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增强企业凝聚力途径探析王俊艳自本世纪70年代起,美国经济增长长期陷于停滞状态,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日本产品大量冲击和占领美国曾居于优势的市场领域。这一严峻挑战引起美国各界的震惊和深刻的反思。在80年代初期,美国学者经多方面比较研究,认为日美根本差异表...  相似文献   

2.
本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不少大型企业迅速崛起,赶超美国同行业,并夺取了大量原属美国企业占领的市场,引起美国企业界和理论界的普遍关注,他们从文化学的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全面的思考,提出了企业文化这一全新的管理科学理论,  相似文献   

3.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而出现的,但最初它是一种比较自发、不太系统的状态,到本世纪80年代首先在美国的管理界提出企业(公司)文化,并把它作为一种企业管理理论,一时引起企业文化研究的热潮,从而开始了比较系统全面的企业文化历程。...  相似文献   

4.
一、企业文化是企业整体管理理论企业文化概念是美国学者在本世纪80年代初期研究日本经济迅速崛起的原因时提出来的,并逐渐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企业文化的兴起是近年来西方理论界重视文化研究这一倾向在管理学科领域的反映,标志着企业经营管理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5.
一、企业文化的提出及其意义 企业文化是伴随着日美经济竞争得而产生的一种经营新潮,它首先导源于日本。70年代,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出现了震憾世界的“日本旋风”横扫号称“经营者天堂”美的国,从而引起了美国企业界的一片惊叹。于是,一批美国学者纷纷探索日本企业的经营之道,并进行自我反省。美国的经营优势为何丢失?企业的活力为什么不如日本?日本企业的“经营之神”究竟  相似文献   

6.
企业文化,说到底是人的文化,其根本原因在于企业的经济活动本质上是人的活动。美国理论界为什么在70年代末期能够提出企业文化这一最新管理理论?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考察日本短期内在世界上刮起“日本经济旋风”的奥秘时,发现日本企业管理的突出特点是将企业  相似文献   

7.
目标管理是当前流行于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的一种企业管理体制。这种企业管理体制在本世纪五十年代最先出现于美国,随后,即在日本、西欧等地广为流传,成为当前资本主义企业开发人力资源的一项重要措施。研究资本主义企业目标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吸取其可资借鉴的内容,对于改进我国的企业管理工作,提高我国的企业管理水平,无疑是会有所裨益的。  相似文献   

8.
20多年前,美国的企业界和管理学界集中研究20世纪70年代让世界为之震撼的日本经济的崛起,得出的结论是日本企业管理形成了以人为本、以企业文化建设为重点的崭新的管理思想,并且首先提出了"文化制胜"理论.在知识经济的今天,当企业文化无处不在发挥着它那重要的作用时,企业文化日渐成为新时期企业改革、企业竞争、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成为了企业的灵魂和企业塑造形象的核心.  相似文献   

9.
怎样认识企业文化黄元生赵秀坤贾俊菊自80年代初,美国学者从日本企业成功的管理经验中得出了企业文化后,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企业文化及作用进行了研究。但是,进一步深刻认识企业文化仍然很有必要。本文从人在生产经营中的决定作用、价值观的形成以及社会发展的特点等...  相似文献   

10.
再造企业工程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梁琦再造企业工程兴起的背景80年代,日本企业的先进管理和日本的经济腾飞曾使美国人瞠目结舌,很多美国公司纷纷向日本取经,以日本公司模式进行管理变革,可惜效果不尽人意,以致于日本人洋洋自得地嘲笑美国人缺乏竞争力。然而90年代...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企业文化的传统精粹和在新时期的再创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被西方经济学界称之为管理思想史一场新的“革命”的企业文化,一度风靡于各国经济社会,并于本世纪80年代中期传播至我国。一时间,企业文化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人士的共同热门话题。而议题的中心,则集中在如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上面。然而,无论是学术界或企业界,他们在探讨或引进企业文化理论和经验的时候,却往往忽略了企业文化理论中包容的“东方管理模式”的内涵因素。因为美国管理学家对企业文化所作的理论概括,正是根据调查、总结西方企业新的成功经验并研究日本的“东方管理模式”的结果。而日本的“东方管理模式”又恰恰是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因而对于企业文化的探究,不能不从最得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并在半个世纪以前便成功地进行类似企业文化建设的若干中国近代企业谈起。  相似文献   

12.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日等发达国家的企业管理理论出现了一些新思潮、新观点,引起了理论界和企业界的广泛注意,这主要有:一、“企业重建”理论。企业管理的运转离不开一定的组织管理结构,传统上,企业管理是严格按照职能分工进行的,企业分设生产、供应、销售等不同的部门,每一个部门只负责其职能范围内的工作。这种组织结构导致了任何一项任务都被诸多的职能部门分解得支离破碎,不仅造成了部门之间衔接协调上的困难,还会形成许多重复劳动,其最终结果是大大延长了任务完成的周期,并影响任务完成的质量。实行企业重建,从根本上…  相似文献   

