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3 毫秒
1.
徽州楹联作为楹联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徽州文化的物质载体.徽商用它来指导经商,形成了独特的徽商精神.徽州楹联文化中蕴藏着徽商独具特色的"徽骆驼"精神、诚信经营的原则、"贾而好儒"的文化追求以及坚守伦理的家族观念.通过徽州楹联文化看徽商精神,可以发扬徽商文化,挖掘徽商精神内涵,准确解读徽商精神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受全球化与现代化的影响,地方居民对于地方传统文化的认同普遍存在认同危机的现象,文化认同危机严重影响了地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居民地方文化认同的建构对于地方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基于记忆场所理论视角,结合黄山市“保徽、建徽、改徽”案例分析,研究表明“保徽”传承了徽州文化记忆场所;“建徽”创造了徽州文化记忆场所;“改徽”拓展了徽州文化记忆场所。研究认为通过对地方文化记忆场所的传承、创造与拓展能够有效地唤起居民对地方文化的记忆,强化居民对地方文化的认同,从而长效地促进地方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3.
徽学动态     
《徽州社会科学》2009,(2):33-33
《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抓好徽学等地域文化的发掘、整理和研究,深入实施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实验区总体规划”,安徽省委、省政府正式将徽州文化的承传弘扬和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列入政府施政大事。  相似文献   

4.
《徽州社会科学》2005,(10):I0005-I0005,I0004,I0006
徽州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包含了中国明清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基本内容,被誉为后期中国封建社会的典型标本,研究徽州文化的徽学,与敦煌学,藏学并称中国三大地方显学。随着徽学的深入挖掘和研究,大量的徽州文书被发现,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徽州税务文书,主要有黄册,鱼鳞图册,实征册,归户册,  相似文献   

5.
徽州文化,博大精深而又具体细微。近年,各地对徽州文化研究蓬勃发展,涉及面广,课题浩瀚。大至程朱理学、书院教育、徽商经营、徽派建筑等等,小至一碗一盏、一张票据、一片册页等等,无不蕴藏丰富的徽文化内涵。前不多时。黄山市为徽州百姓所用的火火通召开了。徽州工艺(火火通)综合价值及应用学术研讨会”.从它的历史渊源、山地取材、工艺流程、科学原理、艺术造型、实用价值及能源利用等诸多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明显成果,从而反映它的徽州文化价值。无独有偶.黄山市还就。说鳖”这一徽州民俗课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并作为《徽州社会科学》杂志的“徽州说鳖”专题栏目名称.刊载了不少徽州文化专家的一些。说鳖”名篇,如陈安生的《说“新安”》、老松的《释“徽”》等。这些“说鳖”,既具有一定文化价值,而又突显徽州地方物色,从而为徽州文化研究开拓了新领域.增添了新形式,丰富了新内容。本人对此深感兴趣,因此不揣浅陋,也就。说鳖”这一课题,试以说鳖、说鳖。  相似文献   

6.
时任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唐力行先生于1999年推出了一部徽学研究力作———《明清以来徽州区域社会经济研究》,全书共三十万字,由安徽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本书辑录了唐先生三十多年以来在徽学领域的丰硕研究成果,在该书中,唐先生深刻剖析了徽州宗族的强盛,徽商的历久不衰,商人对徽州文化的杂糅整合,徽州这个传统社会的时代变迁,以及对后世有极大影响的徽州人物。该书是对整个徽州区域社会经济各个方面的一次十分全面而又系统的概括和总结。  相似文献   

7.
10月20日,国内重要徽学研究机构杭州市徽州学研究会在浙江省老年大学隆重举行成立20周年庆祝大会。来自全国各地的徽学专家、学者100余人参加会议,著名徽学专家、安徽省徽州学学会副会长、黄山市程朱理学研究会张脉贤会长,黄山市社科联主席汪炜,黄山学院徽州文化研究所所长吴兆民,  相似文献   

8.
历史上徽州人曾经创造了丰富而深厚的文化。由于徽州山多田少,使得徽州人不得不出外经商谋生,所谓“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徽州商人在明清两代的市场上极为活跃,他们在获得丰厚商业利润的同时,也广泛接触和吸纳了各地的文化营养。有力的经济支撑和不同文化要素的融入,使得具有独特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徽州获得了孕育独具特色的徽州文化的契机与可能。内涵丰富的新安理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朴学、徽州工艺和戏曲,以及保存相对完好的古村落、祠堂、牌坊等大量文化遗存,数十万件徽州契约文书和各类文献,既反映出徽州文化在历史上的繁荣昌盛,也为我们留下了一份具有重大价值的文化遗产:徽学正是以此为研究对象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相似文献   

9.
在黄山市,提起“徽州”,可以说是从城市到乡村,从老人到少年,几乎是人人皆知。提起“徽州文化”,津津乐道者亦不乏其人。提起“徽学研究”,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能说个子丑寅卯,如数家珍。  相似文献   

