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德育教育有助于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因此,在当前教育中必须十分重视德育教育,从而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新的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人格."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有其必要性和实效性.那么如何利用美术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我们应该重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冯晓婷 《职业》2011,(33):87-88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只是传授知识,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英语能力,还要结合学科特点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德育教育渗透到教学过程中,使德育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因此,把德育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去,是英语老师重要的工作内容。为了实现智育与德育的有机统一,如何在中技英语课堂教学中技渗透德育教育呢?下面谈谈笔者努力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职业院校的学生群体正处在自身三观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开发专业课教学中所包含的德育内容,将德育教育与专业学习紧密结合。主要从四个方面探讨了本人在婚庆专业和播音与节目主持(庆典方向)专业的教学实践中是如何进行德育渗透的:入学教育融合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授课紧跟行业发展;社会实践中感受行业需求;在技能大赛中造就成熟。  相似文献   

4.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所谓传道,就是告诉学生做人的道理,告诉学生做事的方法 .可见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首位的,其次才是教授学生专业的知识,解决学生的问题.但许多教师认为德育教育是班主任和学生管理人员的事,一般学科教学只需要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所以如何在学科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成为一个亟待探讨和研究的课题.笔者试对如何根据电工专业的特点,在技术课教学中渗透职业素养教育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李红云 《现代交际》2014,(12):252-252
在高校中进行德育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有助于德育教育的充分进行。高校历史课程在培养大学生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高校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6.
在二十一世纪的教育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积累,更应该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德育教育,全面提高我国的人文素质,在中学的德育教育中,历史学科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担负起了不可或缺的责任,《中学历史课程目标》中,在关于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也提出"形成健全的人格与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但是,要在历史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难度高,设计面广,在教学中,本人结合工作经验,浅谈在历史教学中德育渗透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和认识美术作品,还要使学生在课堂上培养良好的核心素养,让学生在艺术学习中构建与美相关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在不断学习和积累的过程中达到培养核心素养的目的。因此,在美术课上,应进一步渗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引导学生感性和理性的观察分析,创造最有利于核心素养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审美联想等,从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美术教学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美术作品中蕴蓄了丰厚的情感因素,在美术课程教学中既要进行美育教学,也要进行情感教育。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情感氛围培养学生兴趣,营造和谐轻松的教学气氛,达到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若是师生情感达到心理学上所说的“共鸣”,则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能促进学生自主的学习;而且课堂学习气氛即生动活泼、轻松愉快,让学生在愉悦中体会学习美术的乐趣。由此可见,情感教育在美术教学中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标准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成为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课程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教学目的。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要充分挖掘德育教育素材,抓住进行德育教育的最佳切入点,经过精心设计将一些德育思想渗透到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去,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最终达到德育教学渗透于信息技术教学中"潜移默化"的境界。  相似文献   

10.
情感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为了促使学生能够良好展开美术学习,教师应采用情感教育渗透方式实施教学。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美术教材内容选择相应的教学方式,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还需要提升自身的美术素养,通过精彩的教学流程让学生迅速掌握好美术专业理论知识,了解到美术教材当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充分发挥出美术教学的重要作用。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一些美术作品当中,教师要真正体会到其中存在的内在价值,并且在初中美术课当中综合情感教育实施教学。此种方式能够良好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不仅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而且也是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与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不但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使其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介绍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希望能为各位教育同仁们提供一点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2.
王宏伟 《现代交际》2014,(7):172-173
关于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话题,在普教、职教的素质教育中已成为热门话题,但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学生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和矛盾。解决德育渗透的问题就要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诸多不利因素综合考虑,通过一系列措施,将德育教育渗透至体育教学中。本文通过文献资料、个案分析法针对我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工作进行了一次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那么怎样才能在生命科学基础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我认为有下面的一些方法:一、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四、利用课外活动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教育。  相似文献   

14.
于风云 《职业》2011,(30):88-89
加强中职学生德育教育,使学生“先成人,再做事”的教育理念可以说已是人们的共识。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人们往往认为德育教育是学校德育部门、班主任老师、政治思想课老师的工作,而与专业课老师无多大关系。事实上,职业学校学生在校期间更多地将接受专业课教育,如果能在专业课教学中结合专业知识,充分利用隐性的德育因素,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有时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笔者是从事计算机专业教学的一名老师,愿以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对德育渗透的理解和做法与同行们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5.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德育教育逐渐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和综合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高中阶段正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黄金时期,在藏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能够帮助帮助学生抵制不良思潮的影响,能够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本文主要对高中藏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分析,提出一些意 见和建议,希望能给其他教育工作者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美术鉴赏课程教学中,其主要的目的是运用感知、经验以及知识使学生逐渐提高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并通过联想及分析,使学生在美术鉴赏的过程中获得对美的感受。因此,在现阶段高校美术鉴赏课程构建的过程中,主语应该认识到美术鉴赏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意义,为教育事业的优化及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7.
美术欣赏的过程承载着人们对美术作品的品味、感悟、欣慰等的感受。它不仅仅是一种抒发感情,陶冶情操的课程,更多的是它可以促进其他各个学科的发展,在美术教学中通过探究式的学习可以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从而提升其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8.
德育教育肩负着引导学生沿着正确健康的道路前进与发展的重要任务,在初中教学中,地理学科有着许多德育教育是其他学科难以实现的,因此,德育教育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地理教学也能够更加体现德育教育的本质。本文首先阐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然后针对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地理教学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技工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开展美术教学,可以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幼儿园美术教学技能,并提高幼儿教师从事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实践活动的专业素养.本文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本着"以人为本"的课程理念,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以真正实现课程双向渗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目前有些地方初中美术教学效果不佳,难以满足新课改要求。对此,应当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积极渗透情感教育,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到美术课堂中,学习美术知识,逐步提升自身美术水平,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综合素质、品质品德等。所以,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良好的渗透情感教学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将注重分析如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