13.
张广玲 《江汉论坛》2006,(10):27-30
20世纪80-90年代初是日美企业国际竞争力发生逆转的关键时期,结合该时期环境特点探究日美企业国际竞争力逆转原因也便成了很多学者的研究课题。但以往的研究多是从政治、经济、技术等角度出发的,忽视了文化对于企业竞争力的深层次影响。本文试图从企业文化的视角出发,通过对比分析日美企业文化差异来揭示日美企业国际竞争力发生逆转的原因。研究结果发现,日本企业国际竞争力之所以下降,很大程度上源于日本企业文化的灵活适应性较差。  相似文献   

14.
本世纪七、八十年代,美日等西方发达国家一些卓有成就的企业家在企业的管理实践中逐渐认识到,企业管理单纯依靠经营战略、数据规章制度、技术设备等手段,效果是很有限的,必须通过建设企业文化,即文化手段,企业才能获得持久内在和适应发展变化的强大动力。美国《幸福》杂志就提出:“没有强大的企业文化,即价值观念和哲学信仰,再高明的经营战略也无法成功。”因此可看出,企业文化得到了各国企业界和管理界的广泛推崇,在企业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东南亚、日本、韩国及周边独联体国家还没有摆脱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的…  相似文献   

15.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博士后刘光明编著的《企业文化》(42万字)一书最近由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了。作者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视角出发,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企业文化理论的产生、发展以及它对企业经营的意义,该书在以下几方面是有特色的:1.作者吸收了近年来国内外企业文化研究的重要成果,讨论了企业文化在团队建设、团队协作中的作用,证明了文化力是企业获得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是企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之源和智慧之源。该书还对美国、日本企业文化的产生及其发展作了多维度的考察,对美日企业文化的特点、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16.
企业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文化是民族文化在企业内的综合反映,民族文化对企业文化具有强烈的约束作用与控制作用。它常常是在不知不觉中支配着企业行为。企业文化的不同,会造成经营哲学的差异。 如何正确地融合企业文化,已为各国管理学者所关注。企业的管理改革,必须要求有与此相适应的文化环境。没有彻底的文化变革,企业经营的改善将是非常困难的。目前,美国企业与日本企业掀起了相互学习企业文化的热潮。  相似文献   

17.
企业文化最初是在美日经济管理比较中由美国学者提出的,是对管理理论的一次重大突破.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它并非一种奢侈品而为西方所独有,它同样成为中国企业家的选择之一.创建企业文化对于提高我们的管理水平、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它有助于我们在实践中贯彻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视人的主体价值的重要思想,有助于推动人类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在我国创建企业文化要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要有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8.
企业不仅是以生产服务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同时也是一个社会组织。企业文化所具有的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创新功能、约束功能等等,能使现代企业充满生机与活力,创造出优于以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美国的一些经济学家在认真考察和分析了日本和美国成功的大企业之后,认为企业管理离不开七个因素:结构、战略、体制、人员、管理作风、技巧、共同的价值观。这个理论吸收了传统的X和Y理论的优点,它在促使人们明确地既考虑到企业的战略与结构等硬件方面,又考虑到作风、技能和价值观等软件方面,弥补了以前组织理论之不足,推动了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它所强调的七个要素也正是西方企业文化研究的主要内容。然而,我国的企业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基本上是国家和集体所有,与西方资本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19.
从根本上说,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吸取本民族文化精华并融合世界先进文化思想的基础上,从自身特点出发而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企业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习俗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不同的层面,其核心是贯穿于生产经营全过程的一整套企业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团队精神。同时,本世纪80年代在美日等国兴起的企业文化却又是一种生产经营管理的新潮流。在人类社会经历过原始的自然管理和传统的经验管理之后,于本世纪初进入了理性的科学管理阶段。现在,科学管理仍  相似文献   

20.
《孙子兵法》咱称《孙子》)被誉为“世界古代第一兵书”、“兵学圣典”.这是一部用来指导战争的兵书,讲的是用兵之道,而我们却提出将它运用到现代化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这样的提法是否妥当?是不是牵强附会?两者的结合是否必要、可行、有价值?笔者认为:运用孙子的科学思想,研究企业管理问题是可行的和必要的.首先,用《孙子》的科学思想去研究企业管理,对于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学是有积极意义的。众所周知,科学的管理制度首先是在欧洲形成的,到了70年代美国的企业管理水平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而so年代,日本吸收美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