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化”的内涵及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列举了人类学家和语言学家给出的关于文化的定义,并从四个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对文化的分类,然后结合《现代汉语词典》和《牛津现代英汉双解词典》两本辞典对“文化”和cuhure的词条解释比较了两者的异同,最后给出了常见的同文化有关的系列词汇的翻译。  相似文献   

2.
奈达有关“翻译的性质”及“动态对等”概念的阐述是其翻译理论的核心,它们不是奈达自身翻译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升华,而是继承和发扬了前人翻译观的结果;把奈达和泰特勒的翻译思想进行对比,则发现它们的直接源头可以分别追溯至泰特勒的“翻译三总则”及“优秀译文”定义,而这样的发现对翻译理论的发展和我们的翻译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翻译短溢的文化背景、定义人手,从理论上讨论了翻译“短溢”的发生、生成,并从语言文化、信仰习俗等方面作了系统分析。翻译实践中出现翻译超值、翻译欠缺的现象,关键在于不同语言文化的文化内涵、表达方式不同,而翻译实际中译义为主,兼顾形式,反之就会本末倒置、造成歧义和误解。  相似文献   

4.
性别差异是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的基石。该理论认为性别差异贯穿于传统翻译的整个过程,主要体现在“翻译的性别”和“性别中的翻译”两个方面。翻译的性别被定义为女性,为女性进行翻译研究提供了隐喻性的思维框架;而性别中的翻译主要关于两性译者对于译文不同的贡献,尤其是“双性同体”翻译思想的提出可以纠正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过激之处。  相似文献   

5.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作为一个概念被译学界提出的时间并不长,即使如此,译学界还是对其起始时间至少存有三种表述:“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或始于20世纪初,或始于二战后,或始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此外,译学界对与之有关的“现代”和“当代”之间的关系也存有三种不同的看法:要么把“现代”和“当代”等同起来看;要么绝口不提“当代”,只提“现代”;要么将“现代”和“当代”区别对待。因此,分析和厘定上述问题,并以此为据提出将“当代西方翻译理论”视为一个动态概念的观点,即“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是指近十年来的西方翻译理论,无疑将有助于加深人们对“当代西方翻译理论”的认知和了解。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比中西方文化中的“和谐’’理念,笔者发现这两者有很多共通之处,并将这一观念运用到翻译中,尝试建立一种新的翻译标准,即翻译的“和谐”准则:只有作者和读者同时达到和谐才能保证整个翻译的和谐,才能达到那种内外协调、上下有序、与周围事物能够很好地融合在一起的自然之美。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翻译方法、翻译策略和翻译技巧这三个概念的阐述,澄清了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此外,还针对现有翻译技巧分类不能很好地适用于中文的翻译研究,以及各类翻译技巧术语使用混乱的问题,在综合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遵循“厘清概念、建立关联、谨慎创新”的原则,提出了一套以中文为翻译目标语言的翻译技巧分类,并对每种翻译技巧进行清晰的定义以及必要的解释说明,以期为今后各种文体的平行语料库翻译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中国“龙”和西方“dragon”之文化差异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长期以来把中国“龙”译为英文“dragon”。但由于中国“龙”文化和西方的“dragon”文化差异很大,导致了中西文化交往中不必要的误解。文章首先探讨了中国“龙”文化和西方“dragon”文化之间的差异,其次分析了目前翻译界对中国“龙”及西方“dragon”的翻译状况,最后从翻译过程、翻译的本质和任务及翻译中外域文化的可容性规范等角度指出了目前翻译的缺陷,并提出了合理的翻译方法,旨在为中国龙“正名”和为具有中国特色文化的翻译探索一条道路。  相似文献   

9.
重构翻译研究的认知图景 开创翻译研究的“认知转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概述认知语言学在翻译研究的作用和影响的基础上,提出翻译研究正在发生“认知转向”。通过探讨翻译中“认知转向”的基本研究范围及研究方法,作者从“格式塔”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认知的隐喻与翻译等几个方面探讨了认知在翻译研究中的重要的作用。这给提倡重视“过程”,而不是“产品”的当代翻译研究提供了资源和拓展自身空间的契机。通过重构翻译的认知图景,作者认为,国内翻译研究正在发生“认知转向”。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译”和“翻译”的含义和属性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译”和“翻译”是一种行为,一种活动,一个过程;即不是“科学”是“艺术”。翻译工作者面临的任务是进行翻译理论建设而不是构建“译学”或“翻译学”。  相似文献   