10.
徽学与徽州     
徽学即徽州学。徽州,是徽学的命,徽学的魂。徽学的根。离开徽州,徽学越将丧其命,丢其魂,断其根。  相似文献   

11.
朱万曙 《学术界》2005,(1):115-123
20世纪 80年代后 ,徽学逐渐为国内外学术界所重视。其兴起的原因有多种 ,但与当代学术潮流的走向相吻合 ,是重要的原因。其与当代学术潮流有四个方面的吻合 ,第一是新资料所带来的新学问 ,由于徽州保存了大量的文书和典籍文献 ,使徽学超越了一般地域文化研究的层面 ,成为一门新的学科 ;第二是随着历史学研究的深入 ,地域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而徽州地域文化以其特色和丰富性 ,和宏观研究形成互动 ;第三是 80年代以来 ,随着社会史、经济史等专门领域的拓展 ,民间文化越来越受到关注 ,徽州大量的历史文献反映了民间社会生活情态 ,从而受到学者们的重视 ;第四是当代学术越来越注重学科的交叉和融合 ,徽学已有的成果体现了这样的交叉 ,显示了广阔的学术空间。  相似文献   

12.
徽州文书作为水云深处的历史记忆,“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珍贵文化遗产,也是全人类共同的重要文化财富”——这是著名徽学专家王振忠在《徽州文书与传统中国研究》一文中提出的看法,自然也给了我们徽州本土的后学来者增添了一份历史自豪感。  相似文献   

13.
《徽州社会科学》2005,(1):38-38
2004中国徽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1月12日至14日在黄山市举行。来自意大利、韩国、日本和中国京、津、沪、皖及香港、台湾地区的专家、学者10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90余篇,涉及徽学和徽州文化综论、徽州经济史、徽州社会史、徽州文化史等方面。徽州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徽商精神与现代企业经营理念,徽州文化传承与创新问题是此次会议的三大主要议题。  相似文献   

14.
“贾而好儒”是古代徽商的一大特色。明清以降,在浓厚的儒学氛围中,有许多徽商亦商亦儒或是“儒、仕、商”三位一体,他们在书画、金石篆刻、医学等诸多领域都建树颇多,成为古代徽州文化的一大特色。而徽州商人与徽州文化的关系,也成了当今徽学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将古徽州之清官廉吏的业绩汇编成册,无疑是一篇别开生面的“徽文章”。这不仅另辟蹊径,推进了徽州文化的研究,尤其可以古为今用,通过弘扬古徽州清官廉吏的前言往行,精神风貌,可收扶持正气,抨击歪风邪气之效。对于提高人文素质,加强“八荣八耻”荣辱观,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重文本、轻图像和重道轻器的双重挤压之下,徽州图像在徽学研究版图中长期处于边缘位置。徽州图像的民间艺术色彩将徽学研究的重心下移至庶民百姓的寻常生活,这恰与来自徽州民间的文本形成照应,以形成文本与图像之间的徽学研究新走向。这种走向意在发现古徽州先民所栖居的图像空间中,儒学礼教观念和宗法意识如何为制像所编码,进而影响徽州社会群体的精神世界和行为结构。  相似文献   

17.
我校徽州文化研究所方利山副所长的徽州学新著《徽商品谭》一书,已由中国文史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本书是作者十几年来对徽州文化中的“徽商”课题努力求索的一个结集,共有“历史上的徽商”、“好儒的徽商”、“徽商与徽州文化”、“徽商与现代社会”、“徽商古今谈”等五个部分31篇文章。《徽商品谭》通过对各类史志、家谱族谱及民间文献的追寻勾辑,列举了多种类型的徽商人物事迹。  相似文献   

18.
徽学新说     
《徽州社会科学》2008,(2):40-42
徽州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近些年来.徽学研究不仅在我们徽州“热浪滚滚”,就是世界各地,也已研风日盛,成为一门“显学”。我们徽州先后成立了戴震学术思想研究会、程朱理学研究会和胡适思想研究会(绩溪),并且年年有活动、岁岁有宏论,可谓成绩卓著,硕果累累。我有幸参加了朱子、戴学的有关研讨活动,学习了不少知识。但也感到有点困惑,即:朱熹的学术思想和戴震的学术思想是“反其道而行之”的,往往开朱子会时不免要“扬朱抑戴”:而开戴研会时,又得“扬戴抑朱”  相似文献   

19.
2007年10月19—21日。由安徽省徽学会、黄山市委党校、休宁县政府主办,黄山市社科联、市地办、市徽学会协办的“二十一世纪徽学研讨会”在黄山市委党校徽州文化研究院召开。来自省内外的领导、专家、学者70余人与会,会议收到论文近30篇,代表们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前沿性研讨,并就徽州文化的保护与开发进行调研,考察了休宁县木工学校、中国状元博物馆和屯溪胡开文制墨文化。  相似文献   

20.
徽州素有“东南邹鲁”之美称,流派纷呈、各领风骚的徽文化灿烂夺目。徽商、新安理学、徽派朴学、新安画派、徽派版画、徽派刻书、徽派建筑、徽派雕刻、新安医学、徽剧、徽茶、徽漆等代表了各自领域的精粹;朱熹、戴震、程大位、朱升、王茂荫、陶行知、胡适等一个个光彩照人的名字成为徽州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些充满特色的徽州村落文化、水口文化、宗族文化、契约文化、徽州方言、徽州棚民等文化形象既具有典型性,又有着悠长的历史意味和文化审美韵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