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7 毫秒
1.
古代汉语中的结构助词“之”字可以出现在主语与谓语、主语与状语、后置定语与中心语、前置宾语与谓语等成分之间,这些已经为大家所熟悉。但这些成分与成分之间有“之”与否,结构形式及表达是不一样的,甚至相互间的关系有的也因“之”的存在而发生变化。本文就打算利用这些常见的语言现象,来谈谈“之”字在语言结构转换中的作用,也就是谈谈“之”的语法转换功能。一、出现于主语和谓语之间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前人有关旁指代词作状语的研究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同时分析了旁指代词作状语的功能差异。比如:“另外”可以修饰双音动词,而“另”一般用在单音节动词前面。“另外”在主语前后两种位置上均可以出现,而“另”则只能出现在主语后的位置上作状语。  相似文献   

3.
“之” 字是文言文中最常见最活跃的虚词,可以当代词,作宾语;可以当指示词,作定语;可以作助词,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领属关系;可以作助词,连接主语和谓语,取消句子独立性,等等。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之”字取消句子独立性用法也是一个难点,需要研究。 首先要弄明白它的概念。古代汉语中,凡是主语和谓语组合起来,往往便成为一个独立的句子。所谓取消句子独立性,就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之”字,使这个独立的句子变成主谓词组,失去独立性,在单句中充当主语、谓语、宾语、状语等成分,或者在复句中充当从属主句的分句。例如:  相似文献   

4.
“享”“饗”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享”和“饗”是古书中常见的两个字。清代小学家对这两个字的训释意见分歧,例如段玉裁说:“小戴记用字之例,凡祭言,饗燕字皆作饗,无作(?)者;左传则皆(?),无作饗者;毛诗之例,则献于神曰(?),神食其(?)曰饗……各经用字,自各有例。”阮元则说:“有同字义别而相因者,如献神为享,神食其所献亦为享是也。此等在训诂中盖未可枚举,后儒曲为分别,乃以献之作享,神食所献作饗。”他的结论是享、饗本为一字,“断非有二形也。”马瑞辰也说,献神及神食所献通作享。  相似文献   

5.
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修订本),在谈到上古汉语双宾语时说:“一般的及物动词也可以带双宾语。”教材里有三个例句,有个例句是这样的:“紾兄之臂而夺之食,则得食;不紾,则不得食;则不紾之乎?”(《孟子·告子下》)笔者认为,其中的“夺之食”应该不应该是双宾语,值得商讨;且又涉及到作第三人称代词的“之”能否作定语问题也值得商讨。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定量统计基础上 ,通过历时与共时对比 ,对《三国志》人称代词“之”和“其”的用法作了考察和描写 ,着重探讨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二者在语法功能、格位分布和使用频率上的发展变化 :“之”主要沿袭上古用法 ,否定句中作宾语完全后置 ;“其”功能扩大 ,可作句子主语、宾语、兼语 ,作宾语和兼语可与“之”互用 ,呈现出取代“之”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随着汉语的发展,“使”字句的出现频率越来越高。对这种句型语法结构的研究也日益见多。本文想就“使”字句型的主语作一初步探索,并就两类所谓缺主语的“使”字型“病句”谈点粗浅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两汉、魏晋以后,“死活”开始结合成词,这个阶段的“死活”相当于一个名词,主要用作主语、宾语。唐宋以后直至今日,“死活”一词出现了分化,一部分仍然用作名词,主要用作宾语,很少用作主语;一部分当做副词,用作状语,同时,作状语的“死活”又分为两类。  相似文献   

9.
《诗经》里“之”字的使用频率非常高,在三百零五首诗歌里,共出现了一千零三十九次。一个“之”字在一本诗歌集子里出现这样多次,这在古今任何诗歌集子里都是罕见的。《诗经》里的“之”字不仅使用得多,而且用法相当复杂。从词性上看“之”字可以作代词、助词、动词和介词;从句法功能上看,它可以充当主语、谓语、宾语、定语、兼语,并能同其他名词或名词性词组组合成介词结构在句子里充当状语等。  相似文献   

10.
《西门豹治邺》一文中,有“闲居斋戒。为治斋宫河上,张缇绛帷,女居其中。为具牛酒饭食。行十余日。共粉饰之,……”一段文字。对其中“闲居斋戒”和“为具牛酒饭食”,曾出现过一些不同的注释:一种认为,为具牛酒饭食的“为”(wei)后面省去“之”,“之”是指代“河伯妇”,为河伯妇“具牛酒饭食”同“闲居斋戒”构成了矛盾 (见张友鸾先生的《史记故事选译》),另一种认为,为具牛酒饭食的,“为”后面省去的“之”,是指代“河伯娶妇”一事,所以上下文不存在矛盾的问题(见《语文  相似文献   

