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梵高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作为一名著名的画家,他为人们带来了无数的具有震撼力的艺术作品。在众多艺术作品当中,最突出的艺术特征就是在绘画中带给人们的色彩力量与视觉冲击。色彩本身能够影响着人们的情感,会给人们带来激动、紧张、感动、兴奋等情绪的影响。所以在绘画中,色彩的冲击力是非常大的,而梵高的作品中正是运用了色彩力量与象征意义,来向人们展示一种独特的画风。下面笔者首先会对梵高绘画中色彩艺术的成因进行简单分析,并对梵高绘画作品中的色彩艺术和象征意义进行具体的论述。  相似文献   

2.
自从艺术与现实世界的关系这一问题被提出以来,这一问题就一直是艺术界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无论是音乐艺术,摄影艺术还是绘画艺术等等,社会生活都为其创作提供了的灵感和基础。任何时期的艺术创作都不可能离开那个时期的社会背景和经济基础,艺术作品是艺术家真实情感的有意识表现,这就说明了艺术与社会生活不可分离。本文将从艺术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以及艺术作品的社会功能这两个方面来阐述和分析艺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绘画情感较之日常情感有所不同,绘画情感是审美情感,是艺术家对生活的体验与提炼,绘画情感不仅是艺术家的自我情感,还是人类本能的情感,是内容与形式、对象与自身、抽象与具体的完美结合。情感的灌注为艺术创作插上了翅膀,艺术家们品味生活,其艺术作品是艺术家的感情的浓缩,它包含艺术家的思想和一个时代,艺术家们将其对生活敏锐的观察和细腻的思想感情融入自己作品中,从而让欣赏者们通过作品感受事物的美好。  相似文献   

4.
杨刘哲 《公关世界》2022,(15):112-113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核心,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思潮,也是人道主义的最初形式。人文主义是一种哲学理论和一种世界观。它以人为本,尤其以个人的兴趣、价值观和尊严作为出发点。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文主义的思潮越来越被重视,人文主义充斥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艺术与人文主义有着一种特殊的血缘关系,艺术家在创作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关注造型以及色彩问题,同时他们还要赋予作品情感表达,尤其是在写实主义绘画中,光线的运用不仅仅是艺术家再现自然的工具更是情感的传达。西方美术史上有无数个运用光线的绘画大师,17世纪荷兰画派的代表艺术家维米尔在油画风格上独树一帜,他作品中的光线的运用不仅给予画面更深的层次关系,同时也影响了无数的艺术家。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论述环境的作用下可能使艺术家创作出不朽的惊人之作或者是平庸之作,阐明创造或选择好的环境对于一个艺术家的创作的重要性.总结出大的社会环境、文化氛围是外在条件,小的创作环境是内在的根本的条件,两者都是艺术家创作时的外围制约因素,或是顺应,或是选择,都与能否创作出优秀的绘画作品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所以,艺术家为了能更好的创作,创作出更好更优秀的艺术作品,要有选择有放弃,有舍有得,创造一个干净、有序、充满浓浓的文化艺术氛围的创作环境.  相似文献   

6.
<正>毕加索作为二十世纪西方绘画史上一位伟大的艺术家,他的生平经历十分丰富,在毕加索人生历程中玫瑰时期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段艺术经历。文章围绕两个方面阐述了有关毕加索玫瑰时期的作品特点,一方面简略讲述了玫瑰时期的创作背景以及其绘画风格的转变;另一方面罗列了玫瑰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绘画作品,从而去更好的分析其作品面貌的变化和特点。同时以玫瑰时期的作品为前提,进而探讨这些创作对毕加索后期艺术风格转变的影响因素。文章着重分析毕加索在玫瑰时期的作品特征和创作主题性的倾向,以及艺术家在这一时期出现的对于人生历程产生的思考对他后期创作的变化及影响。  相似文献   

