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生产经营一线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阵地,其开展素质教育的状况,既关系到社会一线的生产经营,也关系到高职生的就业和发展.开展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素质教育,是每一所高职院校必须担负起来的重要职责.高职院校应结合社会、学校和学生实际,通过实施素质教育,将培养高素质职业技术人才贯穿于高职教育的全过程,全面提升高职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
高职教育正面临着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浪潮。在高等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高职院校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培养出社会所需的技能型人才,满足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则需要在人才培养上从能力本位培养转向为素养本位培养。不仅仅要关注学生理论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与职业素养,将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融入高职教育中,通过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与核心素养来重组综合素养管理方案。本文主要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养管理方案重组设想进行研究,为高职院校培养拥有综合素养的人才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3.
高职教育是在基础教育上培养高素质,具有专业技能的全方面发展的人才。近年来高职院校陆续进行教育改革,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改革,加强学生理论知识的学校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能力,为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职业人才提供保障。本文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探讨高职院校的教育改革现状,探索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方法,为学生职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翁治清 《职业》2011,(27):179-180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社会所需的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的应用型人才。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首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学生毕业后大都从事生产、管理等领域第一线的实践操作,对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职业能力要求都较高。高职的教育方针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  相似文献   

5.
钟慧莹 《职业》2016,(14):152-153
中华美俗源远流长,体现了人与人和谐相处的永恒魅力,并影响着包括高职生在内的现代人的交往方式。现代社会对职业人才交际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提升未来将成为职业人的高职生的交际魅力成为近年来相关院校职业素质课题的研究热点。本文以柑橘春节民俗展现的尊敬师长、团结友爱与互相扶持的和谐交往方式为例,探讨借助中华美俗培育高职生交际魅力的路径,并提出在培养过程中应注意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6.
基于职业标准整合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沁 《职业时空》2009,5(3):137-138
高职院校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能力的培养是高职院校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任务。高职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按照职业能力和职业标准进行调整,对于搞好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十分必要。目前,我国对于岗位能力标准比较规范的要求是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职业标准,在高职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完全可以将该职业标准进行分解形成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  相似文献   

7.
《速记基础》是高职院校文科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课程内容影响着专业教育效果、专业培养目标和岗位能力。随着职业岗位的内涵发生变化.课程内容也被要求进行优化和更新充实。应基于职业能力整合课程教学内容,最终实现高职生职业能力和社会职业需求的零距离对接。  相似文献   

8.
对高职生职业精神培养的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姜燕 《职业时空》2008,4(8):176-176
近年来,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在不断扩大,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在不断改革,但高职教育这些变化和改革的聚焦点主要集中在如何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际技术应用能力等硬技能方面,忽视对职业精神、人文素质等软技能的培养,甚至有些院校为保证和增加专业技能教学,减缩或删除对职业精神等软技能的培养。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培养职业人才。事实上,现在许多高职毕业生在工作中没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并不是能力差,而是没有具备良好的职业精神。因此,加强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9.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的特点应该是具有较高的职业技术能力和实践能力,其中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毕业生具有“双证书”甚至“多证书”。推行“双证书”制度,培养紧缺人才,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已然成为高职院校必须重视的问题。本文从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特殊性及创新创业的现状入手,以安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提出以"创新创业学院""职业教育联盟"及"大学生孵化基地"三个载体为依托,开发利用创新创业教育校本课程,打造三位一体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创新性人才。  相似文献   

11.
陈建国 《职业》2007,(9):27-28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的特点应该是具有较高的职业技术能力和实践能力,其中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毕业生具有"双证书"甚至"多证书".推行"双证书"制度,培养紧缺人才,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高等职业教育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教育,培养的学生应当是不仅具备熟练的实践操作技能,而且拥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然而近年来许多高职院校为了迎合市场需要,过分专注于职业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这种职业定向性和岗位针对性恰恰阻碍了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延伸,难以适应社会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因此加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3.
现代学徒制是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推进的一项育人模式,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是高职教育主动服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一种实践,有效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提升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能力和水平。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现代学徒制理念与高职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内涵及相互关系,以及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困境,探讨现代学徒制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建构路径,旨在为我国高职教育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李旭芳 《现代交际》2014,(1):182-183
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本文从职业核心能力的定义出发,分析了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并提出了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职业教育的性质决定了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的方向,相比于培养综合性人才为导向的高等院校来说,高职院校培养人才更加注重的是社会实际对人才的需求。因而,高职院校的教育必然是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那么就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而言,其必然也是应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基于此,作为一种发展多年、较为成熟的教学理论和策略的合作学习理论,在运用到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也应以职业需求为导向,只有这样才能符合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本质。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更新换代速度加快,社会对于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更加重视。我国高职院校发展势头迅猛,却逐渐显露出一些问题及矛盾,本文立足于高职院校,对当下人才培养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通过对职业技术院校的办学模式、培养方式、课程体系、教学安排、办学理念进行研究,提出推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式改进和完善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李鸿 《职业时空》2010,6(7):51-52
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从高职院校语文课教学应有针对性地围绕职业能力框架中的核心能力培养出发,对高职院校语文课程进行了准确定位,分析了面向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院校语文课教学改革的整体思路,并探讨了相应的教学模式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化工实训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尤为重要,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化工实训技能是目前工作的重点。本文探讨了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化工实训技能提升的影响因素,并对此提出了几点解决方法,以期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技能型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9.
“前堂后台”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学校适应社会人才需求和引导社会人才消费的一个基本尺度,反映学校对社会经济发展、科技发展和职业岗位的适应程度。专业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的招生、学生的培养及毕业生的就业与创业,事关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的目标是培养技能人才,学生在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方面基本能适应社会的需求,但学生在人文素质和综合能力方面却比较薄弱,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未来的职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