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玉平 《现代妇女》2014,(1):129-129,134
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遵循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有意识地施以政治、思想、道德方面的影响,促使受教育者形成一定的社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过程。本文将针对中学思想政治学科课堂教学的现状,提出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对于学生而言,思想品德在个体身心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教育部更加明确的强调在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也要渗透思想品德的教育过程。对于学生各项素质综合评价,有利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然而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思想品德档案形成过程却存在着各种问题和阻碍。本问研究将从原因分析及策略提出等维度来提出就综合素质评价如何促进学生思想品德档案形成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根据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的要求,深刻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科学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路径、学校路径以及家庭教育与自我教育路径,是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需要,有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常彦君 《职业时空》2008,4(9):238-238
“自我专业意识”是个体基于现实的需要,对照专业发展的要求而形成的对自已未来发展目标的系统化、理论化的认识,是教师自觉的职业规划意识,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在个体心理的反映。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是青年教师对照教师专业化的要求,根据社会对教师的特定要求,不断获得与教师相关的角色期望和规范的精神追求,是努力实现预期目标的理想、状态的反映,是形成教师独特生活的基础。我国教师职业具有十分明显的稳定性,教师被当做促进学生发展的工具,其个人需要和专业发展受到漠视。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现阶段小学生思想品德的特点,概述处于社会转型期小学生思想品德的状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在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棘手问题,从家、校、社三方面做了适当的阐释,并有的放矢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来加强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通过对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探讨,为促进我国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走上快速、高效发展之路贡献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6.
消费社会是现代社会的特征,它影响着个体性的发展并使之呈现了"双重"性。文章通过对消费社会特征的分析揭示了个体独立性、自主性的增强同时个体的连接性、认同感的需要也增强这样的双重特征。这种双重性特点的个体是消费社会影响下的必然趋势。然而,"双重性"的背后则是再次延续了社会学的传统命题个体与社会,双重性诠释了个体既是社会共性的参与者,又是独立个体的活跃者。  相似文献   

7.
新课改下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淡化知识要求,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因此,该课可定位于"为初中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初中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得到有效帮助和正确指导,学校开设这门课程,全面地对学生进行道德心理教育,对于学生学会正确地面对青春和生命,正确地与人相处,成为一个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负责的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人的思想品德是在一定的环境里形成和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也是在一定的环境里进行的。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着重分析自然环境对青年学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不断增大,从国家到地方都特别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一些优惠政策的出台,给职业学校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然而,由于生源和其他因素的影响,技校学生思想品德方面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与企业需求很不相符.这就需要职业教育工作者仔细分析职业院校学生的思想品德现状,探讨研究德育教育方法,以适应社会对技校学生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我国体育教育的总目标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德,使其成为具有现代精神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德育教育作为一个动态系统,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是教育者用社会要求的品德规范影响受教育者,启发他们自觉接受教育,形成符合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培养人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在人的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意志力能引导受教育者做出正确的行为判断以及控制行为走向,是连接认知和行为进而促使知行转化过程顺利完成的关键因素,在人的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但受过度个人主义、价值多元化、自身能力不足等原因,意志力并不总能发挥作用。因此,注重对受教育者意志力的锻炼和培育,发挥意志力在知行转换中的作用,进而有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也是培养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社会结构的实质是一种资源性的结构,这决定了个体社会发展必将形成对资源的追求,并以此作为参与社会的物质基础。在决定个体获取相应发展资源的因素中,教育作为后致性因素的作用日益突出。广州市萝岗区在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实践中,积极发挥教育的促进作用,找到了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庞红敏 《现代妇女》2014,(4):126-126
社会责任意识是个体根据所处的社会关系,关于对自身、他人、集体及国家所担负使命的心理认知和自觉意识,影响着个体的行为方式。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想保障。社会实践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教育有效的结合起来,是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所谓道德人格是从伦理学角度理解的人格,是指个体在一定的生理和心理素质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行为倾向和生活态度。道德人格能够支配和决定个体的道德行为。本文试图从生命的角度探讨道德人格的形成及发展,进一步阐明现代道德教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是指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其育德功能的发挥满足个体和社会对德性需要的结果。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可以从教育对象的思想道德素质提升需要能否从思想政治教育得到契合性的满足,教育对象的思想道德素质追求动机能否从思想政治教育得到不断提升,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行为能否从思想政治教育得到有效指导和评价等方面做出评价。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问题,把握好思想政治教育即时实现与渐进实现、整体实现和差异实现的原则并在操作上细化,是破解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难题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我国农牧民的思想品德、知识技能和法律意识等各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需要我们进一步发展农牧民的继续教育,培养出全面发展的新一代农牧民。  相似文献   

17.
高校德育环境是指能够对高校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以及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高校德育环境对于高校中的每一个个体都具有长远而深刻的影响,在当代中国,这种影响还在不断扩大。本文从德育环境的重要性出发,通过具体阐述优化当代高校德育环境的意义,揭示出优化高校德育环境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几点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18.
杨永娟 《职业》2011,(31):68-69
职业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要求社会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职业教育的育人功能要求关注个体的全面发展,帮助个体建立健康向上的职业意识,明确职业生涯发展方向,获得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的基本职业能力。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端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9.
上海未成年人思想品德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成年人思想品德教育历来是社会各方关注的焦点,笔者于2005年针对上海市968名中小学生思想品德状况进行了全方位的抽样调查。调查结果认为中小学生总体状况良好,具有一定水准的社会公德和正义感,能够遵纪守法和自觉学习,认同奉献精神,乐于助人,极为推崇诚信在未来社会及青少年自身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就中小学生发展中存在的诸如社会各方指出的青少年品德教育力度不足、中小学生参与意识与热情递减等问题提出若干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20.
肥胖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青少年儿童肥胖数量显示出逐年上升的趋势,需要系统了解青少年儿童肥胖的诱因,采取更为有效的应对措施。社会生态模型探讨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多个层次,形成了一个相对固定的结构。本文从社会生态模型的个体、个体间、组织、社区、政策等五个水平系统探讨了青少年儿童肥胖的影响因素,为今后的研究和干预措施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