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奉荣梅 《老年人》2013,(2):44-44
在柳宗元(773~819)47年的人生岁月中,他最好的10年时光——33岁到43岁,都与湖南永州息息相关。写下柳宗元的名字,脑海里就会浮现出他的山水游记《永州八记》、散文名篇《捕蛇者说》、千古绝唱《江雪》。作为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他最具代表性的诗文均在被贬永州十年所作;作为一个思想家的柳宗元,他的"好佛就法"的宗教思想,也是在永州之  相似文献   

2.
奉荣梅 《老年人》2014,(8):40-41
正四月暮春,我穿行于永州之野,穿行于柳宗元永州八记的唐朝山水里。800年多前,江西人杨万里曾在南宋的烟雨里来到永州任零陵县丞。"浯石高乃瘦,愚溪绀且寒"、"愚水端能勤入梦,嵛峰何得懒相迎"、"柳子祠前春已  相似文献   

3.
君子不怨     
韩愈与柳宗元同朝为官,共同倡导古文运动,成了好友.后来柳宗元积极参与了王叔文的“永贞革新”,而韩愈却反对此次改革,成了柳宗元的政敌.此次改革因触犯了专权宦官利益而失败,柳宗元被流放到现属湖南的永州.  相似文献   

4.
唐宪宗做太子的时候,柳宗元向他的父亲唐顺宗建议,这个唐宪宗能力不行不适合做太子,就因为这个事唐宪宗对柳宗元怀恨在心,他当上皇帝之后,立刻把柳宗元贬到湖南永州。  相似文献   

5.
在台湾著名作家张晓风的笔端,大自然的风光是有灵性的,充满着诗情画意。她曾写道:“我要的是一种似曾相识的山水──不管是在王维的诗里初识的,在柳宗元的《永州八记》里遇到过的,石涛的水墨画里咀嚼而成了瘾的,或在魂里梦里点点滴滴一石一木蕴积而有了情的。” 不过,张晓风眼中的人际交往,也是一道可以与山水相媲美的风景线。她热爱自然,更热爱人生,写下了一篇篇享誉海峡两岸的美丽文章。她是台湾文坛上一个风格独特的佼佼者,文笔娟秀,想象丰富,在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领域无一不有自己的建树,获得过几乎所有的台湾各类文…  相似文献   

6.
何立波 《老年人》2007,(1):34-34
提到永州这个地方。不少人就会睛不自禁地背诵出柳宗元的《捕蛇者说》:“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永州成就了柳宗元,柳宗元也使永州名扬天下。  相似文献   

7.
正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三十多岁时谪居广西,身体每况愈下。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柳宗元自述:"居南中九年,增脚气病。"在《辨伏神文》里他说自己"病痞,且悸",就是上腹郁结似有包块,同时合并心慌。医师给柳宗元诊断之后,认为他气机不畅,身体失调,循环欠佳,乃曰:"您这种病就只有服用  相似文献   

8.
永州“三子”即柳子(柳宗元)、元子(元结)、周子(周敦颐),他们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都做出了许多开创性的贡献。徐霞客在《楚南日记》中写道“:永州三溪,浯溪为元次山所居,愚溪为柳子厚所谪,濂溪为周元公所生。”“三子”有两个共同的嗜好:一是热爱山水旅游。永州许多景点如朝阳岩、阳明山、九嶷山、浯溪、愚溪、萍州等,都曾留下过他们的足迹。二是热爱文学创作。三人均在永州创作了大量诗词、铭序、论文、散文、游记等作品。他们三人的政治主张、哲学思想、教育方法都大同小异“。三子”中以柳子对永州的贡献最大。柳子(773 ̄819),字子厚,祖…  相似文献   

9.
屈原和柳宗元,从直观上看,是两位不同时代的作家。对两位作家进行冷静的理性分析和全方位的比较研究,可以发现无论是他们的社会遭遇还是人生理想都非常相近,尤其在创作心态方面更是表现出惊人的相似之处。柳宗元创作"深得骚学"不仅表现在形式上的模仿、语言上的袭用,其本质更是他对屈赋的精神特质的敏锐的把握。  相似文献   

10.
著名诗人谢灵运创作了大量吟赏山水的山水诗,并在其中展现悟乐于山水、得自由于山水、融创造于山水的山水之乐,这不仅强化了山水诗本身的诗意色彩,而且彰显了诗人融入山水、倾心林泉的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11.
山水对于中国传统文人而言,不仅是艺术,还是信仰.本文用"看不见的"来形容"山水",反映的是传统山水审美在中国现当代语境下的迷失与解构的过程,以及潜在的寻回与重构途径.本文选取了三幅山水画典范作品,分析画中描绘的山水景象与现存实地风景的差异,得出三种"看不见的山水"形式,进一步探讨风景园林视野中的现当代国人与山水关系的变...  相似文献   

