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老舍的小说题材广泛,塑造了众多的市民形象,其中底层贫民形象在老舍的市民世界中占有显著的位置.源于特殊的底层出身和底层生活经历,老舍一生创作了大量描写旧社会底层人民苦难生活和悲惨命运的小说作品,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并形成了独特的底层叙事话语方式.  相似文献   

2.
在军旅题材小说创作中,辽宁作家曾剑的小说有着独特的艺术构思与审美追求。他的小说以东北边防地域作为文学的地理疆域,将军旅生活作为小说情节建构的背景,在繁复的日常生活中展示着小说底层人物的存在状态,揭示着普通士兵的内在复杂情感。曾剑小说在底层叙事的建构下,形成了独具诗意化、柔和之美的创作之风,同时又具有探究心灵的理性哲学之思。  相似文献   

3.
20年代“革命文学”很重视对工农大众的描写 ,但由于革命作家自身实践经验的限制 ,他们对工农的描写大都还停留于主观的浮面 ,假托工农大众之口来言说知识分子的思想、理念。与此相应 ,革命作家虚拟的大众读者也悄然被实际的读者———知识青年所代替。在知识分子作家与读者的“共谋”中 ,工农形象遭到了彻底“误读” ,由故事的主角而沦为符号 ,默默地成为他者  相似文献   

4.
伊斯兰教是回族民众的精神纽带,是回族文化的核心,它既是一种宗教信仰,又是一种文学观照的意识形态,回族作家拥有的特定族属身份和底层观照意识,经过作家审美体验、情感体验之后,成为他们近距离地感受民族生活、细致地体验民族文化、敏锐地洞察民族精神世界的最佳视角。本文以回族作家石舒清、李进祥的小说创作为例,探究作家由于独特的民族文化立场和内在的宗教意识,即使在对底层人的人文关怀中,也闪现着鲜明的宗教伦理观,现代意识的人文关怀和传统的宗教信念,在作品中呈现出彼此交融纠结的审美状态。  相似文献   

5.
鲍里斯·叶基莫夫是俄罗斯文坛从事农村题材创作的著名作家之一,是农村题材文学的继承者和开拓者。以叶基莫夫小说《治疗之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本分析论证了在农村题材作品中,作家善于以小见大,借助描写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表现核心主题的创作方法。同时,剖析了作家创作中的人道主义思想及对社会生活中道德问题的个人思考。  相似文献   

6.
江苏作家的农民工题材小说创作延续了"五四"乡土作家的文化视角,把笔墨更多集中于农民工进城以后精神层面的探讨,着力表现城乡之间的文化冲突。女性农民工和农民工子女作为农民工群体中相对特殊的人群,也成为江苏作家笔触最为集中之处,女性农民工进城之后的尴尬境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城乡之间的文化冲突。农民工子女在父母进城之后,无论是否留守,其身份和精神总是流动的、无处安放的,由此突显了江苏作家独特视角下的底层关怀。  相似文献   

7.
底层写作已成为当代中国文学创作上的热门话题,贾平凹以他长篇小说《高兴》对这一题材创作进行了新的艺术探索,不仅要写出底层社会人物的生存状态、历史命运,而且要从中探求他们的生命本质及其建构。在这篇对话中,作家坦诚了自己创作过程中的思考。这对理解作品与当下文学创作,应当是有所裨益的。  相似文献   

8.
壮族青年女作家陶丽群的小说创作,呈现出新的写作态势:在小说叙述艺术方面,有着自己的鲜明特色;在表现乡村农民(包括都市弱势群体)生活时,不是一味地渲染其苦难悲切的场面,而是别出心裁地以充满微笑的艺术笔触,着力描绘农村生活色彩斑澜、给人暖意的世俗景观,塑造、揭示、颂扬社会底层人物具有的纯朴、勤劳、坚韧、本分、正义和宽容的可贵品质和力量;与此同时,为展示桂西壮族村寨别具一格的独特文化和风韵,陶丽群在塑造、刻划人物形象的同时,还注意用原生态的笔墨去描绘、还原桂西壮族村寨古今沿袭的独特风习。所有这些,都构成了陶丽群近年小说"底层写作"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9.
湖北作家陈应松的近作《八里荒轶事》,是他在中国文坛颇具影响力的神龙架系列小说创作的又一收获。小说以神龙架偏远山区的一个底层女性端加荣的生存困境来组织材料,在主人公充满生命悖论的遭遇中,以深刻的笔触展示出社会底层具有原生态意味的女性地位及作为社会弱势者生活的现状。荒僻的山区像是被文明遗忘的荒原,贫困导致了人们生存艰难和道德的悖反、人性的丧失。在充满象征性的叙事中,小说让端加荣在陌生的城市找到了幸福。这一修辞性的处理,隐含了作者对现实的一种强烈的期待。同时,小说叙事法度的某些缺憾也显现出作者创作模式的疲惫与困局。  相似文献   

