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森林资源的经营管护责任制是我国林业改革的重大创新与举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是有效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的需要,是有效开发林下产品和增加林农收入的需要,是有效预防森林火灾和病虫鼠害发生的需要.黑龙江省实施森林资源管理经营责任制以来,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概括为:合理区划、合理分配管护区、完善合同、建立健全经营档案、“严管”与“放活”相结合等,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国经济以9.5%的发展速度,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也有隐患令人担忧,发展中消耗了太多自然资源,其中森林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本文讨论了森林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对中国的意义,并提出了保护森林资源的新途径和主张,即节约用纸、走循环经济之路.倡导人们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让森林有限的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类不断的对自然社会的开发和利用资源,为了发展经济不停的破坏环境,今天,自然社会开始报复人类,我们是时候考虑保护资源环境,同时对于资源环境的保护我们也要辩证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生态旅游开发是旅游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吉林省作为生态旅游资源大省,合理开发并保护生态旅游资源,设计适合市场的生态旅游产品,是吉林省旅游业发展的重用途径。本文在分析吉林省生态旅游资源禀赋的基础上,分析了吉林省生态旅游开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推进对策。  相似文献   

5.
文化遗产具有社会价值与旅游经济价值,合理开发会促进遗产资源管理的良性循环。但是,实践中利益主体往往从维护自己利益最大化诉求的角度出发,会出现一系列破坏遗产资源的“公地悲剧”现象。文章以龙门古镇为例,分析龙门古镇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利益主体诉求及利益关系现状,构建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保护利益协调机制,从而对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进行合理的保护与利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分析东营市旅游资源分布和特色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开发现状,对市域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具体建议,以促进全市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实现东营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对民族地区民俗资源进行旅游开发的现象,引发了人类学家和民俗学者对于旅游开发与民族地区民俗文化保护的深刻反思。文章中将四川大坝苗族乡为例,通过对大坝民俗旅游资源的描述和分析,探讨旅游开发与民族地区民俗文化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自然环境和资源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基础,为了保证社会的可持续长期发展就必须协调好社会经济发展和自然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对于可再生自然资源来说,如果合理利用就能使其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起到长期的支持作用。本文以资源的公共属性为基础,以社会总利益为出发点,从我国可再生资源的开发现状入手,利用最大化原理在保证自然资源的必要数量下实现社会利益的最大化,来进行可再生自然资源保护开发活动的研究,并对我国可再生资源的保护开发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一、旅游开发与遗产保护的关系 在国内外,对于旅游与遗产保护的关系,一直存在着争议.一方面,旅游与遗产保护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对遗产资源进行旅游开发,不仅能最广泛地传播遗产价值,提高全社会遗产保护意识,并为遗产保护提供亟需的资金,同时又有利于遗产地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由四川省国土资源厅主管,省国土资源厅宣传中心编辑出版发行的《资源与人居环境》杂志创刊于1985年(原刊名《国土经济》,200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更名),国内统一刊号CN51-1679/P,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2-822X,国内外公开发行。《资源与人居环境》是探讨人与天下资源、人与地球环境、人与居住环境之间辨证关系的一本集政策、学术、科普、时事、生活为一体的综合性刊物。其宗旨是要宏扬善待地球、合理开发保护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居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唤起人们健康、理性、向上的生活意识。读者群体为爱好、关注资源与人居环境的广大民众,特别是国家机关、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师生学者以及专业从事土地矿产管理、土地矿产勘查开发、环境保护、矿山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干部职工。  相似文献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可供开发的文化旅游资源,应对其进行开发经营和管理,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合理利用",从而使其能够传承后代永续利用。本文结合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旅游开发的实际,探讨如何打造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的旅游胜地,探寻文化旅游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联系,从而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双赢。  相似文献   

