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道教信仰是人对超越有限存在的无限整体--道的体悟和把握.这种体悟和把握既超越世俗之人的经验之外,又是生活于具体时空中的世俗之人通过日常的修道来实现的,因此,出世与入世就构成了道教宗教生活之两极.古代道教在出世与入世中倡"即世而超越",表达了立于人世间以追求"得道成仙"的信仰特色.本文以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为出发点,通过分析道教的出世与入世.来说明当代道教所面临的挑战是在伴随着现代化而出现的宗教世俗化潮流中,如何既从理性角度为人们提供一种生存意义与文化价值,又保持道教本有的出世性与神圣性之特点,以在今天的新文化建设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神圣是宗教的核心,没有这种东西,宗教就不再成其为宗教。神圣是超经验、超世俗的存在,它是超越了有限的语言和形象的无限。但人们还是力图通过有限的、世俗的方式作为中介来体验神圣,认识神圣,甚至达到神圣,这些中介也就是神圣的自我表证。如果没有神圣的这种自我表证,人们对神圣将会一无所知。神圣与世俗的内在张力,决定了人们不可能通过世俗的中介认识真实的神圣,这就是神圣与世俗的二律背反。  相似文献   

3.
崇高是近代美学史上一个重要的范畴,康德在他的哲学美学体系中完善了崇高的内涵.康德认为崇高在于主体内心的道德情感,把崇高的审美判断建立在一个"人之为人"的尺度,为审美超越和审美自由的实现奠定了哲学基础.崇高体验中痛感到快感的转化过程,也是人生境界提升的过程.我们只有理解了"痛感"的实质,才能寻找到超越痛苦的力量,体会到真正的审美快感.康德的崇高论对于现代美学的发展和超越现代文明的困境都有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唐君毅认为,人的生命不能只停留在现实的俗情世界,而必须超越到形上的价值世界以求恒定之真美善神圣。价值世界既是超验的,又与现实世界相关涉。人在超越到价值世界的过程中,会有“天才之路”和“圣贤之路”,充满艰难和痛苦。人生的真正安身立命之处,只能在哀乐相生的情怀中。  相似文献   

5.
宗教极端主义与民族主义在"人-神"关系方面是矛盾对立的,两者的结合也是情境性的。伊斯兰极端主义诉诸神权价值,鼓吹建立超越民族与国界的极端神权国家,而民族主义的根本目标是在世俗价值导向下建立民族国家或获取世俗民族权利,其极端形式的民族分裂主义虽歪曲滥用民族自决权进而企图实现"一族一国"分裂目标,但其总体价值取向仍属于世俗范畴。在新疆,宗教极端主义是一种神权价值与世俗民族分裂主义相结合的矛盾混合体,在这一混合体中,民族分裂主义居于主导地位且是宗教极端化的主要推手。因此,当前新疆宗教"去极端化"问题的核心在于价值认同,其关键突破口在于合理利用宗教极端主义与民族分裂主义之间的矛盾,抵制民族分裂主义的重点在于增强和培育中华文化的同质性,抵制宗教极端主义的重点在于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推进和坚持宗教中国化的进程,构建和培育有助于增强少数民族"五个认同"的中国价值。  相似文献   

6.
把"诚信"提升到"范畴"来解读,其目的是将"诚信"置于社会大的背景下,从美学框架上加以延伸,在层次美上予以理解和认同,并把它提升到价值观念来对待,不断丰富"诚信"的内涵,完成"诚信"范畴的系统建构.  相似文献   

7.
"中"的观念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石性范畴.由于中国古代哲学所具有的高度融摄性的特点,使"中"范畴包含了跨度相当大的复杂丰富的内涵.根据"致中"的终极落实点以及相应达成目标的过程特征的不同,能明显将"中"的内涵分为超越义、至上义、折衷义三个层次.守中致和是中国传统学理的枢纽.  相似文献   

8.
坠网之中的逃脱——解读张爱玲作品的“世俗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玲为了逃避虚无的人生体验,世俗生活进入了她的文学世界.但在对世俗生活的感性认同中,她的虚无思想又时时渗透于字里行间.张爱玲坠入了世俗最终却又超越了世俗.  相似文献   

9.
围绕认同的讨论不仅涉及社会、群体、个体身份边界的建构,而且涉及社会认可的身份内涵与个体认同的主观选择之间的张力.作为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宗教是个体的信仰选择,宗教的认同不仅是将神圣世界与世俗世界区别开来、也是用这种区分建立社会身份的重要途径.在个体层面,宗教身份使人类在不可预测的模糊情境中获得稳定的依靠;在社会层面,宗教身份的社会性就是稳定的集合体.对身份依靠的稳定性期待,必然形成对社会整合的依赖.因此,个体认同从来不是孤立的,它和社会身份之间是彼此对立又相互依赖的关系.我们需要在复杂的认同分层与结构中认识宗教认同的独特作用机制,观察它与其他社会认同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0.
社会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也是精神由超验回归人自身的世俗化过程。世俗化是精神演进发展中的重要情境。世俗化精神既被物化,物也被精神化;世俗化精神呈现出外在感性化样态,是精神的异己超验化与内在理性化的中介环节,并在三阶段内在演进逻辑中彰显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世俗化境遇中精神的超越,不仅仅诉诸内省思维和审美意识来实现精神的自我救赎,更要从根本上依靠“改变现存的事物”的实践智慧,超越“资本的逻辑”,破除物化向精神转化的制度障碍,建构超越世俗的精神的核心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电视影响彝族乡村传统,导致当地文化变迁已是常识,但关于这种影响是如何实现的研究却宏大而又粗略.本文试图通过电视植入一个彝族社区的民族志研究来补足这种常识的推理过程.电视在当地"神圣/世俗"的社会结构被划归入世俗空间,但电视在当地文化/知识系统中新建构了"电视-面子","电视-汉族","电视-非电视","现实情境(out of TV)-电视节目情境(in TV)"(这组关系还可以表述为"家庭-外部世界")的关联.通过打破一些传统的文化关联,建构新的文化关联或区隔,电视"植入(incorporate into)"地方性文化/知识系统,成为地方性知识的建构者和变迁动力.  相似文献   

