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燕 《现代交际》2011,(1):25-25
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是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英语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学生积极参与配合的过程。以学生作为主体地位是这个过程的出发点。组织课堂教学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切实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2.
英语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的交流和互动,教学效果是师生双方互动的结果。因此,英语教学就是教师和学生认识英语、掌握英语、逐步形成英能力的双边互动式的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只有通过教学的民主化和个性化,培养学的主体意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创造性.才能促使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适应、相互发展。  相似文献   

3.
王蕾 《职业》2007,(27)
教育教学是在师生共同活动中,通过双方相互交往而进行的,教师以教为主,起着主导作用,学生以学为主,起着主体作用。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是教师们一直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王蕾 《职业》2007,(33):103
教育教学是在师生共同活动中,通过双方相互交往而进行的,教师以教为主,起着主导作用,学生以学为主,起着主体作用.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是教师们一直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教学通常被分为以下要素.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这五个要素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是相互关联的,但在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并不等同.  相似文献   

6.
乒乓球教学是按照既定的教学大纲,教学进度,由教师向学生传授乒乓球运动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的实践过程.在乒乓球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认真组织学.乒乓球教学存在练习对手搭配问题,由于对方存在着原有技术水平、性格、接受能力等方面差异,为此,教师在组织教学中要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既要考虑学生的自愿结合,又要顾及相互帮助的教学需要.  相似文献   

7.
王琛 《现代妇女》2014,(1):144-144
体育课的情境教学是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的描述、实物的演示、音乐的渲染等手段来创设教学场景,诱发学生学习体育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与教师的主导作用产生共鸣,形成共振,从而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那么如何在体育课中实施情境教学呢,现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与给位同仁相互探讨交流,以期达到抛砖引玉之用。  相似文献   

8.
陈朔 《职业》2014,(24):141-142
教学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和英语有效教学形成了相互需求、相互支撑的关系。教学资源的开发需要以有效教学为目标,有效教学也需要通过教学资源的开发来获得新的动力,从而促进教学良好进行和稳定发展。教师需要从学生角度出发去关注教学资源,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主体、学科客体和教师的特点。英语有效教学应该突破教科书内容和难度的制约,不应仅仅立足于教与学,而应该从课堂内延伸到课堂外,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参与,寓教于乐,从有限的教学空间拓展到无限的自然社会。  相似文献   

9.
项目式教学的显著特点是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为引导,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在项目中完成知识的累积和升华。将项目式教学融入大学英语课堂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在项目中相互学习,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口语水平提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教学作为一个系统,包含三个基本要素:教师、学生和教材。这三个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产生了教学进程中的三对基本矛盾,即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材、学生与教材之间的矛盾。其中最活跃的要素是教师和学生,“教”与“学”之间的矛盾构成了三对基本矛盾中...  相似文献   

11.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小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是教学改革中的主体力量,是新课程的执行者、实践者和研究者。任何一项教学改革如果缺少教师的积极参与都不可能成功。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激发作用、启迪作用、组织作用和熏陶作用是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前提。因此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将会发生很大变化。简而言之,即实现相辅相承的两个改变:教师的角色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的改变。一线教师的积极探索将在这场教学的改革中产生关键作用。文中拟就在实际教学中的心得、经验与各位同仁共同分享,相互借鉴、共同提高,更好的完成这项宏伟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2.
课堂教学不仅有知识的交流而且有情感的交流,教学的全过程就是在知识与情感两条信息线路上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下完成的.在教学中,教师运用恰当的情感,不仅有助于知识的传授,也有益于激发学生接受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注重情感修养.  相似文献   

13.
体育不仅可以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积极配合,相互协调,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体育锻炼。本文主要对体育教学方法的教学要点进行研究,以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是师生之间平等对话、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师生实现共同成长。语文课堂互动关系到师生的共同发展,是影响教学成果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互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偏差,影响师生互动的因素也是错综复杂,基于此,本文提出一系列对策以提高语文教学互动能力,促进学生语文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一、网络环境引出的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其在职院教育教学中的全面应用已成为大势所趋.以信息技术辅助职院教学是否成功的主要标志一是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二是有利于揭示教学内容的实质,有利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的协作学习.三是有利于学生思维和技能的训练,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学过程不在是一种纯粹的给予和接受的静态过程,而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动态过程。师生互动因此而成为研究课堂教学过程的热点话题。语文课堂教学是师生双方交往、互动的舞台,是学生探究知识、获得能力的场所。加强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苏俊毅 《职业》2012,(5):64-66
本文分析技工学校计算机公共课一体化教学存在的问题,指出学生参差不齐、缺乏专业教材、教材滞后严重、以考证为中心和教师专业水平是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因材施教、自编教材、培养教师、改变评价手段和教师相互学习等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8.
英语隐性课程的开发及其作用的发挥,是在英语隐性课程与英语显性课程两者的相互作用、相互渗透中进行的。英语隐性课程的显性化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接受能力的重要途径。英语的隐形课程显性化,不仅有利于增强英语课程对学生的积极影响,而且有助于教师不断的补充知识,实现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的良性促进。  相似文献   

19.
初中语文教师应是情感教育的设计师、迁移者,教师应运用情感教育的方法,把传授知识和学生接受知识这种相互的思想交流和心灵活动融为一体,使教师、学生感情产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内驱力,从而提高语文的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师的特长是进行写作。我们不妨写下自己的鲜活的课堂经历、教学一得和与学生在一起的快乐,在教育叙事中找到灵感,引导学生也写身边的故事,写精彩的生活,写难忘的课堂,写自己的思考与收获。在叙事中,相互鼓励,师生得到一个共同进步。笔者以为,教育叙事应该也可以成为语文教师的拳头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