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志德 《现代妇女》2014,(5):263-26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继税费改革之后,对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的又一次重大改革。新农村建设是通过改变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来调整我国长期以来的以城市及工业为核心的国民经济增长模式,合理补偿农民利益,实现以城带乡、以工补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应当以农村实际情况为立足点,找出制约农村及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推动新农村的创新性建设。  相似文献   

2.
农业问题是世界贸易组织第六次部长级会议的重要议题;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也同样是中国政府长期以来的一项重要任务。在不久前结束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中国共产党还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我们要建设新农村,也需要眼光向外,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农业部副部长牛盾在参加此间举行的世贸组织第六次部长级会议时说。  相似文献   

3.
2012年11月14日十八大顺利落下帷幕,在十八大报告中,多次提及土地及改革征地制度等问题。"这不是高层首次提出这一目标,但将改革征地制度写入党代会报告却是第一次。"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孔祥智表示这一升格让他看到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光明。十八大报告还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代殡葬工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不可或缺的环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殡葬改革,一是殡葬管理,一是殡葬眼务。这三者间看似无甚区别,实则各有特点,但都体现为社会主义两个  相似文献   

5.
肖林 《科学发展》2016,(3):5-14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同于以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的供给侧改革,它更具体系性、综合性和全局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阶段,基于中国改革发展实践的理论综合性集成创新,构建了中国新供给经济学的理论架构.中国新供给经济学理论的创新和实践,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新时期的一次探索性改革和调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老龄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在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对于我们统一思想、明确方向、继续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这一重要战略判断不是党的领导人的主观臆断,而是有其深厚的时代背景和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又一次光辉典范。这一重大认识突破,让我们站在新的时代起点重新审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所处的历史方位,引发了我们对于时代特征的新思考、时代精神的新判断,又将进一步深化党在治国理政和自身建设上的总要求。  相似文献   

8.
引言: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改革的实质和意义,那么,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表述是再确切不过了。一、哲学思考:悲剧与喜剧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改革最基本的理论依据,也是最根本的物质功因。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发展的深刻根源存在于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运动之中。社会主义还不尽完善,“悲剧”时有发生,亟待正视。懂得这一原理,具有世界观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改革的历史必然性和必要性。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的完善和发展是一个具体、历史的过程。改革的提出和实行,作为一种辩证否定即“扬弃”,最终将克服“悲剧”因素。把握这一原理,能够成为方法论原则,指导我们坚持不懈地致力于改革。二、政治经济学思考:体制与机制从某种意义上说,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对社会的一般经济结构(生产关系)作适当的调整。就生产而言,实行计划体制和市场机制的有机统一。就分配而言,实行国家、集体、个人诸利益的统一。就交换而言,实行社会主义经济和商品经济的统一。就消费而言,实行生产和消费的统一。由此可见,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制度,完全可能自觉运用内在机制的力量,实现体制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三、科学社会主义思考:背景与前景生产力的发展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的调整,必然对社会的上层建筑提出变革的要求。从改革的性质看,就是在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同时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国家)制度,其中重要的是正确发挥国家机构管理经济的职能。从改革的条件看,就是改善党的领导,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设稳定的国内政治局面和有利和平的国际环境。从改革的一般目的看,就是彻底解放生产力,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本质上固有的优越性,改革的前景当然是共产主义。结论:如果说,过去社会主义的科学,己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现实;那么,而今科学的社会主义,将使社会主义由改革趋向完善。  相似文献   

9.
农业问题是世界贸易组织第六次部长级会议的重要议题;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也同样是中国政府长期以来的一项重要任务.在不久前结束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中国共产党还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0.
周伟 《现代妇女》2014,(12):I0100-I0100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鲜明地把文化强国作为国家战略的重内容突出强调,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凸显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性,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科学发展规律认识的提炼升华,对当代中国发展来说,是在改革发展关键时期进行的又一次宏大战略筹划.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意义。  相似文献   

11.
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这也就论述了高校党建工作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要性,开展"三严三实"活动是党中央在巩固和拓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也是贯彻和落实2014年12月中旬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提出的"四个全面"中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三严三实"的作用和意义不光在党政领导干部中显得尤为重要,也是提高农业类高等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有效指南针。将"三严"和"三实"两方面相结合,必定能对农业类高等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具有的极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这次学术研讨会是社会学在我国重建后10年来的一次重要的盛会,我们十分欣喜地得知,这次会议研讨的主题是:探讨社会主义初段阶级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理论和实践问题,这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大课题。党的十三大提出了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3.
党宝吉 《职业》2011,(6):101-10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国家从战略高度出发制定的正确决策,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社会的第五次改革。与前四次改革不同的是,这次改革非常全面,充分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有助于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加强县文化馆、乡镇图书馆和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使文化工作者深入乡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刘振贤 《职业时空》2008,4(11):86-86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做的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学习报告的这一论述,可以深切体会到,党中央强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对于全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通过全面改革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而把我国建设成为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改革和发展是我们时代的主题。为了保证改革和发展的顺利进行以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贯彻执行,需要随着实践的深化不断为这一事业提供理论上的指导和支持。当前,探索改革和发展的总体理论构架是一个尤为重要的理论课题。本文就此问题做些探讨。  相似文献   

16.
当代中国的改革走的是历史必由之路,它是近年来遍及于第三世界后起工业国家和东欧社会主义诸国的世界性改革潮流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改革的意义不仅在于中国的国际影响,更重要的在于这是历史发展新时期中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命力和优越性在一个东方大国的伟大实验。这样一个伟大的历史使命,必然要求由对人类社会发展趋势:国际、国内局势和民情具有宏观战略头脑和深切认识体验的新一代有知识的干部来承担。  相似文献   

17.
2006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即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公布。这是在"十一五"开局之年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件大事。《意见》全面分析了当前农业和农村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是我国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胡锦涛同志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报告勾画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蓝图,其中已覆盖一条应对中国老龄化的具体步骤和方略。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中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各国党和政府都已认识到,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在改革中求得发展,不改革,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将被抑制,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都将受到阻碍。在这种情况下,苏联共青团作为国家政治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受到的影响是可想而知的。一、在改革形势下召开的苏联基青团二十大:在苏共二十七次代表大会之后,全苏共青团中央召开十二中全会,讨论落实苏共二十七大决议问题。全会提出改变团的工作作风,要  相似文献   

20.
程芳云 《现代交际》2023,(9):28-34+122
以俄共(布)十大为标志,苏维埃俄国开始进行以新经济政策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改革,列宁在领导这场改革的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社会主义改革思想。列宁的改革思想体现了鲜明的人民立场,凸显了人民价值取向。改革的动因是对民情民意的关切和回应,改革的内容是对人民利益的维护和实现,改革的动力是人民的参与和支持。列宁社会主义改革思想的人民价值取向对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