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龙芳春  龙武生 《老年人》2004,(11):33-33
人生如戏#世事如棋$的确#在人生舞台上#我们从少到老都在扮演不同的角色$有句俗话讲#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其实#做了婆婆又怎样%一个家庭#角色很多#而最难做又最要做好的就是婆婆这个角色$我是农村的一名普通妇女#快!"岁了#自己也做婆婆了$想起自己从做儿媳到做婆婆的角色转换#感触真是太多了$我的婆婆只有我丈夫这么一个儿子#她从一开始就把我这个&单扛媳妇'当宝贝$婆婆的这份好心肠是哪里来的%她说#她当儿媳时#那个苦样#真叫人心酸得掉泪$所以#当她做了婆婆#就再也不愿看到自己的儿媳跟她当年一样受委屈$她常常对我说#她的婆婆从不把她当自家…  相似文献   

2.
连谏 《现代妇女》2005,(6):28-29
其实,婆婆在停止做八段锦的日子,她已是明了汉强去了哪里,只是,她不忍心戳破我精心编织的谎言,而且也愿意配合我的谎言,好让自己感觉,汉强并没有离开我们,真的,只是离我们远一点就是了。  相似文献   

3.
孟迎新 《老年人》2008,(7):11-11
婆婆是个智慧女人。 首先从她关爱自己的宝贝儿子的方式上就可以看出一二。婆婆从不和我争夺对她儿子加林的控制权去显示她做母亲的尊严,而是喜欢和我一起,并通过我的手。把爱的点点滴滴传递给加林。一次,婆婆给加林买了件夹克,加林嫌式样过时.不肯穿。婆婆劝解无效,便来做我的工作:“你看这件夹克是不是还可以?”婆婆这样问我,我当然说好看。  相似文献   

4.
闫玉兰 《老年人》2013,(3):32-32
婆婆高寿78岁,面色红润,精神矍铄。我一直庆幸善良能干的婆婆有个好身体。可是身体好不见得永远健康。去年八月,婆婆突患重病,几度住院都没有好转。焦灼中我夜不能寐,泪流不干。和婆婆相处二十三年了,我们婆媳关系非常融洽,从来没有红过脸。对于我来说,婆婆如母如师,是我最尊敬的长辈。婆婆是我们单位的退休职工,社区的人都认得她,她的善良能干有  相似文献   

5.
她是我唯一的婆婆,我却是她第二任媳妇。我把她敬若王母娘娘观世音,她却视我为红颜祸水狐狸精。第一次去婆婆家吃饭,隔壁大妈见了,直夸婆婆福气好,新媳妇漂亮又文静。“是呀,不漂亮哪能迷倒我儿子!”婆婆笑得有点夸张,转身把老公与前妻生的孩子丁丁搂得紧紧的,像老母鸡护着小鸡崽,似乎她一不留神,  相似文献   

6.
李宝莲 《老年世界》2010,(23):15-15
刚结婚那会儿,我立志做个好媳妇,对婆婆极为孝顺。有时候,婆婆给我买了东西,我都坚持付钱给她,或给她买差不多价钱的东西,还一遍一遍地道谢。与公婆住在一起,早晨我总是起很早做饭,中午、晚上也是提前下班做饭,不让婆婆插手。婆婆扫地、洗碗我也抢过来,说:妈,您歇着吧,别累着。其实,婆婆还不到六十岁,可我认为,孝敬嘛,就该这样。但总感觉婆婆欲言又止,和我很疏远。后来,公公和婆婆搬回老房子去住了。  相似文献   

7.
雅文 《伴侣(A版)》2011,(6):54-54
正一位婆婆对着邻居说:"我那个媳妇,好吃懒做,睡到中午,家事也不做,东西还让我儿子拿到房间递给她吃,真是太过份了。"后来邻居反问她:"你女儿嫁的还不错吧?"那位婆婆说:"是啊,过的很幸福呢,大家都对她很好,也不用她做家事,假日都到处去玩,也可以睡到中午,女婿还会煮东西送到房间给我女儿吃呢!"原来,同一个女儿在婆婆和妈妈那里的评价是如此不同,所以对待婆婆和妈妈是不一样的:一、顶妈妈的嘴,妈妈一下子就忘了;顶婆婆的嘴,婆婆一辈子牢记在心。二、妈妈切水果给你吃,顺其自然;你切水果给婆婆吃,理所当然。  相似文献   

8.
肖建明 《老年人》2006,(9):30-31
婆婆40岁就守寡,一个人拉扯大一双儿子,生活过得非常艰难。自从我与她的大儿子结婚后,她就与我们在一个屋檐下生活。婆婆很勤快,也很慈祥。特别是在我怀孕后和“坐月子”期间,她包揽了所有的家务活,把我照顾得熨熨帖帖,常让我感到怪难为情的。不过,我也发现婆婆经常会一个人坐着发呆,有时还偷偷地叹气。我认准了婆婆心里一定搁着什么难出口的事,于是细心地观察,委婉地探询,直到她终于向我敞开了心扉。原来,10年前,婆婆在公园锻炼时认识了比她大5岁的张大叔。日久生情,两位老人孤独的心越靠越近。然而,碍着两个儿子,婆婆和张大叔若即若离,始…  相似文献   

