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晓丽  石晶 《阴山学刊》2002,15(2):94-96
随着计算机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 ,高校图书馆的办馆意识应跟上时代的步伐 ,资源观、人本观、服务观应成为现代高校图书馆的工作理念。  相似文献   

2.
无论表现如何不同,人类学最主要的目的是认识对象.与其他学科相比,人类学认识的特殊性在于它以田野作业为基础.田野作业的基础性使人类学研究的经验性与实证性得到充分强调.与此同时,它也可能让研究者陷入未经反思的"实在论承诺".人类学表层实在、深层实在、关系实在和解构实在4种实在观的变更脉络,为人类学实在观的建构与反思创造了必要的认识论语境.  相似文献   

3.
第一代量子物理学家之闻的争论,演绎了如何摆脱传统概念思维,来接受量子力学的艰难过程,新一代物理学家则完全相反,他们要求用量子力学语言描述整个宇宙.根据量子力学思维方式,微观粒子被看成抽象空间中的算符,算符在人类熟知的空间坐标中用波函数的形式表达出来.量子现象被看成算符在四维空间的投影,量子实在被看成对微观世界的整体性模拟,具有复制性和建构性.量子实在观是作为自在实在的微观粒子、作为对象性实在的量子现象和理论实在的统一.这是一种最低限度的非定域实在观.如果基于这种观点来回答当代科学哲学面临的问题,必然会得出新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当代心灵哲学中的自然主义和二元论除了延续原来的对立、攻讦的关系之外,还出现了相互靠拢、吸纳、融合的新趋势,乃至诞生了融两者于一体的自然主义二元论。查默斯认为,意识是一种自然现象,其产生和存在既离不开物理实在所表现出的功能组织,又根源于物理实在隐结构中存在的心原。意识一经产生,就有自己不同于物理实在的独立存在地位。自然主义二元论尽管还只是一种猜想,但完成了对传统二元论的许多超越,在承认意识有依赖于物理实在的一面的同时,还把意识结构与大脑结构的同型关系、意识与功能组织的协变关系概括成心理物理规律。由于不完全对立于科学,因此有助推人工智能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命运问题上 ,道教主张“我命在我不在天” ,这种命运观是对传统命定论的挑战和革新。道教对于命运的态度充满了强烈的主体意识 ,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即物我相分的意识、自主意识、理性的自由意识和能动意识  相似文献   

6.
任何民族都有历史形成的意识层面的"基因"。中国传统的"天道哲学"是经验的,由此演绎出"法出于权"的法律观和"家国一体""差等秩序"的国家观,并在此基础上置换了某些西方舶来价值的终极指向。现代政治建设应引导社会培育现代的法律观、国家观,关键在于坚持发展市场经济,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相似文献   

7.
李键 《学术探索》2005,(2):12-16
传统哲学中的意识与物质,从广义上讲就是主观实在和客观实在。主观实在与客观实在是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两种实在,其关系可以分为心物关系和心脑关系两种。心物关系属于哲学问题,心脑关系则属于科学问题。而就两种实在本身而言,它们都不属于哲学研究的范围。客观实在属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的内容,主观实在则属于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相似文献   

8.
通过建立2011年1月-2019年12月的百度搜索指数时间序列,应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以"木材+原木+锯材"等为代表的上游林产品、以"板材"为代表的中游林产品、以"地板+家具+木门"等为代表的下游林产品的百度搜索指数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从百度搜索指数角度看,上游林产品主要受到自身及外部因素的影响,受下游产业链影响较小;中游林产品短期受上游林产品的影响较大,长期则受自身及外部因素的影响;下游林产品受上游产业链影响非常小,主要受到 自身及外部因素的影响.研究建议:针对木材等原材料市场,市场观察者应更加关注自身市场和下游板材市场;针对以"板材"为代表的中间产品市场,市场观察者应更加关注自身市场和上游木材原料市场;针对家装等终端市场,市场观察者应更加关注产业链外部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9.
王云川 《阴山学刊》2006,20(3):37-38
当波源和观察者有相对运动时,观察者会感受到波源频率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0.
对虚拟实在的哲学研究以"什么是虚拟实在"为基础,而这个问题在对虚拟实在的哲学研究中也是分歧最多的问题.针对在这个问题上已有的主要现点进行整理和分析,分为语义、技术和哲学三个方面.在语义和技术上,对虚拟实在的理解基本达成了共识,而在此基础上探讨虚拟实在的哲学解释时,却出现了很大的分歧.主要梳理并分析了关于虚拟实在的六种哲学解释,最后对于在已达成很多共识的基础上产生这样大的分歧的原因也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应超越现有的科学化、对象化的研究方法,真正以哲学的研究方式、研究角度和立场对虚拟实在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追求成熟的人类中心主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讨论的实质在于超越素朴的人类中心观, 反省现代性人类中心主义, 从而自觉地形成一种成熟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这一思想应当在生活世界的意义上重新确立人与自然的关系, 把人类长久持存看成是最高价值, 赋予自然环境以内在的生态价值; 应自觉地用实践理性去规范实践活动, 使人类实践活动具备足够的合理性与自律性; 应把反思现代性看成是确认现代性的必要环节; 应自觉地、历史性地确立起类意识与后代意识; 在具体关注人类整体生存状况时, 还应自觉地克服和摒弃区域中心主义  相似文献   

