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司马迁的民族一统思想,是他的进步历史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古代史上独放异彩。然而,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很不够。对此作一些探索,显然是件很有意义的工作。一、司马迁首创民族史传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由多民族组成的国家。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包括汉族及各个少数民族人民的历史。但是,儒家的正统思想却一再宣扬“夷夏之辨”,以中原华夏民族为冠带之国,贬称周边少数民族为夷狄之邦,以区分种族贵贱。因此,四方各族被贬称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视为荒服之地。孔子修《春秋》,内诸夏而外夷狄。孟子在论  相似文献   

2.
司马迁在《史记》中,首创经济史传,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成为我国史学的优良传统之一。他生活在汉武帝时期,这是我国封建社会确立之后第一个鼎盛时期,经济空前繁荣。司马迁在青年时代的漫游活动和后来随从武帝巡行,使他有机会了解祖国各地的经济情况。因此,丰富的实践知识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形成了司马迁的一套完整的经济思想。从《平准书》、《货殖列传》等篇中可以看出,他在经济思想方面是有许多真知灼见的。无论在思想的深度和广度方面都超过了前人,达到了汉代经济思想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3.
论司马迁的乐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接受先秦乐学 ,司马迁明乐是将乐视为治道的途径的。礼与乐是一个问题的两个层面 ,司马迁的乐学思想主要保存在《史记·礼书》和《乐书》之中 ,并且反映在他的诗乐观方面。乐为“德音”是讲乐化的力量 ,司马迁主张以德洽天是以《诗·颂》为最高准则的。就司马迁的乐学思想而言 ,虽主要是儒家的 ,即远绍孔子 ,中接孟子 ,近袭荀子 ,但又直承《礼》、《乐》的统绪  相似文献   

4.
司马迁一方面以历史的眼光审视民本思想的产生与形成,另一方面又以民本思想考察历史的更替,探讨民与国家治乱及朝代兴衰的关系,揭示统治者以民为本治国兴邦的意义。他从历史考察中认识到:统治者治国要合乎民心,顺应民意;其施政要安定民生,不与民争利。司马迁的民本思想与儒家思想及道家思想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汉武帝中期以后,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都趋向激化。司马迁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小地主、商贾和平民的思想愿望,反对以汉武帝为代表的统治者上层奢侈靡费、严刑峻法、好大喜功的政治,要求恢复汉初的“无为”政治,对人民实行改良措施,并从中求得自身的发展。司马迁的天道观和社会、政治思想,表现出一定的叛逆的性格。一、怀疑“天道”的无神论思想司马迁非常注重研究天人之间的关系,他说他作《史记》就是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通过对历史和现状的研究,对世俗的所谓“天道”,他表示了怀疑。在《伯夷列传》中他指出:“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并引“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他  相似文献   

6.
司马迁的商品经济思想来源于现实 ,是对汉初经济生活的现实反映 ,有着深厚的社会根源与思想根源 ;司马迁的商品经济思想超越现实 ,具有划时代的创新性与超前性。其主要创新点为提出了自由、开放、竞争的商品经济运行模式。因此 ,对二千多年前司马迁的思想应予以重视 ,它反映了我国悠久、灿烂的古代文化与丰富多彩的古典经济思想 ,其影响与作用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7.
司马迁继承重人哲学思潮和重人审美趣味之文化精神,其文学创作思想突出人的主体性,强调文学创作的创造性质,揭示文学创作的心理机制,重视文学创作的人物塑造,完成了文学向人学的历史进步,真正揭开了中国文学自觉的大幕。  相似文献   

8.
大一统思想是司马迁撰写《史记》所着力宣扬的一种思想。《史记》的编撰从体例到断限都蕴含了大一统之义;《史记》通篇内容对自黄帝以来中国大一统政治进行了颂扬;司马迁夷夏一统和以夏统夷的民族观蕴含了大一统之义;司马迁还希望通过“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来完成学术思想的大统一。  相似文献   

