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国,但却存在着诸多文化差异。二外日语作为国内大部分高校英语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承担着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第二外语能力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任务。教师应深刻思考日本文化导入对二外日语课堂的作用,深入研究日本文化导入在二外日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增强课堂效果,并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2.
对于日语教学而言,口译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专业课程,做好高职日语口译课程的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相关教师应该充分重视起来,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进和创新,采用适当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其对于学习的兴趣,强化教学效果,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实践型日语口译人才。本文主要针对高职日语口译课程的实践教学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实践教学是高校日语专业中必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非常重要。针对我校日语专业实践教学现状与问题,应构建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积极拓展实践基地,大力培养日语双师型实践教学团队,不断完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和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日语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以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加强思想道德、人文素养教育和技术技能培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教育机构开始引进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并且教育者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研究出了许多全新的教学方法,比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法为调整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角色创造了条件,是一种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方式。通过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对比,分析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探讨了利用翻转课堂提高高校学生日语学习效果的几点措施,为高校日语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日经贸关系稳定发展,对两国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社会对日语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而且对日语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主要对日语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日语应用能力和对培养日语应用能力的多维度实践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首先,从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师资及毕业生状况等方面分析了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其次,从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实践教学环节改革、实习基地建设及服务地方等方面阐述了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7.
苏跃 《现代交际》2012,(8):170+169
综合日语基础课程,是高职高专日语专业初级阶段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是日语专业的入门课、基础课.而日语的基础教学就是为日语初学者引路和打基础的工作.基础阶段日语教学效果的好坏不仅影响着学生是否顺利入门日语,更关系着学生的将来.因此,如何培养日语初学者的学习兴趣,很好地引导他们入门,是综合日语基础教学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结合近五年的工作经验,试从引导培养日语学习兴趣,启发创造性思维开展日语教学、注重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高校中级日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与课外进行文化融合,在课堂中可以采用关联教学法、对比教学法、语句对比教学法、词汇对比教学法等,让学生能够加深对日语的理解。在课外,教师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日语活动,为学生提供使用日语进行交流的平台。现文章主要针对高校中级日语教学中的文化融合教学策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加快了社会的发展速度,目前世界范围内的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人们已经进入到了信息时代。在信息时代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机构,如何跟随时代的发展趋势,培养出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综合素质型人才,是目前高校重点关注的问题。通过分析翻转课堂在高校日语专业教学中的可行性,探讨了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主要方法,以期促进我国高校的日语专业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0.
语言与文化二者之间紧密相连,要提高高校日语教学质量,就需把日本文化引入到教学实践中。本文基于 PDCA 循环的理论思想,构建了不同层次的循环模型,在模型的不断循环下,研究了将日本文化引入高校日语教学中,以提高教学质量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黄子贤 《公关世界》2022,(3):108-109
实践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思政理论课的重要环节,在推动当代大学生政治素养发展中具有无法取代的作用.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扎实的专业能力,更要求人才需要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因此需要各大高校加强思政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养.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各大高校在教育改革中没有转变"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影响了实践教育活动的开展.文章主要针对高校思政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方案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本课题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创新教学环节为手段,以提升学生思辨与创新能力为核心目标,将语言技能训练与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致力于提升日语专业大学生的思辨与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教师思辨与创新能力的提高,基于设计问题的创新,课上合作学习小组学习模式的创新,课外活动的创新。  相似文献   

13.
高校日语专业的建设一方面是为了发展教育事业,促进高校各项课程的完善;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培育相关的日语人才,为中日交流、了解日本提供纽带。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中日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所需要的相关人才也越来越多。要满足社会的人才需要,就必须培养出更多的日语人才,这就需要各高校的共同努力。但就目前来看,高校日语专业的建设还有一些不够成熟的地方,这就需要推动相关的日语教学改革。本文中,笔者便主要对高校日语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关日语教学改革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高云 《现代交际》2013,(11):235-235
近几年来,我国学习日语的人数逐渐增多,在进行日语教学时,以往的教学模式逐渐无法符合当今时代的需求。社会对于听说能力的需求逐渐明显,同时也对日语教学提出了要求,使其不论从教学方法,还是教学形式都要灵活多变。  相似文献   

15.
赵禹 《现代交际》2014,(2):251-251
成人高校的法律课课堂上,往往见不到像其他学科课堂那样生动的场面。学生的面孔常常流露着无奈,没有收获后带来的喜悦,最根本的原因是课堂教学缺少实践性。笔者曾对法律课实践性教学进行过一些探索,总结出一些粗浅的认识,拿出来与广大读者商榷。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校公共日语学生人数激增,传统公共日语教学模式的弊端日益凸显,传统教学已经不能适应公共日语课堂,公共日语学生的不同需求也使传统教学陷入瓶颈。如何应对公共日语学生人数激增带来的教学困境,如何改革教学模式来适应当下现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多方调研探索,拟通过分组式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构建解决公共日语教学中学生学习任务不明确、被动学习、灌输式教学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学历社会等背景下,中国日语学习者数量逐年增加;学生学习的特点也呈现多样化。以第一志愿是日语专业的学习者为访谈对象,研究其学习日语后学习动机的变化及其原因。研究发现,根据学习动机变化特点,可将处于同一学习环境的日语专业学习者分为三种类型:学习动机上升型、下降型和不变型。部分学生的日语学习易受就业容易王牌专业等外在动机影响,尤其是升入四年级后,他们会把更多精力用于关乎前途的考研、就业等方面,导致日语学习动机下降;也有部分学生在喜爱日语的内部动机驱动下,坚持日语学习。  相似文献   

18.
社会多元化的发展对商务日语人才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商务日语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既要加强日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又要重视商务知识和商务技能的学习与训练,体现日语和商务的有机结合,使学生既有较强的商务日语沟通能力,又具备一定的商务操作技能。实践教学模式旨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运用日语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具备基本职业素质的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从书本知识向职业能力的转变,有利于学生的就业、岗位技能需求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提倡教育创新创业是促进高校实践教学体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主要通过论述建设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必要性,分析高校实践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合理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20.
黄毅勤 《职业》2012,(11):92-93
实践教学是专业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加强实践教学是教育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结合会计专业教学的体会,从教学计划中的理论教育与实践环节的合理布局,到专业课程实践环节方式与方法的纵向深化与衔接,以及结合各专业特点的横向实践内容拓展与实践方法等问题进行探讨,对如何深化实践教学,创新实践教学方法谈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