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3.
2006年工业经济发展回顾
2006年,重庆工业发展马力更足,实现了连续第8个年头的两位数增长,拉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十一五”良好开局。主要表现:一是工业经济质量效益“好”。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155亿元,比上年增长35.2%:净资本回报率首次突破10%,达到10.3%左右,资产负债率控制在60%以内,达到58.7%;全员劳动生产率8.7万元/人,增长24.8%。 相似文献
4.
5.
6.
7.
8.
9.
10.
11.
新进展之一:争取和利用国家科技资源创新高 成果回顾:成功与科技部签订"部市会商议定书"并举行首次工作会议;"燃煤电厂污染控制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等项目进入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和973计划;"跨座式单轨交通装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创单个项目国家经费支持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12.
新进展之一:争取和利用国家科技资源创新高成果回顾:成功与科技部签订部市会商议定书并举行首次工作会议;燃煤电厂污染控制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等项目进入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 相似文献
13.
14.
15.
新常态下,工业依然是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其中的优势产业更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本文对重庆工业发展的现状和短板进行深入分析,并采用区位商法筛选重庆工业部门中的优势产业。研究发现,重庆市工业优势产业集中于非金属矿采选业,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四个行业。该四大优势产业同样属于重庆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基于以上优势产业并结合重庆工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本研究从产业链条、集聚效应、空间布局、创新能力等层面提出优势工业产业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6.
17.
<正>稳增长,是国之大事,四川之大事。稳增长,关键在工业。四川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一场工业稳增长攻坚战在四川展开。五年来,四川不负重托,交出了一张欢欣鼓舞的成绩单:四川五大支柱产业营业收入从3.80万亿元增长到4.89万亿元,支撑全省工业增加值总量突破1.5万亿元。继电子信息产业突破万亿后,食品饮料成为四川第二个跨入万亿级的产业。今年以来,面对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带来的多重考验,如何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保障工业企业稳增稳产,成为当下极为紧迫的事情。 相似文献
18.
19.
20.
党的十六大指出:“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任务”,尤其是对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没有工业化就没有区域经济的发展。重庆是西部最大的老工业基地,在工业化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随着市场经济转型、大规模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逐步资本深化,出现失业人数激增和部分国有资产闲置的状况。因此,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