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杨宪益的诗歌翻译思虑严谨,注重语言的美感,具有自己的特色,“诗体译诗”还是“散体译诗”并不偏执于一端,而是一种彰显了中国传统中庸哲学的调适性选择。杨宪益的翻译实践对20世纪80年代成长的诗人在诗歌语言方面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杨宪益诗歌翻译思想的中庸之道集中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翻译理念追求真、美、善的统一;翻译原则遵循允中的信达观。  相似文献   

2.
诗歌的翻译就是把原诗的形式与内涵用另一种语言忠实地再现出来 ,使目的语的异国读者能够从译品中尽可能获得与出发语读者相同或相似的共鸣和美的感受。诗歌的翻译在一定限度内是可能的 ,但是诗歌翻译中的不可译因素是客观存在的 :诗歌形式移植中的不可译因素 ;诗歌文学形象的不可译因素 ;诗歌语言修辞手段的不可译因素 ;诗歌节奏韵律的不可译因素 ;诗歌“诗眼”的文学内蕴移植中的不可译因素。  相似文献   

3.
概述了汪榕培教授在丰富的译学实践中提炼出的诗歌翻译理论,及其译学思想的发展。在翻译实践中,汪榕培一贯坚持自己的“传神达意”的译诗宗旨。他的翻译理论和实践为我国文学翻译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个新的思考空间。  相似文献   

4.
从诗歌的本质说明诗歌是可译的,讲述了约翰.德莱顿诗歌翻译的三种不同的类别,并各举一例对每种类别的不同风格进行赏析。  相似文献   

5.
翻译中国诗歌是一次挑战性的经历,特别是译者努力地去保留原文的意境和生动的联想意义时.翻译中国诗歌应该留意诗歌翻译中的文化差异问题,比如音律差异、字词差异、专有名词、典故和风俗差异.  相似文献   

6.
由于史料的限制,学界对20世纪以前英国诗歌中译的具体史实所知甚少。从1637年艾儒略与张赓合译《圣梦歌》开始,到1898年李提摩太与任廷旭合译《天伦诗》为止,300多年的时间内仅有7种英国诗歌中译版本问世。这些译诗的译者队伍构成复杂,既有西方来华传教士与中国本土士人的译者组合,也有日本译者,更有独立翻译的中国本土译者。同时,这些译诗的载体相对丰富。它们或者作为单行本刊印,或者发表在报刊上,或者被插入其他译著单行本。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杜甫诗歌在英美世界的传播与接受越来越引起关注。通过统计近十年国内中文期刊(包括会议论文集)涉及到杜诗在英美世界的传播与接受类文章,从翻译对话性角度出发,对杜甫诗歌进行回顾和评价,并对杜诗学未来的发展和具体实践进行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8.
五四新诗革命是如何受到外国诗歌翻译的影响?当时的翻译者主要选择了泰戈尔、歌德、惠特曼三位诗人进行翻译,目的就是为正在展开的新诗革命寻找理论资源和合法性。徐志摩的征求译诗事件,反映了对翻译实践探索的自觉,更说明了对新诗创作探索的成熟。从他们的翻译实践中,可以知道用中国传统的古体诗去翻译国外的自由体诗,只能是削足适履。这从另一个侧面为新诗革命的白话自由体方向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古诗词英译中的创造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东西方两种文化、汉英两种语言的巨大差异,以及诗歌的特殊形式,在翻译古诗词时,在很多情况下,应发挥创造性———应根据诗歌意境、作者意图,或解释大意,或表达寓意,或转换辞格,或改变搭配词语等等。  相似文献   

10.
译者的翻译风格、翻译策略与译者所处的社会环境、译者的文化教育背景、以及译者的个人兴趣和审美风格密不可分。查良铮诗歌翻译研究主要从文本分析层面探讨其翻译风格与翻译策略,以及译者的诗歌翻译与诗歌创作的互动联系。翻译家查良铮认为诗歌翻译不应完全拘泥于"以顿代步"的译诗原则,而应该在原诗的基础上,遵循"牺牲"和"补偿"的原则,充分运用注释在翻译中补充说明的功能,发挥译者的主体性;诗歌翻译应遵循"以诗译诗"的原则,译诗应在风格和内容上保留原诗的意象与意境。  相似文献   

11.
自亚里斯多德的《诗学》问世以来,中西文艺界乃至思想界对于诗学的探索绵恒久远。然而诗学的现代趣旨不是看诗歌如何表现美,更是看诗歌语言何以成为关。雅克布逊以降的形式主义诗学继承发展了亚里斯多德的诗学遗产,区分了日常语言与诗歌语言,还原了语言诗学功能,指出使得日常语言成为诗的是语言的陌生化表达方式,在很多场合下恰好是翻译实现了这一目标。翻译诗学同样关注语言的美学问题,形式主义诗学则为其重要理论来源。  相似文献   

