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作为文化的载体,语言与历史、社会、文化、交际等有着深刻的联系。对于汉语言母语者而言,无论是英式英语、美式英语还是澳大利亚英语,都是一种建立在对应的历史文化基础的社会语言。本文拟从历史、社会和文化的角度出发分析澳式英语的形成历史以及其词汇所承载的深刻的文化特质。只有深入了解不同种语言的历史文化特质,语言学习者才能准确有效地实现使用这种英语交流的目的,从而更多地了解绚丽多彩的澳洲多元文化。  相似文献   

2.
澳大利亚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澳大利亚社会形成了多元文化的特色。本文通过概览澳大利亚社会的多元文化性,探讨其形成的原因,着重研究多元文化政策对推动多元文化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探讨多元文化性对教育、民族性格、福利制度等社会多方面的影响,得出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3.
英语有着开放性的特征,在英语的形成与发展中,吸收了大量的外来词,英语是世界上最具有包容性的语言,法语外来词丰富了英语文化,为英语语言带来了新的生机。本文就法语对英语文化的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以吉林文化旅游为出发点,探讨旅游英语翻译和地方本科高校硕士研究生旅游英语学科建设,期待在吉林省文化旅游英语翻译研究方面做些有益探索。文章试图从翻译学、文化旅游、旅游英语等多学科多维度认识吉林文化旅游翻译和旅游英语研究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力图为加强翻译学科建设、助推吉林旅游发展研究提供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廖建思 《公关世界》2024,(3):178-180
当前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接触更多的是西方文化,他们倾向于学习西方文化、模仿西方文化的语言表达方式,对传统优秀文化在英语中的运用不甚了解,也缺乏学习传统优秀文化的积极性。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跨文化意识及交流能力,教师应充分重视传统优秀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价值,要培养大学生在英语表达实践中弘扬传统优秀文化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因此,本文将着重围绕传统优秀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传承与运用策略,让独具鲜明民族特色的语言文化激活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活力,促使大学生在语言能力、文化意识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对于英语文化习得在英语学习中所具有的重要性,近年来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大多数研究者对于英语文化本身的重要性,英语文化所应包含的内容以及英语学习者对英语文化的认知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很少有人从英语学习者的角度出发,深入地了解过他们对于英语文化内容的看法,以及它在英语教学中应用的选择性。本论文对80位英语学习者做了问卷调查和分析。问卷通过一系列封闭式和开放式的问题,对80名受调查者对于英语文化习得的态度和看法进行了综合的了解。从而得出以下的结论:部分英语学习者对于英语文化本身的重要性是肯定的,对于英语文化内容的习得具有选择性。并且,在以下的正文中,对于英语学习者感兴趣的英语文化内容(包括目标语文化,本国文化和世界文化)将有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彭明英 《职业》2011,(32):151-153
英语是最重要的国际交流工具之一,世界上使用英语的人口一直在增加,而旅游业的发展又进一步巩固了英语作为全球语的重要地位。旅游事业的不断发展需要懂英语的东道主,也需要素质良好的英文导游,旅游英语因此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旅游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流行为,在翻译实践中必须研究旅游英语的特点,考虑文化因素和文体因素,不断积累中文和英文的语言文化知识,将翻译技巧与跨文化意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8.
针对2017年《普通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意见解读,我国相关专家和学者目前对其研究与讨论达到了新高度:即目前"如何培养与落实核心素养"引发了热烈的讨论。因此,本文旨在浅谈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含义及其背景下我国英语教师中外文化素养的现状、发展途径及其现实意义,希望能为英语教师文化素养发展贡献其理论与实践价值,从而实现核心素养的目标和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际间交流的不断深入,英语外来词以不可抗拒的力量大量地涌入汉语。外来语的引进和吸收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词汇,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汉语及中国文化。本文概述了英语外来词的定义及不同类型,进而从社会发展、科技发展和文化发展的角度分析了英语外来词在汉语中的发展趋势及对汉语的影响,最后提出中国人应如何正确规范地使用英语外来词。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不断深入,加快了我国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国际化发展进程,对高等院校的英语专业教学发展带来了很大冲击,为了增强中国文化传播的深度与广度,提升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当前英语专业学生中国传统文化英语学习的现状,认真分析其促成的原因,继而提出系列改进策略,使学生双语文化的表达能力得到培养及提升,以满足新时代发展的全新要求。  相似文献   