7.
光和影在雕塑艺术创作过程中有很大的影响,其实在实际的创作中,关于雕塑主体外形中的"线"与"面"的打磨也非常重要。"线"与"面"不仅是主体外形结构的一种表征方式,更多的是会被雕塑艺术家们融入一些艺术情感的内涵。所以说,"线"与"面"已经不再是一种单纯的视觉刺激,更多的是将公众欣赏着的情感思考反馈给艺术家们来刺激他们进一步完善创作。本文也会以评论的形式出现,以论述光影与雕塑的关系、光影对雕塑的影响和作用为主线。  相似文献   

8.
1. "自闭的"或"艺术的" 在英文词汇里,分别用autistic和artistic描述自闭的、艺术的,拼写只差了一个字母,它们之间或存在一种不确定的性质判断.在生活中,人们习惯于对很多事物泾渭分明,但在艺术领域,没有绝对的自闭和不自闭、正常与不正常之分,人们通常认为的"正常",在艺术领域反倒可能是一种"不正常".自闭症儿童未经过专业技术性训练,作品中也没有结构、透视、比例等绘画技法,许多作品却能触动很多艺术家.因为自闭症儿童依靠直觉和本能,在绘画作品里呈现出人性中最天真的一面,没有"经验的堆砌".成年艺术家或许可从自闭症儿童的绘画中吸取有益因素,弥补创作中思维的局限与不足.自闭症的艺术,是否可能作为单独的艺术门类或艺术风格,存在于万紫千红的多样艺术世界中?这值得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赵伟 《现代交际》2013,(1):65+64
在艺术行为中艺术家处于主体地位,对于艺术家的研究应该是多学科话语的立体审视,从文化人类学角度看,应该关注艺术背后的文化及艺术实践过程及艺术主体。对于邵梅罕这样的民间艺术家来说,可以从历史生活空间、文化艺术知识、艺术作品三个方面考察,从邵梅罕的生活空间和生活实践去认识她,在她的生活史中去记录,了解其文化艺术知识及其习得和艺术作品的内涵,这样能够寻找出一条"生活—艺术家—艺术作品—生活"的线路,确立艺术家文化视野的观察角度,从而更好地显示出艺术家与生活体验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艺术作品虽然最初可能仅仅是艺术家个性的、片面的、私密的内心写照,具有强烈的"私人性",但仍然脱离不了艺术家所处时代的印记,同时,艺术的公共性根据不同的观察角度和与时代发展的关系而变化。无论是这两者其中之一的缺乏还是消失,都会抹杀艺术和文化的差异性。随着现代商品经济的发展,艺术作品也具有了商品的属性,成为艺术市场中的交换对象。但前卫艺术往往不是弱化其商业性就是过分强调商业价值,其后果都是商业对前卫艺术本身的消解,对此,我们需要警惕和分辨。同时,公共空间中充斥着各种权利和利益的争夺,在很多地方的政治制度为了建立起一种官方文化政策,但是作为官方来说,如果能用更积极的观念和角度来看待前卫艺术,可能会获得更不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在西方现代绘画艺术中,画家利用各种色彩来表达情感,而在这其中,梵高无疑是最杰出的代表。梵高的一生短暂贫苦,在生活中屡遭挫折,备感艰辛。但是他却用他的画笔,勾勒出绚烂的色彩,在世人面前展现再熟悉不过的人和事,他的每一幅作品都有着生命的炙热。色彩在梵高的艺术王国里,不仅仅表达着最直接的情感,而是被赋予了深不可测的意义,梵高在艺术作品中对于色彩的运用对现代绘画产生了影响的深远。通过对梵高作品的分析,探讨出他对当时外部条件和内心世界的色彩表现与情感释放。  相似文献   

12.
涂鸦艺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经历了从简单变形的字体到画面、图形,从反叛性质的乱写乱画到涂鸦艺术行为,从街头涂鸦到涂鸦艺术品的买卖收藏,从涂鸦者到涂鸦艺术家,从随意发挥的画面到涂鸦艺术形式运用等一系列的转变,已经成为艺术界和设计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凭借着自由的创作态度,时尚个性的艺术表现形式,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艺术现象,以一种本色绘画的形式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在设计界掀起了一阵狂潮。  相似文献   