11.
解构主义翻译观指出,翻译的目的不是为了“求同”,而是“存异”。因此,翻译应尽量反映语言之间的差异。解构主义翻译理论产生之前,多数翻译理论主张翻译应力求达到译文与原文“对等”。解构主义翻译观消解了传统译论中译作--原作二元对立关系,冲击了传统翻译观中“忠实”原则和“原文至上”的翻译原则,肯定了译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重新定义了译者在翻译中的地位,对原文与译文关系的处理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同时为翻译研究的多元化发展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2.
教学翻译与翻译教学是两个容易让人混淆的概念,而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所涉及到的有关翻译方面的教学应该属于教学翻译的范畴.学生们普遍认为翻译能力的培养对于公共英语的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他们也迫切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学习和实践,但目前的教学翻译状况却无法满足学生们的渴求.笔者就教学翻译在大学公共英语精读课和听说课上如何开展这一问题进行了一番探索.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文学翻译“化境”说的理论意义:“化境”说从辩证的高度继承、升华了传统的“信、达、雅”理论,指出了翻译艺术的最完美表现形式在于它自身的一无所有,从而道出了它的特珠性,“化境”说强调了文学翻译中的艺术性,具有目前流行的翻译科学论所不能取代的价值;“形似”、“神似”的辩证统一是文学翻译的理想境界,“化境”说两者兼容,可救扰其一端的偏颇。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翻译的一个重要标准“达” ,并从习语、典故、诗歌和方言的翻译等四个角度 ,探讨了“达”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自严复先生提出“信、达、雅”翻译三原则百余年来,此三原则一直在对我国的翻译工作起着指导作用。然而,“信、达、雅”自提出之日起,在我国不同的历史时期,就三者是相提并论,还是以“信”为主,亦或根据翻译内容定主次,对此很多翻译工作者都有不同的解释。本文阐述了在“信、达、雅”三原则中,“信”是前提概念,是忠实于原文所具有的一切语言信息。所谓的译文的“各有千秋”,应当指译文的风格,而不应指译文本身。  相似文献   

16.
从本质上来说,翻译是一种认知活动。隐喻是人类语言的普遍现象和重要认知机制。隐喻通过事物间互动“比较”而产生,这种“比较”或以相似性为基础,或以创造相似来进行。探讨翻译思维的互动“比较”本质,意识到翻译过程是译者在原语与译语之间进行的互动“比较”的隐喻性认知过程,无疑会有助于把握翻译实质和提高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17.
试谈“外宣翻译”的翻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外宣翻译已成为翻译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但对"外宣翻译"这一术语的翻译仍不统一。我们首先分析了广义的"外宣"和狭义的"外宣",并结合传播学的有关理论探讨了"外宣"一词的英译,然后对"外宣翻译"的多种英译进行归类,从词汇意义、感情色彩、术语特征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得出,"外宣翻译"宜译为International Publicity Translation。  相似文献   

18.
整个“南海仲裁案”新闻报道中,翻译无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而对翻译报道中不尽人意之处有必要作一些反思。从以名举实角度出发,不难发现南海新闻翻译报道明显存在着诸多不足。分析研究表明,媒体对“the Permanent Court of Arbitration”“ruling”“South China Sea”“Scarborough Reef”和“Taiping Rock”等关键性词语翻译欠妥,这样的新闻报道容易造成误会并带来不良后果。基于此,国际新闻报道过程中应提倡树立国家翻译安全观,国际新闻的翻译、编译和摘译等必须讲政治,切不可率尔操觚、张冠李戴或人云亦云。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讨了英汉语言的文化差异,文介绍了三种翻译比喻修辞格的方法。笔者认为在翻译比喻修辞格的时候,应根据“信达雅”翻译理论进行恰当地翻译。要达到译文在内容上和语言上对于原文的“忠实性”,使译文最大限度地贴近原文,还需要译者努力钻研和长期地积累文化知识,不断提高翻译水平。  相似文献   

20.
外宣翻译与当今国际跨文化交流紧密关联,已然成为模塑意义世界的重要途径。然而,在意义形成过程中冗余不可避免的事实意味着“噪音”不可避而不谈。廓清“噪音”概念的跨学科演化过程,厘清“噪音”的概念和外宣翻译中“噪音”的普遍性和两面性,将“噪音”视为符号表意系统的一部分,通过符号学两个“三分法”探析“噪音”形成的轨迹和意义,为外宣“控噪”和“除噪”提供学理性反思。一者印证“翻译之为用大矣哉”,二者佐证符号学方法论指导范围之广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