12.
人居环境资源的具体表现就是开发和利用资源系统.文中基于人居环境资源视角的考虑是为了保证城市旅游的吸引力,这也是为了保证城市关于“人居环境”的优势,基于此,我们需要将“人居环境”转换为城市旅游中的竞争力,并且在这个情况下突出城市的与众不同,促进城市经济更好的发展,扩展城市资源的开发程度。良好的人员环境应该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而人居环境资源的核心也需要以人为本,从整体上来考虑,通过人员环境资源的独特视角来全面提升城市旅游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3.
金沙江中下游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它是整个长江流域的生态屏障。金沙江中下游旅游业的发展一定要以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为前提,所以,自然生态旅游是最适合金沙江中下游流域开发的一种旅游产品。根据金沙江中下游高品位的自然旅游资源优势和有利的旅游开发条件,遵循人无我有、人有我奇的旅游资源开发原则,在坚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根据资源特色和市场需求,金沙江中下游自然生态旅游产品设计主要从产品类型设计、游览方式设计、产品设计策略三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4.
基于当前体育旅游业的兴起,针对四川省丰富的体育旅游资源尚未完全开发,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达州市凤凰山-莲花湖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为例,对凤凰山-莲花湖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从保护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树立品牌科学营销的原则出发进行了分析,基于增长极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资源条件、旅游线路规划分析了凤凰山-莲花湖体育旅游资源开发。认为应:统筹发展战略、建设品牌形象发展、拓展旅游路线和完善旅游配套设施等策略。为当地体育旅游业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周旭光 《职业时空》2010,6(8):116-117
传统音乐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是音乐教育最宝贵的课程资源。如何开发、利用和保护民族民间音乐课程资源,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作用,使民族民间音乐课程资源与学校音乐课程融为一体,更好地为音乐教育发展服务,是学校和音乐教育工作者普遍关心的问题。让传统音乐通过民间系统的自发式传承与专业院校的灌输式传承,双向并重,双管齐下,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民族地区小学生命教育课程资源丰富,有效运用民族地区独特的民族、乡土文化资源进行生命教育课程资源开发,对丰富民族地区小学生命教育课程内容与形式、培养小学生多元文化共生观念、提升教师生命知识和课程开发能力、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创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民族地区小学调研发现,民族地区小学生命教育课程资源开发需提高重视程度,加大投入,推动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协同合作,加强小学生命教育课程文本资源建设和高质量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推进小学网络生命教育课程资源库建设。  相似文献   

17.
尊敬的订户单位,亲爱的读者:由四川省国土资源厅主管,省国土资源厅宣教中心编辑出版发行的《资源与人居环境》杂志创刊于1985年(原刊名《国土经济》,200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更名),国内统一刊号CN51-1679/P,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2-822X,国内外公开发行。《资源与人居环境》是探讨人与天下资源、人与地球环境、人与居住环境之间辨证关系的一本集政策、学术、科普、时事、生活为一体的综合性刊物。其宗旨是要弘扬善待地球、合理开发保护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居环境、人与自然和谐  相似文献   

18.
尊敬的订户单位,亲爱的读者:由四川省国土资源厅主管,省国土资源厅宣教中心编辑出版发行的《资源与人居环境》杂志创刊于1985年(原刊名《国土经济》,200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更名),国内统一刊号CN51-1679/P,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2-822X,国内外公开发行。《资源与人居环境》是探讨人与天下资源、人与地球环境、人与居住环境之间辨证关系的一本集政策、学术、科普、时事、生活为一体的综合性刊物。其宗旨是要弘扬善待地球、合理开发保护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居环境、人与自然和谐  相似文献   

19.
尊敬的订户单位,亲爱的读者:由四川省国土资源厅主管,省国土资源厅宣教中心编辑出版发行的《资源与人居环境》杂志创刊于1985年(原刊名《国土经济》,200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更名),国内统一刊号CN51-1679/P,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2-822X,国内外公开发行。《资源与人居环境》是探讨人与天下资源、人与地球环境、人与居住环境之间辨证关系的一本集政策、学术、科普、时事、生活为一体的综合性刊物。其宗旨是要弘扬善待地球、合理开发保护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居环境、人与自然和谐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搜集整理红原县长征文化相关旅游资源,对其资源特色及开发价值进行了分析评价。并从科学开发、保护为主的观点出发,对其长征文化旅游的形象定位、项目建设、发展格局、商品营销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战略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