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期间,上海人民在小刀会这一秘密结社的组织和领导下,于1853年(咸丰三年)9月7日发动武装起义,迅速占领上海及其附近的嘉定、宝山、南汇、川沙、青浦等县。起义者表示接受太平天国的领导,并在起义数日后,即将他们属于天地会传统的“大明国”,改称为“太平天国”,上海城头飘扬起鲜明的太平天国的旗帜。后来,在清朝封建统治者与英、美、法资本主义侵略者的联合进攻下,于1855年(咸丰五年)2月17日从上海县城撤退。他们坚持了十八个月的英勇斗争。  相似文献   

2.
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资本主义列强逼迫清朝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从此,打开了外国资本主义侵入中国的大门。在一八四二年签订的《南京条约》上,英国侵略者就迫使清政府接受“领事报关”制,破坏了中国海关行政的独立自主权。一八五三年上海小刀会起义期间,英国侵略者又伙同美、法侵略者乘机拒绝清地方当局执行海关征税权,建立所谓“领事代征”制和“关税管理委员会”,进一步掠夺上海的海关行政权,为后来外籍税务司制度的形成开了恶劣的先例。  相似文献   

3.
1853-1855年上海小刀会起义,是上海人民第一次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清朝封建统治的武装起义;也是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小刀会起义军英勇斗争的历史,是上海人民革命斗争史上光荣的一页。为了整理上海人民革命斗争的历史,中国科学院上海历史研究所筹备委员会搜集和选择有关上海小刀会起义历史资料约六十五万字,编成《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一书,并在去年九月交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这部书就提供了一部分有关上海人民革命斗争的历史资料。上海小刀会起义,是上海人民举行的一次重要  相似文献   

4.
城市起义,是指市民武装夺取城市政权,摆脱封建中央政府的统治。太平天国时期的上海小刀会起义在这方面颇具典型性:小刀会经长期酝酿、扩展势力后突然举义,使清朝官府“戎兴肘腋,猝不及备”,上海县城遂落入起义军手中。同期的闽南小刀会起义也可算是以厦门为中心的城市起义,与上海起义的性质基本一致。在中国历史上,反封建起义最初一般都是啸聚山林、占山为  相似文献   

5.
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开始在中国通商口岸划出一部分地区作为它们的租界.这种租界,最早于上海出现.在上海租界建立和扩充的过程中,小刀会起义爆发了.租界与小刀会起义两者的关系究竟如何,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本文试图从两方面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1860——1862年上海人民热烈响应和积极支持太平軍进軍上海的斗爭,是上海人民繼小刀会起义后,又一次偉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英勇斗爭,在上海人民革命的历史上留下了光輝灿烂的一頁。 1855年2月小刀会突圍以后,上海的中外反革命統治势力便加紧了对上海人民的压迫和奴役。西方資本主义侵略者在“租界”內組成了殖民政权机构“工部局”、“巡捕房”等等,1856年又从中国人手里正式夺取了海关,使上海成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基地。上海人民不甘心屈服于帝国主义和封建  相似文献   

7.
1993年6月12日,由上海市历史学会、南市区政协、南市区文化局、上海豫园管理处、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上海市太平天国史研究会、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上海师范大学等单位联合发起的纪念上海小刀会起义140周年暨“小刀会起义与近代上海”学术讨论会在豫园绮藻堂举行。各有关单位的领导同志和专家学者60多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8.
魏源所处的历史时代,是中国由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急剧变化的时代。十九世纪的中国,内忧外患复杂多变。乾隆末年孕育的各种社会矛盾,在嘉庆一朝充分展露,相继爆发了白莲教、回民等规模大、影响深的民众起义。道光末年,洪秀全领导的声势浩大的太平天国起义,清朝几被推翻。外国资本主义看中了中国的广阔市场,资本主义侵略的本质,他必然会用尽办法敲开闭关锁国的中国大门。从鸦片贸易白银大量外流到抵御侵略失败,直至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封建大厦风雨飘摇,侵略势力张牙舞爪,清朝统治面临灭亡的命运。  相似文献   

9.
评东南社会变迁与上海小刀会起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小刀会的各种不同于传统秘密会党的特色,都源于东南社会变迁。五口通商后受洋货直接冲击,传统农业、手工业破产;传统秘密结社天地会支派随移民进入沪地,成为上海小刀会起义的关键性因素。此时的商贸环境使小刀会重视商贸,“洋人”环境使小刀会面临复杂的外交关系。  相似文献   

10.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为对外通商口岸。在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看来,上海是五处通商口岸中,最有利于它们入侵中国内地的桥头阵地。因为上海地居中国海岸线的中心点,扼长江出海之咽喉,有广大而富饶的长江流域作腹地,可以捷便地掠夺江浙两省大量丝茶;并且,也可以借助于水陆交通的便利,向华中与华北广大地区推销进口商品,以摧毁中国农村自然经济。所以上海开埠后,它们便把经济侵略的重心,由广州移至上海,  相似文献   

11.
1840年(道光二十年)鴉片战爭爆发以后,清朝封建統治的中国,閉关自守的大門已經被闖开,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在中国逐漸的扩大,中国的封建势力被破坏,使中国逐漸走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资本主义的侵入,首先是傾銷商品,进而就是找取原料和廉价的劳力,来发展他們的資本主义。中国地大物博,工业落后,当然就是他們最好的市场和原料的采集地。发展工业的重要基础是矿山的开采,中国有很多矿产资源当然不会被侵略者所忽略,而是被他們所重視,并且积极的撮取利用。所以到了第二次鴉片战爭(1857)以后,侵略者也象撮取航权、路权等一样来掠夺中国的矿山。侵略者为着掠夺,便作种种宣傳:“癸酉年(1873)西报称:德人游历中国,曾遵直隶、山东、湖南、湖北等省,探悉矿产极富,煤矿尤多,复聞山东、山西、云南  相似文献   