13.
人类文明中灿烂辉煌的美术史,是由千百年来无数知名和不知名的美术家共同创造的。美术家是一切创造活动(美术生产)的主宰者,是美术成果作品的创造者,没有美术家及其创造和活动,有关美术的其他一切活动,就不可能存在和实现。艺术是人类的情感形式,艺术的发展史就是人类情感史的缩影。油画作为艺术的一种形式同样也承载着艺术家的情感表达。  相似文献   

14.
不同的社会历史时代,就有持不同艺术思想与观念、具有不同艺术自醒感悟力和不同艺术创造力的艺术家。他们在相同时代里,总是大体一致地创造出了大体相似的丰富的艺术作品,所以,也就形成了此时代艺术风格与彼时代艺术风格的天然区别。时代与时代之间,本身就是有其自然性区别的。可见,艺术家与其所处和面对的艺术时代风格总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艺术作品作为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对它进行分析时,我们可以从纵向方面由外到内,由表及里将其分为三个层次加以剖析。第一层是艺术语言,它是存在于作品表面的、外在的直接诉诸人们感官的形式结构,主要由文字、声音、线条、色彩、画面等构成。第二层是艺术形象,它是艺术作品内存的,是艺术家的审美意象的物态化,它是要人们通过感知去了解、认识的内容,不同的艺术作品可以具有视觉形象、听觉形象、文学形象等。第三层是艺术意蕴,它是深藏于艺术作品之中的具有象征或寓意的人生哲理、诗情画意或精神内涵,它常常需要鉴赏者调动全部的文化积累和认识能力去仔细品味才能领悟得到。我们在欣赏一件艺术作品时,经常是既欣赏它外在的完美语言,又欣赏它动人的艺术形象,同时还品味它深刻的艺术意蕴。  相似文献   

16.
杨玉振 《现代交际》2010,(9):86-86,85
艺术家常常会选择用自己的艺术作品来表达对现实社会的关怀,例如当代艺术家杨少斌,他在创作的不同时期用不同特点的作品表达着对社会的关怀。本文就尝试分析杨少斌煤矿题材作品的“现实主义”精神与意义。  相似文献   

17.
当代影像艺术的阐释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像进入当代艺术视野的时间并不长,却已经成为一种具有不可替代性的艺术形式和内容。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在创作中运用了照相、录影、数码加工,甚至引入了装置,使得当代影像艺术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2004年上海双年展可以说是近几年影像热的集中体现。在这个主题为“影像生存”的展览中,除了可以看到国外的几个著名艺术家的影像作品之外,也可以对国内当代影像艺术进行一个大概的了解。同样,也可以看到当代影像艺术的许多令人困惑之处。困境一:过度阐释与概念化近年来,不少影像艺术作品呈现出了一个共同的倾向:阐释大于艺术创作本身。这也是当…  相似文献   

18.
不同历史时期的绘画,有着不同的承载,写意是个宽泛的概念,其实有太多的作品都可归纳于写意的范畴,写意是那种在物象提炼概括基础上的艺术创造,在似与非似之间涌动着艺术家的才情和感情,在笔触的清晰与模糊中诠释着生活的欢愉和艰辛,在色泽微妙的变化中融合着大千世界的精致与浪漫。  相似文献   

19.
亚里士多德曾提出艺术模仿论,并著书《诗学》来阐述"诗"的艺术。绘画作为艺术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与"诗"有相同之处,它们作为艺术的表现形式给人以美感,同时也因其形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将诗学与绘画艺术相结合,分析它们的异同,发现二者的共性,以便于相互借鉴,形成对艺术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公关世界》2016,(16):62-64
艺术家在艺术探索中往往是在建立与打破中前进,自由也就存在于这种转换之中。在情感的作用下,艺术家的作品会自然流露出某种特定的艺术表达方式,这种特质的显现就是所谓的建立。建立的自然性是艺术家成长中比较重要的特征,艺术家绝非按照某种非内在因素的程式去被动建立,而是在情感驱使下自然生长的结果。打破同样是情感的产物,由于既有的艺术表达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创作主体的情感需求,艺术表达的改变由此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