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文化自信是基于对一种文化的了解而形成的内在认同,是解决人们精神寄托与安放问题的必然要求。一个对自身文化有充足自信心和自豪感的民族能在各种思想大洪流中保持自身定力,坚持特色,做到行有所依。当前树立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心,是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对发展中国文化和增强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中国文化的悠久历史和知行合一传统都为文化自信提供了基础,以客观的态度对待中国文化是认识中国文化和坚定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的重要支撑,是现代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中国生态文化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体系建设亟待加强,需要从提高生态文化产品的生产供给;推进生态文化全民宣传教育;创新生态文化服务的传播体系;加强生态文化服务的保障机制建设;建立生态文化服务的评估体系等方面加强生态文化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3.
刘洪春 《现代妇女》2014,(12):196-197
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发展的基础,铜仁构建有地方特色的生态文化体系是一项十分紧迫而且必须的工程。在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过程中,铜仁必须结合当地实际,逐步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的生态文化体系,形成人人关心环保、参与环保、践行环保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对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对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主要通过明确应坚持的基本原则、打造洋溢文化自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生态空间、大学生自身应做到文化自觉等四个方面逐步推进,进一步提升新时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努力培养出优异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5.
当前形势下,坚定文化自信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经之路。文化自信根植于我们党和人民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拥护与认同。同时,加强文化自信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漫长的建设过程。加强文化自信的建设还存在很多不足,需要我们从创新和改革方面入手,加快我国文化自信的核心建设,立足长远,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为目标。本文将从文化自信的相关内容入手,分析当前发展文化自信的几大阻力因素,并探究在新形势下如何增强我国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6.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民族只有在文化上站起来,才能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文化自信对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起着强大的基础作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部分。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谁在文化发展中占据制高点,就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新时代文化自信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有其生成的必然性、必要性和可能性,科学认识文化自信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生成逻辑,进一步把握文化自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巩立超 《公关世界》2023,(9):148-150
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的基础和根本,大学校园文化彰显校园特色、精神风貌和文化内涵。基于文化自信视角进行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深化德育实效、促进文化传承、强化文化认同。文章基于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树立文化自信的目的,对文化自信和大学校园文化内涵、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存在问题进行论述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化是一项关乎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重要而紧迫的时代课题。高校校园生态文化的建设有利于加强大学生"天人合一"的理念和勤俭节约的精神,有助于建设绿色校园。本文通过分析高校生态文化建设的影响及问题,为其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应当关注的重点问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仅关注到我国的文化发展,还关系到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建设与发展。因此应当对此予以足够的重视,文中将从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三个角度出发对这一问题展开探究。  相似文献   

10.
蔡桂如 《现代妇女》2013,(12):I0052-I0053
泰州哲学思想中的“万物一体”生态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哲学“天人合一”思想发展,也是泰州区域优秀文化的突出体现。泰州区域文化中的儒、释、道三派的生态思想,尤以儒派之一的泰州学派生态观最为鲜明。泰州学派强调以人为本、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思想主张,升华了我国古代思想家们关于“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也形成了鲜明的泰州地域生态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总书记把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驾齐驱。如何建立和巩固文化自信成为新时期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课题。基层文化建设是我国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对于打牢我国文化事业的根基,推动文化事业的长足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当前,我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在经费保障、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仍不完善,可以从理顺管理体制、加强文化组织队伍建设、提升群众参与的积极主动性等方面加以优化。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反映先进生产力发展规律及其成果的文化,是源于人民大众实践又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文化,是继承人类优秀精神成果的文化,具有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3.
吴诗洁  李桂花 《现代交际》2024,(4):1-10+121
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丰富、论述深刻,以自觉、自信、自强为逻辑主线贯穿于其“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体系之中,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新时代的发展空间。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三者之间紧密联系,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前提与基础,文化自觉的程度限定了文化自信的高度;文化自信是文化自强的保证与推力,文化自信以高度的民族文化认同赋予实践主体坚定的信念,为有力推动文化繁荣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文化自强作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最终目标,同时也为新时代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实践指向。习近平文化思想以深刻的逻辑性把握文化发展规律,以理论创新指导实践创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南。  相似文献   

14.
生态文化与大学校园文化生态建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生态文化是人类文化的最新走向。作为社会文化系统的子系统,大学校园文化必须借鉴生态文化理念,致力于校园文化生态的建设,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文化氛围、构建良好的管理生态、学术生态和信息生态,以推进新世纪大学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孙悦 《公关世界》2023,(1):72-73
认识文化来源有利于正视本民族文化,反思文化面临的现实挑战有益于时刻注意文化发展的危机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实践路径的探析更有利于加强本民族文化自信。以文化自信作为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坚实底气,将建设文化强国作为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前进动力,增强中国人民对本民族先进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使其在不断创新探索中稳步向前。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培养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意识形态和思维逻辑的理论课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一部分,也是整个社会文化生态系统的一部分。理解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特性,就要深入探讨在价值层面具有认同性,在文化生态方面具有多样性,在意识形态方面具有引领性,在理论生成方面具有前瞻性,在实践要求方面具有落实性。  相似文献   

17.
邱冰 《现代妇女》2014,(4):57-57,74
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并强调: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党校文化建设作为机关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党校的改革发展,发挥好党校的阵地作用和智囊作用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以新旧动能转换为背景,创新传统的思维方式,把高校"文化自信"培育纳入城市文化建设的一种理性向度。新旧动能转换对城市文化建设发展提出了新要求,高校"文化自信"教育应突破传统思维方式,对教育内容结构优化问题,要有效整合教育资源环境,搭建文化自信培育纳入社会教育新平台,最终形成以高校"文化自信"为载体的城市文化发展新体系。  相似文献   

19.
无论是道路自信,还是理论自信,抑或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是文化自信。我们的文化自信深深根植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为了增强主流文化的凝聚力,建设现代化国家和应对西方文化渗透、增强文化自信,我国要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基准净化社会主义经济市场;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推动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水平现代化;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  相似文献   

20.
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新中国的发展历史证明,高举着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中国共产党始终牢牢把握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动权,永远是中国先进文化的忠实代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