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谭嗣同的“冲决网罗之学”,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对封建名教(三纲五常)之反人道、反人性、反人权之黑暗性、残酷性、欺骗性的揭露和批判;二是直接用以批判封建名教的资产阶级民主学说;三是为反封建名教、提倡人之自主、平等确立理论根据,即建立一种哲学。谭嗣同所建立的哲学,就思辨逻辑讲,主要体现在对于“以太”、“仁”、“心力”这三个范畴的证明,故下面我们对谭嗣同哲学的阐述,也就重在揭示他如何证明这三个范畴。一 谭嗣同所建立的哲学,就体系的逻辑环节而论,是将“以太”作为最高范畴。“以太”是西方十九世纪流行的…  相似文献   

2.
哲学既是哲学史,也是诠释史.与"外在诠释"的理路不同,在对"道"的"内在诠释"中完成对"道"的思想内涵的无限追寻和对人的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的不断提升,既是以"道"为本原、本体和境界的中国哲学创新发展的内在逻辑理路,也是以"道"为本原、本体和境界的中国哲学创新发展的"内在诠释"理路,而本原、本体和境界之"道"本身所具有的无限性、流动性和生成性构成了"内在诠释"之所以可能的前提和条件.  相似文献   

3.
朱兴和 《船山学刊》2007,(3):179-181
在经验理性的指导下,严复系统地探究了政治制度的生成、发展和演变的历程,解释了制度演化的规律,并最终得出渐进主义的政治变革主张.这是严复政治思想体系的内在理路.  相似文献   

4.
在生命之道的统摄下,生命成为庄子技术哲学的价值本位。立足于生命本位,在自然之域,庄子对技术的探讨突破现实层面的矛盾张力,开示出超越之维;在社会之域,庄子对技术异化、技术道德以及技术的相关社会政策等问题予以沉思;在人生之域,庄子强调人当开掘技术的内在本己价值,提升生命之境界。庄子生命本位的技术哲学智慧具有淑惠当下的多重意义。  相似文献   

5.
回复"三代"理想、昌明古法"精义"实际为清末法律变革的重要内在思虑,也是那次法律变革的重要出发点,变革的结果事实上令传统法制终丧其"体",但同时, 亦令到"野蛮"、"残忍"成为人所习用的概括"中律"的关键词.对于这一结局(或许尤其是后者),即使是对沈家本这样的法律变革的主持者而言,也是相当出乎意料的.清末法律变革由自信和期待出发而终至于"反失其故"的结局,单单这一颇有戏剧性的过程本身,便已极耐人寻味.尤其, 清末"法变"实际所遭遇的问题是"如何变"的问题, 它所触碰到的是法律的内在精神与其外在形式的协调这一法理学上的核心问题,即使时至今日, 这仍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6.
休闲美学的内在理路及其论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美学视角研究体闲是由休闲、美学等各自特征以及交互关系所规定的.休闲在本性上是一种快乐,是一种追求日常生活意义的美;而美学的审美内涵实际上又与自由的游戏(体闲)特征极为一致.两者之间的内性关联为确立体闲美学奠定了合法的基础.当代休闲美学研究应着手于日常闲暇活动的审美关联,着眼于日常休闲体验的审美提升,并着力于日常休闲生活的审美建构.  相似文献   

7.
8.
以往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讨论是在哲学基本问题存在这个预设的基础上,通过不同方法论证其正确性,这样的论证是实证的方法,而不是哲学的方法.以所知学的理论和方法,结合西方哲学的代表性观点探讨哲学基本问题的逻辑推理是针对此问题的一个尝试.从哲学的研究对象即"所可能知的一切"和研究内容即"所可能知的一切的必然、终极的规定"出发,从逻辑的角度推演出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并以西方哲学史为例说明了哲学不同的学科和学派也都是以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研究和回答为基础的,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恩格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精辟概括.  相似文献   

9.
刘明 《学术论坛》2006,(9):23-26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既是儒家死亡观中的一种特殊死亡方式,又是儒家实现其人生价值的一种生死抉择。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规定了儒家由生观死的内在理路,因此要讨论先秦儒家的死亡价值观,必须从儒家的人生价值理论谈起。社会秩序是儒家人生价值的出发点;仁、义、礼、智、信是儒家人生价值观的内涵;修、齐、治、平是儒家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路径;杀身成仁是儒家实现人生价值的极端取向。  相似文献   

10.
晚清是中国近代小说形成的关键时期,它创造了一个作者和读者共同参与的"公共话语空间",①用以宣传启蒙价值.文学之"美"在商业之"利"和启蒙之"用"的夹击下被消解殆尽的同时,却也一并"塑造"了晚清小说的基本面貌,而它们的共同指向只有一个--读者.  相似文献   

