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旨在分析电影《江湖儿女》主人公巧巧身上体现的雌雄同体现象。结合弗吉尼亚·伍尔夫的雌雄同体理论分析巧巧如何处理女性与男性的关系、女性与社会的关系,剖析女主人公身上的男性气质,试探性地回答女性如何在社会中立足。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由人类所创造,并作为运用于日常生活中的交流工具。语言的出现和使用,反映了人所处的社会阶段和文化特征。在语言的历史发展中,男性和女性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担当了重要的角色,但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语言性别歧视这一问题。从语言角度出发,探讨英语中性别歧视的成因和表现;再从日常生活出发,对比英汉语言差异,找到其根源及解决办法,让更多人了解和意识到英语中的性别歧视问题。  相似文献   

3.
一位中学女教师在一次家长会上发表了一番明显充满歧视女性观点的讲话,一位在场的母亲对此表示了自己强烈的反感,并对今天社会上存在的许多性别歧视现象发出了质疑。当她把自己的观点投诉到中国妇女报后,数百人在报纸上,在网络上对这个问题展开了讨论。什么是对女性的歧视?如何看待男性和女性在社会地位上的差别?男性和女性的观点大相径庭,即使是女性,观点也各有千秋。关键的问题是,大量的性别歧视就像我们身边混浊的空气,使人不能明显地察觉,熟视无睹,甚至认为理所当然。  相似文献   

4.
本文尝试用性别分析的工具,从文化的视角把身处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巨大变迁中的弱势群体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指出就业中存在性别不平等状况,揭露了性别不平等背后的制度性和结构性因素,分析了社会制度和结构中造成和影响性别不平等的文化机制,认为经济转轨时期社会文化的堕距是女性就业性别歧视的根源,提出构建先进的性别文化对解决性别歧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性别错置"这一概念大致借用了西方精神病学和心理学中的能指,特指生理性别上为女或者男,在性对象上是正常的(即爱恋异性),只是在气质上出现反向的现象,具体包含女性男性化与男性女性化两种。前者的代表有李宇春、周笔畅等,后者的代表有F4、木村拓哉、向鼎等。这一在当下青少年中得以流行的现象根源是根深蒂固的女性对男性的崇拜情结与消费社会下发达的大众传媒合谋的结果,而并非女性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6.
语言性别变异体现词语的运用和发展情况,也反映社会心理。探究其研究现状可为语言学发展提供构词法、语用的借鉴。"娘炮"是现在社会上的一部分带有女性气质的男性群体的指称,也同时代表了一种个性意识。从"娘炮"一词的相关情况和与"女汉子"的"对称"与"非对称"情况可发觉社会话语导向与男权意识的"指挥",窥察到古代女性地位受到压制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杨健 《现代妇女》2014,(12):I0083-I0084
在倡导和谐的现代社会,女性在法律地位上与男性是平等的。但忽视妇女人权、家庭暴力、用工性别歧视、妇女政治经济地位“被低下”等现象却充当着不和谐的角色,这使妇女权益严重被践踏。我国的法律体现了对妇女权益的特殊保护并且与国际人权法的求相一致,但须进一步完善。祛除性别歧视、维护妇女权益是国际人权法的应然求,也是劳动法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和谐与发展语境下当代妇女权益保护的理念,必须建立“以人为中心”的新发展观。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材有引导儿童形成社会性别意识及性别平等意识的功能,虽然经过了几轮教材改革,但语文教材中仍存在着性别刻板和隐性的性别歧视问题,以语文五、六年级教材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人物形象所占比重远高于女性;男性的职业涉及政治、科技、艺术等诸多领域,女性以服务类为主;男性多表现出独立、坚强等品质,女性多为柔弱和温情。为减少性别的刻板印象对学生的消极影响,编者应合理编排教材中男女性别内容,教师在教学中也应渗透性别平等的观念。  相似文献   

9.
在性别平等与社会公正这个范围中,女性的就业歧视问题,已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经常见诸报端的“40、50”人员的就业问题,就是性别不平等在职业市场中的一个真实写照,事实上这个提法本身,就揭示了女性特别是广大劳动妇女,在劳动力市场上比一般男性提前10年进入难就业阶段的尴尬处境,根据歧视就是不平等、不一样的最普通定义, “40、50”现象的出现,无疑已经验证了性别歧视特别是就业歧视的存在。  相似文献   

10.
做了三四年“天之骄女”的女大学生,在求职中遇到的困惑往往比男同学多,她们经常要面对部分用人单位“宁选武大郎,不选穆桂英”的性别歧视。浏览报纸、杂志、互联网、招聘会上的招聘信息,像“限男生”、“仅招男性”、“男性优先”等字眼并不鲜见。这无疑让求职的女大学生感到愤愤不平。职场存在着对女性的性别歧视是不争的事实,那么,“天之骄女”如何才能突破重围,用“性别优势”来获取理想职位呢?  相似文献   

11.
都市女性恋爱暴力的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借用曾流行于亚洲的韩国电影《我的野蛮女友》的影像为引题,探讨了中国都市年轻人的暴力经验,尤其是女性在恋爱中的暴力行为所投射出来的社会文化图景。本文是一项建立在三次焦点小组、42位年轻人(其中13位男性,29位女性)的深度半结构式访问之上的质性研究。从第三波女性主义对于暴力研究的立场出发,本文显示了中国多层次的社会性别、爱情、性的话语怎样给年轻人提供自由表达的空间,去理解女性恋爱暴力的文化"合理性"。而年轻人,是怎样通过所经历的恋爱暴力塑造自己的社会性别,其叙述又是如何展示两性恋爱形态的变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了在青年的亚文化话语空间中,"野蛮女友,温柔男友"的现代都市恋爱新模式的出现,以及中国都市青年的女性气质和男性气质的文化建构。  相似文献   

