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性质朱莲华,邱永明监察制度的性质是指区别于国家其他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的根本属性。监察制度的性质央定了监察活动的对象和遵循的法则,以及由法则所规定的独特运作方式。因此研究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性质,是把握封建监察制度运行规律的契机,它对...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同其他上层建筑一样,是伴随着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监察机构的设置,监察官员的配备,其目的是为了维护皇权统治。中国五千年的历史证明,虽然古代监察制度是建立在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基础上且服务于以皇帝为代表的地主阶级专政,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雏形是在秦汉时期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建立以后才确立起来的。这一制度经历了魏晋的发展、隋唐的成熟、宋元明清的强化,得到了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作为巩固封建皇权统治的重要手段,在加强中央对地方、政府对官员的控制和调整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作为封建政治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监察制度的运行及其作用的发挥总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4.
两汉监察制度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汉监察制度述论罗成富,田爱民封建国家除了以皇帝为代表的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之外,在统治阶级内部还存在着皇权与相权,皇帝与百官的矛盾对立关系。为了解决这些至关重要的矛盾,治民先治吏,御史监察制度就应运而生了。我国古代的御史监察制度滥筋于秦代,汉承...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我国古代监察官的沿革、职能、选拔、考核和升迁,以及他们在中国历史上所起的作用,均作了较为全面的阐述。作者认为,封建统治者对待监察的态度是认真的;古代监察官在历史上也发挥过积极作用,但这种作用是有限的,它既是封建专制政治的必然产物,也是古代监察制度本身无法克服的弊端。  相似文献   

6.
略论中国古代监察体制的特点及其利弊邱永明,朱莲华以御史弹劾为核心的监察制度是我国古代封建政治制度中的一个部分。它能否正常运转和有效发挥功能,不仅与社会政治的清明、监察官的思想作风等因素密切,更是同王朝的政治体制,尤其是监察体制紧紧相关,换句话说,监察...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萌芽于先秦 ,尤其是西周的监察制度为中国封建监察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依据。监察立法的尝试、专职监察官员的设置、监察的措施与方式、监察官员的法律惩治功能等构成了西周监察制度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对中国古代廉政法律制度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古代社会是漫长的封建社会,其法律制度的历史具有丰富的内容。遵从“古为今用”之原则,对其中的廉政法律制度进行考察具有现实意义。文中以历史朝代为序,从官吏选举任用、官吏考核管理、官吏监察监督、惩治贪污贿赂四个方面,力图比较全面地勾画出中国古代廉政法制建设的轮廓,愿其中的经验教训有益于今天的中国。这符合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的精神。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行政监察制度历史悠久,体制完善、机构独立,对国家的统一、社会的稳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行政监察制度及其运作,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本文力图通过对中国封建社会监察制度的形成、发展、成熟完善等时期的分析,进而总结出其基本特点,以便从中得到一些现时代的借鉴意义,完善我国现行的行政监察制度。  相似文献   

10.
中国监察制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早在先秦时期即已开始出现监察活动,但作为一种政治制度的监察制度,则是在秦汉时期才形成的。因此,所谓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主要就是指中国封建监察制度。其形成与发展基本上与中国封建社会特定的历史过程相适应,或者说是同步发展。大体上可以将其发展过程分为四个时期:  相似文献   

11.
封建社会的监察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中带有根本性的制度 ,是封建国家用以维护国家统一 ,促使社会安定 ,加强皇权的基本手段 ,它的完善程度与否 ,执行情况如何对封建国家的兴衰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它吸取了历代监察制度的精华 ,集历代监察制度之大成 ,并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有所创新和发展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一整套相当严密的监察制度 ,不仅在中国监察史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 ,而且在世界监察史中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以古鉴今 ,研究清代监察制度的利与弊 ,总结其经验教训 ,对于我国当前的反腐倡廉 ,加强社会主义监察制度的建设仍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作为北洋军阀政府国家政治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监察制度,从根本上说,是以维护封建军阀、买办势力的统治为中心,左右其监察权归根结底是最高统治者所拥有。虽有三权分立、民主共和之名,但监察权都不在人民手中,监察制度根本无任何效能可言,最终成为军阀的工具。  相似文献   

13.
风闻监察是中国封建法政体制下的一项重要监察制度,是封建社会监察百官、纠举不法的一种重要方式,在中国古代政治生活中长期发挥着重要作用.风闻监察扩大了案件信息量,缩短了案件侦破的过程,从而节约了行政成本,也能很好地保护纠察者.但受封建君主专制体制性质的制约以及各历史阶段政治体制的完善程度和统治者的重视程度、监察人员素质高低等因素影响,风闻监察在各个历史时期发挥的作用有着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正>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监察制度的国家之一.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开始出现监察活动,秦汉以后,形成了系统的监察制度.以后经过三国魏晋南北朝封建监察制度的衰微,到  相似文献   

15.
我国古代的行政监督制度,创始于秦汉,发展于唐宋,强化于明清,建制周密,历史悠久。追溯历史长河,通观封建社会两千多年的监察监督历史,历代封建君主皆极其重视监察制度的创建和对官员的监督。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弹劾制度是封建监察制度的核心内容,弹劾权是御史的最重要权力.其权力运行特点在皇帝直接领导下,独立行使,弹章直达御前,皇帝亲自裁决,威慑百官.  相似文献   

17.
古往今来任何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国家政权在设置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同时,都注意到了建立相应的监控机制,以便对政权和社会起到应有的调节和制衡作用,从而使各阶级、集团的利益和冲突能保持在一定的秩序范围之内,以保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监控系统在我国历代封建政权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监控机制的建立和不断加强,对历代封建政权的巩固都曾发挥过不同程度的效应。本文拟对我国古代监察制度的产生、演变及其利弊得失进行述论,并就正于方家学者。我国的监察制度源远流长。从字源上看,监,商殷甲骨文作象盆中盛水,‘万”为目,“个”…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与权力制衡机制倪立保一权力与制衡中国封建监察制的主要内容是:“分察百僚,巡按郡县,审视刑狱,隶正朝仪”(《唐六典·御史台》)。为的是在中央防止大权旁落_;在地方杜绝封疆大使的藩镇割据或尾大不掉,防范和惩治整个官僚阶层的失职和腐败,以保...  相似文献   

19.
明清时期的督抚制度是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曾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的监察作用,但督抚制度最终没能脱离"历史周期率",成为中国古代监察官向地方行政官嬗变的典型案例。文章基于对督抚制度嬗变过程的考察及对其内在发展逻辑的探析,为目前我国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中的改革协同性、监察权独立性、监察程序规范性、对监察权的监督与制约等相关问题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秦汉以来我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几个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统一天下后,在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同时,创建了专门监督中央和地方百官的监察制度。关于此项制度的内容和历代沿革,以及对中国封建大一统王朝巩固所起的作用和影响,史学界已多有论述,本文仅就秦汉以来我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几个特点,略述管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