11.
革命理想高于天,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伟大精神的引领。从逻辑理路而言,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是包括出场逻辑、内在逻辑、实践逻辑等在内的统一体。从出场逻辑来看,中华民族在伟大精神的引领下走过了苦难辉煌的昨天,走到了国富民强的今天,迎来了复兴在望的明天;从内在逻辑来看,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是前提,高扬中国精神是基础,高举团结奋斗精神是保障,发扬斗争精神是关键;从实践逻辑来看,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等则是基本着力点。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奋斗史的鲜明主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近代以来救亡图存方案陆续遭遇失败,亟需科学理论和先进政党的引领,亟需创新中国共产党历史主题的叙事范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主题的出场语境。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的生动实践,通过接续奋斗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四个“伟大成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围绕四个“伟大成就”徐徐展开。中国共产党在新的“赶考”路上,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逻辑归宿指向中国式现代化,发挥其显著的优势推进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3.
随着时间的飞速流逝,人类已经告别了20世纪,并在崭新的21世纪阔步前进.即便如此,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困境始终是人们应予以关注、学者应予以认真思考和进行深入探究的问题.虽然我们不敢确定在这些关注、思考与讨论中能够得到多少关于问题解决的切实而有效的回答,但是,对这个问题的每一次提出与思考之中至少蕴含了关于问题解决的契机与方向.因此,在求解生态困境的过程中,有必要重新挖掘马克思哲学中自然观的思想资源,注重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寻找造成生态困境的深层原因,充分发挥人在走出生态困境中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朱熹虽然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却在诸多哲学问题上存在着某些不足。在鬼神观上,他认为鬼神是气,是形而下者;在人性论上,他认为恶来源于气质之性,天地之性便没有了地位;在道气观上,朱熹主张道是体是用。用便是气之流行。道气之间或别或合,不一而定。造成朱熹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他的理气二元观,即万物不仅有理本,而且还有气本。朱熹强调理气之间的统一性,却忽略了二者之间的一致性,即理不仅离不开气,而且还是气的某个特殊部分。理便是气,这才是正确的理气观。  相似文献   

15.
北美洲有一种个头不大的小猴叫树猴,据动物学家研究发现,树猴体态弱小,行动缓慢,几乎没有抵抗自然界强敌的本领。然而,在不知多少万年漫长的生存竞争中,它不仅没被淘汰,反而更加生机勃勃。这是什么原因呢?  相似文献   

16.
儒家民本学说的内在理路与国家主义形态郭洪纪一、儒家民本主义的渊源及其演变作为农耕社会的本质特征,早期的国家不仅要从政治形式上维系一个民族整体的存在,而且必须参与财富的生产和分配,为其成员的生存提供相应的环境和秩序。因此,民本思想和国家观念出于相同的历...  相似文献   

17.
朱汉民 《社会科学》2012,(7):102-112
玄学、理学均是通过诠释儒道经典而建构起本体论学说的。为了建构本体论,玄学的经典诠释方法是本末论,理学的经典诠释方法则是体用论。一方面,玄学的本末之辨深刻地影响了理学的体用之辨。另一方面,理学的体用之辨解决了玄学本末之辨所留下的问题。理学家通过体用之辨的本体诠释方法,才真正完成了建构儒家形上学的任务。  相似文献   

18.
黑格尔哲学在哲学家身后经历了从盛极一时到衰败 ,再到复活到成为热点的历史命运。马克思主义的巨大影响 ,为黑格尔哲学热在战后的出现提供了一个时代情境 ;而黑格尔哲学自身的深度和广度 ,特别是它对实践哲学基础的真正确立 ,为这一“热”的出现提供了内在根据  相似文献   

19.
20.
刘雪梅 《学术月刊》2012,(12):52-59
政治自由主义是自由主义发展到当代的一种新形式,它的代表人物有后期罗尔斯、阿克曼、拉莫尔等人。总的来说,政治自由主义是在坚持中立原则的基础上,以理性对话为途径,试图不以任何特殊形上论或认识论为基础,仅就基本政治理念达成共识。它的兴起乃是缘于以往自由主义所不能解决的方法论困境,对这种困境的摆脱决定了它在形式上必须从"广包的"转变为"自由站立的"。针对自由主义的这种新形式,当代自由主义阵营内部也有不同的态度和立场。政治自由主义的命运如何,不仅取决于一个只有"政治"版本的自由主义能否得到辩护,还取决于它在现实政治生活中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它对当代中国的政治实践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因为如何促进共识也是当下中国社会必须思考的一个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