12.
以牛顿力学为核心的近代自然科学研究的哲学基础预设了经典理论与实在之间的镜像关系.这种关系蕴含了两个基本假设:其一,科学理论的可靠性与实在性假设;其二,科学方法与科学仪器的有效性与客观性假设.这种观点曾受到马赫、彭加勒和迪昂等人的质疑,却得到了罗素和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原子主义的支持.相对论力学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关系.量子力学的产生对此提出的挑战是颠覆性的和空前的.量子理论是依赖于测量条件的理论,它与实在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整体性的模拟关系.模拟的过程是主客观统一的不断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理论不再是对实在的直接描述,而是在特定的模型框架内谈论实在或理解实在.谈论实在是在特定条件下对实在的认知内容的表达,对实在机理的间接模拟,不是对实在本身的直接断言,也不是对实在行为变化的镜像表达.这种观点不需要我们放弃长期以来形成的科学有可能使我们认识实在的直觉与追求,而是承认,科学认知过程中存在的辩护等修辞因素也是对科学真理的探索、辩明与阐释.这是一种介于僵化的经典实在论与多元的相对主义视野之间的一种中间领域的语境认识论.  相似文献   

13.
虚拟实在——网络社会新范畴对传统哲学的挑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虚拟实在是网络社会出现的新范畴 ,它对传统哲学提出了挑战。虚拟实在是一种新的存在方式 ,它是既虚又实的存在 ,是超越时空的存在 ,是既非物质又非意识的存在 ,它与传统物质范畴存在一定矛盾 ;虚拟实在改变了传统实践观的基础、立足点及活动方式 ,构成了对传统实践范畴的巨大冲击 ;网络主体具有虚拟性、想象性、多样性和不确定性 ,它对传统主体观念的单一性、确定性、僵硬性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4.
先验现象学的创始人——埃德蒙德.胡塞尔,只身先验现象学界,他对意识世界的全部认识维度,都是在符号意识中展开的。在符号意识中,符号自然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思维因素。那么如何理解先验现象学下的符号、符号意识呢?纯粹符号意识在先验现象学中如何可能?在此主要是从这几个问题着手,客观、实在地阐释胡塞尔对符号意识的独特理解。  相似文献   

15.
实在问题在现象学形而上学中占据一个重要位置,该问题或是作为现象学开端就需要克服的障碍,或是作为现象学追求的最终目的,但无论如何该问题都在规定着现象学的方向。胡塞尔的先验还原从一开始就要悬隔实在,而后在纯粹意识基础上重新将之构造起来。海德格尔则将提出实在问题看作哲学的耻辱,根本上将之消解为存在者的一种存在方式。只有在舍勒的哲学中,实在问题从一开始就是其哲学中的积极问题。在其进入现象学之后,更是尝试在现象学上用抗阻来阐释实在。在最后舍勒还基于对实在问题的探究,确立了意欲与冲动的基础地位,在现象学上恢复了一系列形而上学的论题,并批判了胡塞尔与海德格尔,开创出现象学形而上学的另一种新形态。舍勒后期的实在思想成为当下讨论现象学形而上学的新资源。  相似文献   

16.
工科院校成人高等教育如何适应工业化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克服工程类专业人文、社会科学教育薄弱,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文章对工程、工程活动特征、大工程观教育进行了综述,提出大工程观背景下,成人工科专业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实施多学科和交叉学科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7.
第一,把胡塞尔对现象学的基本考察诠释为现象学的基本训练;第二,把其主要步骤归结为:悬置自然立场———体验意识的本质性质———从自然世界中分离出意识———关闭自然世界———取消精神实在———进入纯粹意识并确立现象学立场;第三,分析这种训练所具有的多方面重要意义,并指出其不彻底性以及如何加以彻底化。  相似文献   

18.
以近10年获奖的82部国产动画片为样本,分析了动画片中蕴含的儿童观所存在的问题:虚幻大于真实,二元胜于多元,神力抗衡人力,社会要求重于儿童需求.提出动画片创作应更多地关注儿童现实生活、塑造反映多元人性形象、着眼于儿童主体意识的培养、尊重儿童发展的需求,从而更好地适应儿童身心发展需要和文化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9.
詹姆士否认传统哲学把意识视为实体,而把意识视为心身总体的一个机能。心理内容或状态是经验的连续流动。牵穿在经验之流中的最根本的质素是纯粹经验。它不为"意识"所觉知,却是客观的实在。纯粹经验组建了主体对客体的认知,使客体参与到主体的结构中,并导引有意识经验的过渡与连接。  相似文献   

20.
自觉地批判传统西方哲学的实存观是进入生存论理解的直接前提。实存观具体表现为超验实存观和自然主义实存观两种形式 :超验实存观契合于西方的神学文化传统 ,其实质是用无限性的先知先觉意识直接替代了人们对生存有限性的自我意识 ;自然主义实存观契合于人基于经验意识的无神论精神 ,它看到了人生存的客观自然属性 ,但却同时把人的生存完全还原为一般生命物的存在。两种实存观的根本症结都在于实体性地看待“生存” ,难以上升到对人生存的意义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