10.
当代蒙古族作家郭雪波的作品以科尔沁沙地的生活为题材,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以描写人性为创作题材。两位作家在关注人类生存状态方面有比较一致的创作思想,即以尊重生命,和谐共存的理念构建美好的生活图画,但是两位作家切入的角度及写作方式有明显的不同,郭雪波注重描写人与自然、人与动物;茨威格则注重描写人与人、人与自身,这四极共同构成了人和谐发展的全部要素。  相似文献   

11.
学院知识分子题材小说是甘肃作家史生荣的主要创作方向。在这类小说中,作家以大学校园为叙事背景,以大学教授为主要描写对象,揭示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知识分子精神家园失守、道德底线溃决的病态生存状况。史生荣在长期的此类小说创作中形成了自己鲜明的艺术特色,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  相似文献   

12.
1931年频繁发生的政治事件给当时的左翼作家在政治情绪和政治心理上以巨大影响,并对他们创作的转变起到了重大促进作用。丁玲从一个只关注自身心理和痛苦的个性解放者到开始把目光投向了广阔的社会,叙事视角由个人化的人物视角转向纯客观视角,描写对象由知识分子转向工农大众,个人话语逐渐为大众话语所代替,作家创作个性化特点逐渐为社会现实斗争的客观再现所代替。  相似文献   

13.
由于题材的特殊要求 ,《三国演义》中的女性形象处于配角的位置。罗贯中基于男性中心主义的立场 ,使用男权话语去描写女性形象 ,赋予笔下女性形象以工具的作用。小说中的美女、烈女、良母等形象系列 ,成为最能体现作家创作意愿的文化符号  相似文献   

14.
历史题材小说的道德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时期以来的历史题材小说创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对转型期中国社会现实与道德的艺术性思考中,许多历史小说作家采用历史判断与道德判断的双重视角,从文化的高度观照历史,向我们展示了全新的历史画卷,塑造出具有丰富历史内涵的人物形象。在近20年的历史题材小说创作中,还出现了所谓“零度情感”的叙述姿态和对大量丑恶社会现象的描写。这类文学现象的出现,既有其合理性,但也必须注意到它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即使全面进入市场社会,作家仍应考虑作品的社会效果。作家的社会良心是作家在进行文学创作时必须时时顾及的。  相似文献   

15.
自进入新世纪以来,“动物叙事”这一特殊叙述方式与表达形式成功地介入到“底层文学”当中,无疑给“底层写作”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陈应松的努力与尝试就是一个很好的表征,他的《太平狗》很具有说服力,也提供了一个相对较为完备的写作范式。当然,还有诸多优秀的作家参与到该题材类型的创作当中,并呈现出了底层“动物叙事”所可能达到的向度。作为新世纪“底层文学”的一个重要考查维度,“底层写作”中的“动物叙事”显示出了其特有的题材优势与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老舍、狄更斯笔下底层人物不同描写的比较,探讨不同时代背景、个人经历对现实主义作家写作的影响,并试图揭示老舍、狄更斯在底层人物描写中体现出的各自特点,及对当代文学"底层写作"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7.
阎真是我国当代文学中对现实与生存描写最有穿透力的作家之一.小说《活着之上》获得首届路遥文学奖,这既是对作家个人创作的肯定,也是对现实主义创作的肯定.《活着之上》将笔触深入到高校生活之中,塑造了聂致远、蒙天舒、赵平平等各具特点的人物形象,让人印象深刻.阎真敢于直面现实生活,用艺术之刀解剖高校教师的生存现状,体现出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打开了一个新的书写之门,这正是《活着之上》这部小说在题材上的价值所在;同时对于现实与理想,生存之下与活着之上的思考,对人性的书写,是其小说的意义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8.
美国二战小说的两个发展阶段及其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二战小说的两个发展阶段及其基本特征王勇象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样,第二次世界大战给美国文学界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战后涌现出一大批描写二战题材的作家。虽然还没有哪一位作家能与一战以后活跃在文坛上的海明威这样的文学泰斗相匹敌,但作为一个作家群体,他们创作...  相似文献   

19.
苏童作为先锋小说代表作家之一,以对女性的细腻逼真而独特深入的描写著称.他创作了不少"妇女生活"小说,当我们以解读先锋小说的眼光去研读这些作品时,可以发现其还具有"新写实主义"特征.可以说,苏童的"妇女生活"小说具有先锋性与新写实性相交融的双重性特征.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作家心态学”角度 ,透过施蛰存现实题材小说创作历程 ,窥探其创作心态的变化 ,认为施蛰存现实题材小说创作心态表现为乡村与都市、传统与现代两种对立的价值取向由不断冲突到最终趋于统一融合的心理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