12.
任致远 《城市》2014,(4):9-13
正当前,建设美丽中国已经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目标,不仅要建设美丽的广大乡村,更要建设美丽的城市,从而让大地美丽、乡村美丽、城市美丽。城市是自然山水环境和人工创造的巨大结合体,人口和各种人造设施高度集中,规模庞大,错综复杂,再加上不断占用自然山水环境,因此,建设美丽城市是一个需要认真面对的十分艰巨的任务。要建设美丽城市,必须首先建立保留、保护、充分利用自然山水环境的理念并付诸实际行动。由此,笔者想着重论述一下关于自然山水环境重要性的城市文化命题。一、城市是在自然山水环境中成长的自然山水环境是城市及城市文化之母,每一座城市都诞生于大自然山水环境之中,受到大自然山水环境的启发,从中获取智慧,获得资源,获得人们聚居并不断改善生存和  相似文献   

13.
滁州山水与欧阳修的贬谪诗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滁州地处皖东,历史悠久,山水俊秀。清雅的滁州山水更因邂逅一代文学大家欧阳修而名闻后世。欧阳修在滁州贬谪期间留下了许多诗篇。本文力图以欧阳修诗为切入点,以滁州山水为观照对象,归纳欧阳修滁州诗文产生的原因、主要内容,及滁州山水对欧阳修诗文的影响。力求探索欧阳修滁州山水诗文反映的北宋诗文革新的方向,并在此基础上,管窥贬谪文学之一斑。  相似文献   

14.
正许多民间偏方具有神奇的疗效,本文讲的是唐代几个偏方救命的故事。柳宗元的好友刘禹锡曾经得过一种皮肤病——湿癣,起初在脖子上,后来蔓延到左耳,用斑蝥、狗胆等药均无疗效。一次,他偶然在楚州(今江苏淮安市)药摊上学到一偏方,用芦荟一两、炙甘草半两,打成粉,洗净皮癣后以药末敷之,竟然很快痊愈了。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至元和十四年(819年),柳宗元在广西柳州任刺史期间,也曾得  相似文献   

15.
论“山水城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1993,(Z1)
“山水城市”这个崭新的概念,最早是钱学森同志在1990年7月31日给北京清华大学吴良镛教授的信中首先提出来的。他说:“我近年来一直在想一个问题:能不能把中国的山水诗词、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和中国的山水画融合在一起,创造‘山水城市’的概念。”以后在1992年8月14日他给美术界王仲同志的一封信中又说:“所谓‘山水城市’即将我国山水画移植到中国现在已经开始、将来更应发展的、把中国园林构筑艺术应用到城市大区域建设,我称之为‘山水城市’。这种图画在中国从前的‘金碧山水’已见端倪,我们现在更应注入社会主义中国的时代精神,开创一种新风格为‘山水城市’。艺术家的‘城市山水’也能促进现代中国的‘山水城市’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建设——颐和  相似文献   

16.
<正>解码山水工程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工作,提出了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倡导实施生态系统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贯彻落实上述要求,深入探索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的路径,山水工程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7.
苏锡超先生笔下的山水既没有北派山水的雄强与霸气,也不似南派山水小桥流水人家似的柔美纤秀,他既没有师某家,亦没有法某派,更没有固守一种风格,而是在融古人法度中彰显现代精神,从传统艺术和西方现代艺术中走出,并创造出一种极富启示录性质的新的山水形式——平面山水,这应该是苏锡超先生带给我们最富启发性的意义。传统图式中山水的题材及表达这种题材的墨法与笔法,  相似文献   

18.
孙青诗词特别钟情于山水草木,令人回味沉吟的,是充盈于文字后面那袅袅回旋的山水情韵,他笔下的文字,一弯新月,一行归雁,一滴清露,一缕桂香,无不体现出她关爱自然、钟情山水的审美视角。  相似文献   

19.
张可久是元代大量创作山水散曲的作家,他的山水散曲,如画般美丽醉人,是其追求山水之美,尤其是色彩之美的结晶。他有意的建构山水散曲中所呈现出来的画面感,注重画面上色彩的运用,使景中有"色";并通过精妙的色彩搭配使其锦上添花;达到了作者对情感的寄予,使得情"色"交融。  相似文献   

20.
正胡建国的这件工笔重彩作品《七彩云南》,在内容与形式上都传承着中国传统的色彩绘画文脉,体现着古典文化的精神气质;它不同于中国传统的青绿山水,更超越了古典山水的技巧和程式,用新的绘画语言传递当代人的山水情怀;用东方智慧演绎出与西方绘画不同的色彩世界;用新的人文精神解释着"以色貌色"这一深邃的绘学精义。胡建国的新青绿山水在塑造了中国山水画当代表现形态的同时,也实现了中国山水的本色回归。回到本真的多彩自然,回到本真的中国画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