12.
对于1854年夏天地会起义时洪兵围攻广州的失败,本文作者认为,并不像目前史学界普遍认为的那样,是由于广州清政府与外国侵略者勾结,并从各地调团练入援,以至敌强我弱所致。无论从当时的战争形势和军事力量来说,洪兵都占有绝对的优势。洪兵之所以最终失败,是由天地会起义本身不可克服的分散性等弱点所导致。  相似文献   

13.
一《李秀成自述》记有外国侵略者到天京与天王交涉,提出帮助太平天国打倒清朝,平分中国,否则进攻太平天国,天王断然予以拒绝的事,其中说:  相似文献   

14.
周健 《兰州学刊》2007,12(3):169-171
清朝末年,外国资本主义的进入给中国带来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本应是中国建立现代资本主义的契机,但是中国却未能进入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文章通过对晚清的两次制度变迁的考察:第一次是中国从封建社会进入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第二次是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揭示了晚清中国的原始资本主义不能发展到现代资本主义的真正原因就在于晚清外国资本对中国经济的控制.  相似文献   

15.
洪秀全不仅是我国十九世纪中叶反封建反侵略的伟大革命领袖,而且是中国近代杰出的启蒙思想家。我们知道,洪秀全处于我国封建社会开始解体,中国社会内部已在孕育着资本主义萌芽,而西方资本主义已开始侵入我国的时代。当时洪秀全所居住的两广地区,又是在经济上最先进,并与西方资本主义接触最早、最广、所受影响最大的地区。同时,在当时社会内部已充满着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以汉族为首的各族人民不断起义反抗清朝的统治阶级,民族双重压迫,其中以白莲教起义和天理教起义对清朝统治  相似文献   

16.
以中日甲午战争为转折点,中国社会经济进一步发生深刻变化。中国被卷人世界资本主义商品市场,民族危机空前严重。《马关条约》的签订给中国造成巨大恶果,激起人们对外国侵略者和清朝统治者的莫大愤慨。痛定思痛,人们开始深入探讨甲午战败的原因。许多有识之士对洋务派所谓“新政”进行历史总结,认识到向西方学习,不能仅效仿其坚船利炮和科学技术,而且应效法其议院、宪法、君主立宪之体。此时,向西方学习已成为思想界共同关心的重要社会课题。随着客观形势的发展变化,争取社会进步与民族自救的潮流逐渐形成。戊戌思潮正是社会各界爱…  相似文献   

17.
论洪仁玕     
(一)问题的提出洪仁玕(一八二二年——一八六四年)是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人物。他是洪秀全的族弟,洪秀全曾与其密谋过革命,但他并没有参加太平军初期的革命斗争,只是在乡设馆授徒,劝人信仰上帝教。金田起义后,满清统治者严缉洪秀全家族,他不能安居,一八五一年入广西浔州,擬追随洪秀全,时太平军已移军永安州,他遂半路哲回。一八五三年去香港,在西洋傅教士处教书。一八五四年到上海,想去南京,当时苏、常一带仍在清军手中,路阻不通。他请外国傅教士送地去,未能如愿,而在上海起义的小刀会,也不相信他是洪秀全的族弟,  相似文献   

18.
就性质而言,小刀会起义不过是一次区域性的城市暴动,并不具有全局性影响,但在上海城市变迁的历史上,其影响却不可小觑。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一、它引发了上海近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难民潮,此前的华洋分居一变而为华洋杂处;二、华洋杂处以后,界内秩序大乱,于是而有《上海土地章程》的修订,工部局和公董局的次第设立,以及租界内的市政管理体制和社会治安体制的构建;三、它促成了上海城市格局的变化,此后租界日盛,北市(租界)迅速取代南市(老城厢)成为上海城市的中心;四、上海客籍移民构成发生剧烈的变化,江浙商民逐渐取代开埠初期的闽广商民,成为上海移民的主体。小刀会起义后,上海一跃而为全中国最发达、最有生气的城市。  相似文献   

19.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主义侵入中国,破坏了中国传统的封建自然经济基础,刺激了城乡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中国由一个完整的封建社会,逐步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与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相适应,社会阶级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除原来的封建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外,新产生了为外国侵略者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服务的买办阶级,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又相应地产生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在新的经济结构基础上,耸立其上的政治法律制度也必然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清末民初就是政治上风云变幻,政治法律制度急剧变化的特殊历…  相似文献   

20.
矿山的开采,对于发展工业有重要的关系。特別是重工业的发展,沒有矿山的开采,就很难想象。中国的矿产的发現和开采利用,是有悠久的历史的,但是由于長期的在封建主义統治下,沒有得到发展,到了十九世紀中叶,外国資本主义势力侵入到中国来,侵略者的商品傾銷和軍事进攻,使统治政权中的一部分官僚,認識到要謀“富国强兵”,必須学习西洋,发展工业。因而也注意了要开采矿山。然而外来侵略者以强大的武力和大量的投资,在中国疯狂的掠夺,使中国的矿山也多落入于侵略者之手。逐渐开采了的矿山,却不利于中国人而便利于外国侵略者,这样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中,中国的矿业也和其他事业一样遭遇到种种困难,同时在这里也表現着各种斗爭。 現在在这里介紹一些史料,說明矿山在封建主义統治下是怎样的被禁止开采和限制其发展,在外国资本主义侵入中国后,怎样对于矿山的掠夺和形成的各种的斗爭,以及对于中国近代革命的影响。材料引用錯誤和不当的地方,請讀者多給予批評和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