9.
司马迁有没有突破传统民族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记》中有6篇少数民族传记,其他某些篇章也涉及到中国与少数民族的关系。生活在中华民族第一次文化大融合时代的司马迁究竟持怎样的民族思想?他对汉武帝外伐四夷究竟抱怎样的态度?他如何看待中国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史?他对传统民族思想究竟有没有突破?这些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为此,我们邀请了几位长期研究《史记》的学者,就《史记》民族思想论题各抒己见。  相似文献   

10.
《史记》中有6篇少数民族传记,其他某些篇章也涉及到中国与少数民族的关系。生活在中华民族第一次文化大融合时代的司马迁究竟持怎样的民族思想?他对汉武帝外伐四夷究竟抱怎样的态度?他如何看待中国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史?他对传统民族思想究竟有没有突破?这些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为此,我们邀请了几位长期研究《史记》的学者,就《史记》民族思想论题各抒己见。  相似文献   

11.
司马迁的民族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记》中有6篇少数民族传记,其他某些篇章也涉及到中国与少数民族的关系。生活在中华民族第一次文化大融合时代的司马迁究竟持怎样的民族思想?他对汉武帝外伐四夷究竟抱怎样的态度?他如何看待中国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史?他对传统民族思想究竟有没有突破?这些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为此,我们邀请了几位长期研究《史记》的学者,就《史记》民族思想论题各抒己见。  相似文献   

12.
13.
周良平 《宿州学院学报》2010,25(3):17-20,36
《史记》中的“货殖”就是积财,积财不等同于从事商业活动,积财对国家、百姓和后世都有重要意义,尽管司马迁认为“货殖”很重要,但并不是所有积财致富的方式都是他所赞同的。  相似文献   

14.
在《史记》研究中,很少有人注意从思想材料继承的角度来全面考察先秦和诸子对司马迁思想的影响.研究一个人物的思想,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当时的物质生活方式等方面来进行是必要的,但决不可以忽视社会意识的继承性问题。“每一个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的领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驱者传给它而它便由以出发的特定的  相似文献   

15.
司马迁著《史记》,冲破民族偏见,首创民族史传,以大量的篇幅和酣畅的笔墨记载民族史事,对于民族问题给予高度关注,做出正确评价,从而体现了他的丰富而系统的民族思想。司马迁进步的民族观,在我国史学发展中,闪耀着夺目的光辉,值得充分研究,以从中取得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文章阐述了司马迁具有朴素的进步的民族平等观。认为这一思想的产生是春秋战国以来民族融和的反映,也是秦汉大一统政治的反映。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进一步形成具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学术界对于司马迁思想的研究,的确作了许多深入的工作,然而就一些评价来看,尚有失公允,有的甚至不顾客观实际,人为地抬高其思想中的人民性因素,并把司马迁思想作为思想史发展历程中的“异端”。有鉴于此,本文力图从当时的学术环境和特定的历史条件,对司马迁思想的复杂状态特别是矛盾的一面作一探析,以期恢复司马迁思想的本来面目,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8.
论司马迁仁学思想的来源与帝王批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汉代道德思想律的基础是孔子的仁学思想。汉代的价值判断体系主要取法于孔子的仁学思想,司马迁通过历史研究,看到了孔子仁学思想对于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从而把思想立场移到了孔子仁学思想的方面。仁学是司马迁进行帝王批判时的思想武器。在审视历史的过程中,司马迁将帝王批判盛载于社会批判之中,以道德自律为纲绳,为帝王批判树立起新的标尺。  相似文献   

19.
论丘浚的民族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丘浚的民族思想包括 :“内华外夷” ,其目的是为了强化民族心理和解决民族融合问题 ;“因俗制宜” ,根据少数民族的具体情况确立的管理原则 ,目的是消除族群矛盾 ;“兼爱华夷” ,从宇宙观的高度承认各民族的生存权利 ;“以守为本” ,建立在农业经济基础上的防御性的战略方针 ;“推诚与人” ,民族交往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0.
游学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揭示游学的重要价值,从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及其著作《史记》这一典型案例入手,运用性别角色理论及社会学理论,通过分析司马迁为人、著书的成功之处,探究游学对其产生的积极作用,从而窥见游学在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所占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