9.
我与婆婆     
朱珊 《老年人》2005,(6):35-35
婆婆心直口快,能言善辩,是个得理不饶人的老太太。在家里,她是绝对权威,不管哪一个,包括我的公公,一切都得听她的。婚后一段时间,我和婆婆相处还算平和。烽烟是从我的跳槽引起的。我原本当教师,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婆婆引以为荣,说这个职业最适合女人做。可是,我认为当教师太中规  相似文献   

10.
婆婆真行     
黄艳梅 《当代老年》2006,(11):41-41
婆婆是镇里的数学老师。今年暑假我和老公把她接到武汉来玩。婆婆一到武汉,我就对她说,到了省城可要小心别上当受骗,地上的东西千万别捡,便宜可别贪,陌生人的话别信。婆婆说,我年纪比你大,见识比你广,你就放心吧!  相似文献   

11.
<正>和林谦结婚后不久我就怀孕了,得知消息那天,婆婆说了句让我感动不已的话:"晓颖,从今天开始,你就是我的亲闺女!"让我更感动的是,还没到退休年龄的婆婆选择了辞职,她说要照顾她的"亲闺女"。婆婆不跟我们同住,但每天早上7点  相似文献   

12.
<正>我喜欢吃婆婆做的南瓜粥,喜欢把婆婆叫做“妈妈”。这一声妈妈,是发自我内心的呼唤……婆婆是一个典型的农村妇女,一个善良敦厚的老人。她不善言谈,只是用她的行动关心呵护着每一个儿女。  相似文献   

13.
我的婆婆是个精明能干、吃苦耐劳的女人。她没有多少文化,但料理家务却是一把好手,是家里勤勤恳恳的"老黄牛",几十年如一日,无怨无悔地承担着所有的家务劳动。从我嫁进门来,婆婆特高兴,本以为多了一个帮手,谁知我竟对家务一窍不通。婆婆顿感失望,话里话外表达着她的不满,婆媳不和的苗头已经开始出现了。委屈之余,我也尽快适应新的角色。主动下厨房向婆婆学习炒菜技术。婆婆非常欢迎我到厨房来,手把手传授我做饭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上期的文章跟大家分享了“文化介尺’这个概念,对我来说,这是社会工作实践过程中的关键,但同时亦是被忽略的瓶颈。关键在哪里?文化观念要得到改变,才可以缔造改变的空间。就像上期介绍的《半农半X》一书中那位婆婆所做的豆瓣酱汤,如果我们没有“有机种植”、“手工制作”、“对味道鲜美的触觉”及“愿意学习婆婆经验”等想法,婆婆的豆瓣酱汤就不会被肯定,婆婆更不会有机会发挥所长成为社区学堂的讲师,令她晚年的生活有机会重燃亮光。  相似文献   

15.
《伴侣(A版)》2021,(1):52-53
阿敏咨询: 我和丈夫结婚2年,宝宝1岁.公公3年前去世了,婆婆原本在老家生活,自从宝宝出生后丈夫就把婆婆接来和我们一起住,帮忙照顾宝宝.婆婆做事勤快,我很感激她,但她也是个控制欲很强的人,什么事都要按照她的要求做,否则她便不开心.比如我从未要求她给我们做早餐,但她却一定要做,而且做了之后,还要抱怨.  相似文献   

16.
成成 《伴侣(A版)》2010,(4):47-47
正有一次在花园陪婆婆聊天,兴起时问起婆婆当年为什么选我做儿媳。没想到婆婆语出惊人,说当初选我做儿媳有7个理由。我当时就一怔,幸好,我满足了婆婆的7个理由了,要不然,坐在这和她说话的就不是我了。  相似文献   

17.
初识婆婆,是和老公结婚前。那年的圣诞晚宴上,婆婆远远地看着我,很欢喜。都说婆媳关系难处,尤其是对于个性张扬的年轻一代,但是我和婆婆却相处融洽,也许,第一次见面的欢喜已经注定了我们的投缘。在几年的生活中,婆婆和我就像朋友一样,她教给我最多的,居然是如何"驭夫"。  相似文献   

18.
文静 《当代老年》2011,(6):27-27
梅是我多年的挚友,梅和她婆婆关系不错,结婚10年,梅—直跟婆婆住在一起,从来没跟老人家红过脸,她们相处得就像母女一样。听多了婆媳不合的事情,我倒很想了解一下梅是怎么融洽婆媳关系的。梅笑着说:“婆婆总喜欢夸奖我,我有一点好处她都会记在心里。冬天我打扫了院子里的雪,她会和邻居说我勤快;  相似文献   

19.
婆婆的电话     
和林阳离婚以后,我搬出了那个住了十年的家。婆婆帮我整理着东西,一边整理一边流眼泪,她叠着那些她亲手缝给孙女的衣服,说让我有时间一定带小宝回来看看她,她会想念我和小宝的。虽然和林阳感情出现了裂痕,可我和婆婆的感情一直很好,她待我似她的亲生女儿一样,我娇弱,她煲鸡汤排  相似文献   

20.
最近一位朋友跟我念叨着她婆婆的一些奇葩事儿。她是这样说的:婆婆是一位单身妈妈,婚后和我们生活在一起。她爱干净爱整洁,在我上班的时候,把家里料理得井井有条,但也有一些问题,让我很困惑。一次我和婆婆外出,路边有摆摊卖锅的,她动了心,觉得家里的锅不好用了,该换新的了。可家里已经有十几口锅了,电饭煲、高压锅、平底锅……应有尽有。我说不用买,家中都有,而此刻小贩说买的话再送一个铲子,她渴望买下的表情我又不好再拒绝,只好又添了一口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