12.
诗性隐喻是诗歌不可缺少的外衣,没有诗性隐喻,诗歌就会失去它独有的韵味和美感,更失去了作者所寄予的深刻的思想感情和人生哲理,所以理解诗歌中的隐喻非常重要.通过对隐喻和诗性隐喻在国内外发展状况的分析,对中英文诗歌中隐喻和诗歌翻译的分析,旨在挖掘诗歌深层的隐喻概念和思想,并从跨文化和认知能力的角度去研究隐喻在诗歌中的作用以及诗歌翻译的技巧.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讨了在高校扩招的形势下,上海理工大学图书馆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及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给图书馆发展带来的机遇.  相似文献   

14.
翻译是自由的,但也不是任意的,而是要遵守一定的原则和方法的;而诗歌的翻译也有其特殊的原则。新的实用型翻译原则应是:先理解,再翻译,再理解。意思就是先博览群书,理解好了原作才能翻译;认真翻译完全文之后,在全面理解的基础上还要再进行全面的修改。错译的原因全在于译者对原文的理解不到位。据此原则理解好了原诗的三个层面的意思之后再进行翻译的话,才能将原诗的意思翻译到位。不仅要理解原文的深刻内涵,也要理解到原作的修辞风格、语言风格等。因此,除了要尽量翻译出原作的内涵之外,还要尽量做到译文和原文的语言风格对等。  相似文献   

15.
在郑燕虹"肯尼斯·雷克思罗斯的‘同情’诗歌翻译观"的基础上全面深入地讨论肯尼斯·雷克思罗斯的诗歌翻译思想。郑文认为"同情"是雷氏诗歌翻译观的要旨,但没有指出是什么要素支撑着"同情"观,因此对"同情"的认识有欠深刻。从"诗人即译者"和"罗马诗译论"两篇文章的系统观点来看,雷氏的"同情"诗歌翻译观是建立在"灵感"和"平等"这两个要素上的。作者和译者都是靠灵感进行诗歌创作和翻译的,他们之间其实没有主与仆的区别。非但如此,在雷氏看来,创作也是一种翻译,由此作者也成了译者,译出语也化为译入语。随着作者和译出语概念的消解,译者之间和译语之间实现了平等。雷氏的观点改变了传统译学的理论格局,具有创新意义。  相似文献   

16.
金融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可以借助金融全球化解决国内资金不足问题,同时也不可避免加入金融全球化进程会给中国尚未市场化和金融体系脆弱的经济带来冲击.风险问题是步入金融全球化的首要问题,以此为主线分析全球化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冲击和应对政策.  相似文献   

17.
意象是诗歌的中心元素,是诗歌中象征的载体,是诗人艺术风格的集中体现,翻译诗歌必须完整再现原诗意象.根据Newmark的"中心元素"理论、Frye的象征学说以及Nida的"动态对等"理论,举例探讨了"解释性翻译"与意象对等的冲突"解释性翻译"不仅损害了诗歌的意象,而且违背了翻译的诸多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切入点 ,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及在我国医疗系统的反映和新时期医院面临的挑战。包括医疗体制的缺陷 ,现实医疗条件与群众需求的差距 ,现实医疗条件与法律要求的反差。同时也对新时期医院的机遇进行讨论 ;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9.
加入WTO对中国科技期刊的影响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初期,政府暂不承诺开放出版市场。但逐步扩大开放是总的趋势,中国科技期刊必须做好应对挑战的准备。通过分析加入WTO对中国科技期刊出版产业的影响,中国科技期刊的现状和与国际存在的差距,提出了:提高科技期刊整体质量和竞争力,办出中国的“精品”、“名牌”;科技期刊必须走产业化、集团化的发展之路;逐步引进行业外资金和外资参与经营,增强科技期刊的经济实力;改革科技期刊管理体制,加大政府对重点科技期刊支持力度等应对策略。相信经过努力,加入WTO以后中国科技期刊一定能持续、健康地发展,在世界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20.
私营经济的新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五大给私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私营经济社会地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允许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及国有企业逐步退出一些竞争性行业,为私营经济的发展开拓了更广阔的空间。但是,要使私营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发挥更大的作用,还需解决资金紧、法律法规不健全、宏观调控缺乏、企业财务混乱、管理落后、生产经营行为的短期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