11.
《山东师院学报》一九七八年第六期,刊登了高更生的文章《一种特殊的主语省略句》,谈由“当”字组成的介词结构作状语,主语省略的现象。作者认为,这是“一种特殊的主语省略句”。本人浅见,此种情况并不特殊,仍属于承前省略主语或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省略主语的现象。 高更生同志指出,这种句式主语的省略,同“当”字结构的修饰成分的结构情况有关系。他列举了以下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12.
《墨子·耕柱》中有一段文字,记述墨子同楚国鲁阳文君的对话,墨子问:“今有人于此,牛羊刍豢,雍人但割而和之,食之不可胜食也;见人之作饼,则还然窃之,曰:‘舍余食。’不知甘肥(“甘肥”原作“日月”,张纯一从曹本改)安不足乎?其有窃疾乎?”接下鲁阳文君答:“有窃疾也。”这里的“安”字,《墨子集解》的撰者认为  相似文献   

13.
汉语与法语的存现句有共性,均可描述场景,表示存在、出现、消失、变化。文章主要是探讨差异。汉语的存现句的前段是表处所与时间的名词,在句首多作主语,少数作状语;这些词语在法语中只作状语,放到句首句尾均可,在“il y a”结构中只能放在句尾。处所与时间名词同时出现时,汉语中必有一个是主语,另一个是状语;法语中两个全是状语。汉语存现句的时间名词对动词没有影响,法语的时间状语对动词有时态影响。  相似文献   

14.
传统看法认为,《马氏文通》的“词”相当于句子成分,“次”相当于西方语法中的“格”,但又不等同于“格”,“次”可以取消。本文认为:《文通》的“词”具有多重性,包括不同层面的概念。起词是语法组合关系层面的概念,相当于主语。从形式上讲,包括名词主语、代词主语、小句作主语等等。从语义角度看,包括施事主语,受事主语等等。因此,不能说起词相当于施事。  相似文献   

15.
表时间、处所的名词出现在句首,当谓词为动词时,句首时处词的分析处理,历来的说法很不一致。综观各家各书之说,动词谓语句首的对处词,有视作主语的,也有说成状语的,另亦有二者兼而采之的,其中以“状语”说为由来久,流行广,影响大。“状语”说的依据是“主语指称事物,谓语所指称的行为(包括主动、被动),性质或属性是属于这一事物的。”从这一原则出发,“因为‘坐,的行为并不属于‘台上,的”,因此,“台上坐着主席团”的句式是主退谓后,也即“台上”是状语。或者认为这一类的句子“在结构上只具有谓语部分”,时处词“在这里只是修饰动词的状语而不是主语”。  相似文献   

16.
两种似是而非的“动+的”的“的”字短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的+名”。省去名词,构成“的”字短语,有一定的规则:“名词能作前面动词的主语或宾语的,可省,否则不能。”(《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比较:①、游泳的人很多。——游泳的很多。(名词“人”可以作动词“游泳”的主语:人游泳。)②、吃的东西都准备好了。——吃的都准备好了。(名词“东西”可以作动词“吃”的宾  相似文献   

17.
《春秋》、《左传》都有些朔日的记载。《春秋》所记的只限于“日有食之”;《左传》则在日食之外,多了两则“日南至”(即冬至),一则是“僖公五年(公元前六五五年)正月辛亥朔”,另一则是“昭公二十年(公元前五二二年)二月己丑朔”。用现代科学知识加以推算,凡是“日有食之”的干支日名,基本上都正确;而两个“日南至”的合朔和冬至的日名,都是错误的。这就有了问题。  相似文献   

18.
古汉语的“N N”结构是指“君君”、“臣臣”一类的主语和谓语均由同一个名词构成的句法结构。先秦汉语“N N”结构中的“N”只能是单音节,“N N”结构具有很强的粘合性,具体表现在“N”的前后均无修饰限制或补充说明的成分。“N N”结构一般成对出现,前后对举出现的“N N”结构中的两个“N”意义相对。“N N”结构不能独立成句,或者充当主语,或者作复句的前分句。汉代以后,“N N”结构的粘合性减弱,并且出现了一些新语法功能,比如作谓语、定语、补语等。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能够进入“N N”结构框架的“N”全部是具有强社会性语义特征的名词,其社会文化附加义是“N N”结构之所以成立的最根本的语义基础。  相似文献   

19.
古汉语中有相当大一部分主谓词组中间加“之”字,构成“主之谓”格式。对这种格式的主谓词组,杨伯峻先生《文言语法》中说:“之又可以置于主语和谓语之间,一般的用法是把主语似乎变成了与领属性同型的附加成分而句子变为子句。”吕叔湘先生的《中国文法要略》称之为“组合式词结”,吕先生说,组合关系(即偏正关系)所形成的词群,叫词  相似文献   

20.
尝试     
《天山景物记》编入教材时,作了如下修改: 1、“如果你顺着弯弯曲曲的涧流走,沿途汇入千百条泉流,逐渐形成溪流,再汇入许多涧流和溪流,就形成河流,奔腾出天山。”“沿途”的主语是“你”.承前省略了。“汇入”的主语是“涧流”,原句似主语都是“你”.所以在“汇入”前加上“就会看见”,全句主语就是“你”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