12.
从伦理学的角度对"经济人"进行反思,我们可以看到,"经济人"的行为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一定的道德合理性,但其伦理缺陷也是明显的.作为现实的人、特别是市场经济中的人,需要"经济人"的一些特性,但又不能局限于"经济人".健全人格的行为选择需要超越"经济人"达于"现实道德人"."现实道德人"是基于现实条件、从现实出发的道德人,他追求义与利、精神与物质、理想与现实的统一.实现"经济人"到"现实道德人"的超越,需要从社会层面建构扬善抑恶的利益和精神双重机制,也需要主体实现从急功近利到追求长远利益,从利益追求到自我实现价值取向的双重转化.  相似文献   

13.
空间的认知是近年来人类学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特别是对神圣空间生产和建构方面。本文运用人类学的空间理论对凉山彝族神圣空间的建构进行研究和阐释,以"木子四作"的世俗空间转换到"木色"的神圣空间化之路为例,认为凉山彝族"木色"神圣空间是被不断生产和建构出来的,反映了凉山彝族对神圣空间的独特观念。  相似文献   

14.
东晋南北朝时期,佛教迎来了在中国传播的第一个高潮。士大夫阶层无疑是促成这一高潮的主体。对这一时期的儒佛关系进行考察的学术成果,较少涉及士大夫阶层的这一主体地位,更少关涉促使他们活动的深层次原因。士大夫阶层特有的超越精神,在这一时期促成了礼佛双修的谈辩境域。一方面,他们重视丧服制度,制定家礼以维系家族,把对儒家世俗伦理价值的追求落实在齐家的儒学中;另一方面,他们又试图通过"归心"佛教的方式,为儒家世俗伦理价值寻找内在安顿。士大夫这种试图为儒家世俗伦理价值寻找内在安顿的诉求,是由其本性中的超越精神决定的。  相似文献   

15.
对当代文艺中“崇高”的反思:失落与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崇高在艺术领域中历来都是一种重要的审美形态,但在当代由于种种原因崇高遭受了被冷落的境遇.崇高的实质是人的心灵超越,它既是人性发展的自然需要,也是人性走向最终的自由与完善的必需元素,是人永远不可缺少的精神一维.当代艺术应该走出"躲避崇高"和"虚"与"伪"崇高的误区,重塑当代的崇高美,使崇高的精神深入人心,为推动人类的文明进程继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多元利益格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的现实难题,经济体制转型是多元利益格局形成的社会条件,而多元价值观冲突是多元利益格局的思想反映.由于公民社会是多元利益格局当中协调利益冲突和价值观冲突的阿基米德杠杆,因而可以借鉴公民社会理论来建构核心价值认同的"表达-导向"机制,即首先建构民间组织利益表达机制以推动多元价值观的彰显,然后建构多元价值观的融合机制以形成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表述,最后建构核心价值体系的导向机制来引领价值认同.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著中虽未明确使用过"东方文学"这一概念,但东方文学却未在他们有关"世界文学"概念或东方社会发展的论述中缺席.文章旨在厘清马克思恩格斯有关"东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一步明确东方文学的内涵范畴;论述马克思恩斯经典论著中有关东方文学作品的引用情况,呈现东方文学在马克思恩格斯政治经济理论建构中的表现形态及其特征;对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论著中有关"世界文学"思想进行剖析,挖掘隐匿其中的"东方文学"思想观念的意义,进一步丰富完善马克思恩格斯文学思想与批判实践.  相似文献   

18.
核心价值是引领公民公共生活的政治文化,植根于公共理性,集中反映了政治生活的核心理念和伦理价值;核心价值是描述性与建构性的政治性公共文化体系,它的形成以公民的自我认同、群体认同和国家认同为基础;在对于以核心价值为灵魂的政治文化认同中,公民找到自我的政治归属感,并且认识、理解自我对于公共生活的责任与义务,这种对于政治生活的认同,也是政治合法性的重要来源;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主旨就在于为公民认同搭建合法性平台,引领人们超越私人领域的限制进入公共生活,成为具有公共道德的良好公民,在此基础上进而真正实现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论语》和《圣经》分别是对中国、西方社会影响最大的两部经典。《论语》从人伦角度看待自然和人生,《圣经》运用宗教思维解说世界与人性。它们各有核心的价值理念:《论语》的核心价值观是"仁爱";《圣经》的核心观念是"神爱"。"仁爱"与"神爱"虽然都主张爱,但在概念内涵、超越方式和精神类型上存在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20.
圣俗关系在社会整合中扮演着基础性作用,从圣俗二元分类探讨朝圣与旅游的关系,有助于认识与解构当代社会.从概念界定人手比较朝圣与旅游的内涵可以发现,两者并非泾渭分明,而是存在诸多共性与相互联系.就内在根源而言,朝圣与旅游也难分圣俗,朝圣并非生而神圣,旅游也非一定世俗;“神圣”之朝圣蕴含着“世俗”成分,生而“世俗”之旅游也包括“神圣”内容且表现出神圣性,两者共同构成移动世界的新隐喻.朝圣与旅游的传统概念界定,除表明双方与宗教的关系差异以及宗教神性的最初区别外,并不足以在本质上区别两者的真正内涵与圣俗关系.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探讨朝圣与旅游的圣俗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