏未休补偿规定,法律责任缺乏等问题。为使这一制度与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相适应,国家有必要从以上几个方面对这一制度进行修订和重构。为此,休假条件方面要扩大休假的主体范围、增加未成年子女为探亲对象、增强事由条件中分居认定标准的操作性,假期设置方面要缩短假期并根据路程远近设定假期天数、取消"已婚"与"未婚"的探亲次数分类、增补探亲假竞合时的处理办法规定,假期待遇方面要取消探亲路费的报销政策、补充探亲假未休补偿的规定,同时法律责任要增补。  相似文献   

16.
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实行教师聘任制,所以高等学校与教师之间关系是一种聘任关系.但是,现阶段我国的聘任制度并不完善,尤其在高校教师的权利方面,缺少相应的制度保障.高校教师除了享有报酬权、休息权等基本权利之外,还应当享有辞职权,这是实行聘任制的基本要件.现阶段高校与教师之间关于聘用制的许多争议来自高校教师是否拥有辞职权.在此,通过对聘用合同的性质研究,提出对高校教师行使辞职权的立法构想.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劳动者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受到就业歧视。它不仅侵犯了劳动者的基本权利,而且也违背了我国宪法规定的平等就业的原则。面对这种对就业严重威胁的现象,本文将对就业歧视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现行立法的缺陷以及如何借鉴国外的成熟经验提出我国的完善建议,侧重对就业歧视和用人单化自主权、救济程序等方面进行闸述。  相似文献   

18.
就我国如何通过立法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相关问题,文章借鉴其他国家相关规定,结合我国实践,提出了"明确规定警察的及时出警义务以及处理家庭暴力报警的程序"、"确立保护令制度"、"严格追究施虐者的法律责任"、"加强对施暴家庭儿童的保护"、"明确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责任"等主张。  相似文献   

19.
《劳动合同法》是一部关系到我国能否建成和谐社会的法律,因为大部分公民都与用人单位存在着劳动关系。随着《劳动合同法》以及《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实施的不断深入,其中的关于劳动合同期限、服务期、经济性裁员、劳务派遣、劳动合同的解除等几个方面的相关规定对企业利益的保护也颇具争议。这些规定过度地限制了企业的权利,这不仅有违《劳动合同法》确立的"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这一立法目的,而且最终也会影响到劳动者自身的利益。  相似文献   

20.
劳动合同解除后,对劳动者进行经济补偿问题关系到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利益的平衡,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在分析经济补偿金性质的基础上,对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及适用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