12.
本刊“情与法”、“维权信箱”栏目开办以来,接到不少咨询信件和咨询电话,反映婚姻家庭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其中,家庭暴力问题突出,性骚扰现象严重。据权威部门调查,有16%的女性、9.2%的男性承认被自己的配偶打过,有14.4%的男性、7.9%的女性承认打过自己的配偶。这表明,妇女是配偶间家庭暴力的主要受害者。70%以上的女性遭遇过不同形式的性骚扰,但有半数选择沉默。住房、存款、土地证书上的署名多为丈夫,其次是父亲,这表明男性在占有家庭财产方面的传统优势依然存在。这种情况为妇女在家庭中财产权利的受侵害留下了极大的隐患。此外,就业中的性别歧视、女职工权益受侵害、出嫁女没有承包土地的现象也比较严重。这些问题表明,保护妇女权益的工作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3.
刘小琴 《现代交际》2013,(10):54-55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编写的一部有关魏晋名士逸闻趣事的志人小说,其中的《贤媛》篇专门记载女性的生活片段。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魏晋时期对女性的评价重仪态,重气质,重谈吐。无论是外在的出众仪表,还是内里不凡的气质,或是出色的谈吐,都反映出魏晋女性的生活境况和精神状态,蕴涵着鲜明的女性意识,也可以从她们身上探析魏晋风流,感受那一时代独有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4.
女性主义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一种男女平等的信念和意识形态,旨在反对包括性别歧视在内的一切不平等,但这与自然主义以及历史唯物主义不能形成对话。本文运用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分析《古兰经》的社会性别观,通过支持性女性观和压抑性女性观两个方面的文本分析,对现代女性主义者和极端女权主义者做出历史视角、唯物视角的回应。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男性同性恋群体隐藏性取向走进异性婚姻的现象越来越多,导致同妻这一个原先隐蔽的群体开始被人了解。在自古以来的夫权社会中,女性是传宗接代的重要角色,在传统主流价值观中一直处于被动的弱势地位。直到19世纪末,西方出现了女性主义思想,在完善的过程中,女性主义思想逐渐走进国内女性群体,被用来指导解决实际社会问题,保护女性,包括同妻问题和家庭暴力问题。同妻引发的社会广泛关注一方面体现了我国对于同性恋群体的不接受;另一方面,同妻对自身利益的诉求,也可以看出我国同妻群体女性主义思想的出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今天,越来越多的女性从事高工资的现代职业,但与此同时就业性别歧视现象依然存在,并且近几年出现了性别歧视加重这样一种明显的倒退趋势。很多单位在招聘过程中排斥女性,造成女性应聘成功率低。本文以西安地区为例,通过调查了解女性的应聘成功率,从而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当有人问是男性还是女性更适宜于做公共关系工作时,通常会得到这样两种回答:其一是公共关系工作没有性别歧视,它对男性和女性是一视同仁的;其二是女性更适宜于做公关工作。而男性更适宜于做公关工作的说法,一般是极少听到的。对上述两种回答,我愿意趋同前者,虽然这种折中的说法答非所问。对于后者,我虽不赞同,但这一回答却令人产生这样的思索:为什么会有许多人认为女性更适宜于公关工作呢?我想或许是因为较之男性,女性在公共关系领域中的行为与活动有着特别的作用和意义,因此,对女性与公共关系之间的关系做一点探索可能是个饶有趣味的话题。  相似文献   

18.
男性与女性共同构成了城市社会主体。为了使城市社会学的研究更加开阔,使研究更加务实,更加贴近现实,我们在城市社会学中加入了性别视角。女性的解放与城市的发展紧密相连,与此同时,增加女性赋权也将会对城市的合理化发展起到积极作用;通过对于城市空间中女性生活空间的研究,将会发现在不同的时期女性的生活空间、生存处境不尽相同。为了使城市社会消除性别歧视,创立更加和谐互惠的城市生活环境,更需要加强在城市社会学研究中加入女性主义视角。  相似文献   

19.
《黄色墙纸》是吉尔曼一篇带自传性质的短篇小说。本文主要从女性所扮演的三大角色女人、妻子和母亲进行分析,看父权社会里男性对女性的禁锢和束缚以及女性重新认识自身、对男性权威反抗的女性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20.
自20世纪初以来,在现代语言学领域,关于语言与性别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直到20世纪60年代,随着社会语言学的发展,语言性别差异才成为语言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社会语言学家逐渐认识到,作为一种言语标记,说话人的性别应当同其年龄、地位、角色身份这些内容同等对待,因而应当成为社会语言学研究中的一个独立研究变量。语言性别差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语言本身性别歧视,说话人的说话方式显示出他们对男性和女性的不同态度;一类是男女使用语言的差异。本文主要是针对男女使用语言的差异展开谈论的。男女使用语言方面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词汇的选择、句法和语用方面。通过对语言性别差异的分析,发现它对外语教学有很大帮助。了解男性与女性语言的诸多差异,在外语教学领域是十分重要的。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尽可能地了解以英语为本族语的男性与女性的说话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