11.
英语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且使用最为广泛的通用语言,纵观英语的发展历史,它在发展的过程之中受到各个方面的影响,它能够取得如今的历史地位也是在其发展与变迁的过程中不断汲取精华而成的。本文就针对历史上的三次文化入侵进行阐述,并探讨三次文化入侵对英语语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李建社 《现代交际》2011,(5):137-137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世界文化交流的加快,英语学习热湖不断涌起。语言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文化的表现形式,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又制约着语言形式,而英语本身发展的历史就带有浓厚的历史烙印和深刻的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13.
张敏 《现代交际》2014,(9):35-35
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英语语言文学的研究工作开展也越来越深入。现阶段英语语言不仅仅只是研究语言基础方面,研究人员应该更加注重英语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发展。随着英语学科学术研究不断深入进行,必须对英语语言文学进行多角度的研究。研究人员在进行研究过程中,必须不断拓展研究的文学视角、美学视角、语言艺术视角与政治经济视角等,使英语语言文学的研究工作能够在新时期有新发展。  相似文献   

14.
如今,世界很多国家在众多领域都会使用英语。英语无疑已经成为一种世界语,其发展已经越来越脱离英美等国家"native speakers"的束缚;同时,英语使用者自身的母语及母语文化也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英语的发展趋势。这种发展也对英语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文化的创造、发展及传承离不开语言,同时语言的发展也离不开文化。而大学英语是一门既传授语言知识,又传播文化知识的课程。鉴于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出现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导致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本文通过对"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及其产生原因的分析,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的必要性及将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途径,旨在让大学生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世界进入全球化阶段,世界各国的文学在互相融合和传播。文学把历史的发展以文字的方式展现出来,展示出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景象。而英语的文学作品包括了英语文化的各个方面,有着丰富的文化背景信息,表现出不同的为人处事原则和价值观念等。当代英语文学开阔了英语文学研究的视野,扩宽了研究的领域,影响非常广泛,象征着世界未来文学的发展轨迹,对世界文学的发展都有引导作用。所谓的跨文化交流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流沟通,随着经济全球化,跨国文化活动越来越频繁,当代英语文学的跨文化交流越显重要,促进了文学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为世界各国文学创作者的创造提供一个很好的定位发展趋势,世界各国在互相学习和交流过程中共同创造更加繁荣的文学。  相似文献   

17.
美育对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具有重大的意义,校园文化活动是实施美育的重要环节。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教学,除了让学生掌握英语语言的交际能力以及学习一些语言知识外,还具有丰富的美育因素。如何在英语文化活动中行之有效地渗透美育并使美育在校园英语文化活动中以多种形式实施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文化的影响力也在不断加深,为了使大学生具备较高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在现代大学英语教学中要积极的进行文化导入教育,为此,怎样提升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就是我们广大大学英语老师所要必须慎重思考的紧迫问题了。一堂大学英语课的效率如何,首先就要看这堂课的文化导入得怎么样。《新编大学英语》这套教材的一个十分显著的特点就是十分重视文化因素,其目的就是向学生传输一些西方文化特色,以提升现代大学生的英语文的敏感程度,而言培养他们的英语语感能力。在课堂上实施恰当的文化导入能够使当代大学生尽可能多地了解多元的西方世界,进而快速提高他们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种语言,英语与文化有着重要的联系。立足于文化的立场,通过阐述文化与语言的区别与联系,解释文化品格的概念,并对培养学生英语文化品格的意义作出了解释,最后,提出从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反映中外文化活动精神的共同要求;发散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比较和鉴赏不同的文化价值三方面培养学生文化品格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英语成为中国与世界接轨,中国与其他国家沟通的主要用语。中国的历史发展和民族特色使中国英语的出现成为可能,其发展势必会对中国的英语教学造成巨大的影响。本文主要从英语变体、中国英语的定义和特点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