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小琴 《现代交际》2013,(10):54-55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编写的一部有关魏晋名士逸闻趣事的志人小说,其中的《贤媛》篇专门记载女性的生活片段。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魏晋时期对女性的评价重仪态,重气质,重谈吐。无论是外在的出众仪表,还是内里不凡的气质,或是出色的谈吐,都反映出魏晋女性的生活境况和精神状态,蕴涵着鲜明的女性意识,也可以从她们身上探析魏晋风流,感受那一时代独有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2.
《世说新语》"贤媛"篇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魏晋时候的一位有志青年,父亲早亡,家境贫寒,与母亲相依为命。一次,朋友来访,家中却没东西招待。正在窘迫之时,母亲对儿子说:你尽管安顿好朋友,其他的事情我来安排。于是,母亲偷偷剪下自己美丽的长发,换来酒菜款待客  相似文献   

3.
李杰 《现代妇女》2010,(9):47-51
刘义庆的志人小说《世说新语》,在重述魏晋士人的同时,记述了大量的女性形象。目前论及者出于研究角度的不同、材料取舍的差异和阐述观点的需要等原因对女性形象的数目统计存在诸多误差和不足。纵观《世说新语》36门1130则故事,经全面统计整理,《世说新语》记述女性形象的准确条目为131则,女性人物共360人,且重点描述了56位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4.
对于《世说新语》中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学术界多有研究,而对于其所反映的魏晋时期女性婚姻家庭生活则关注不够 本文通过对《世说新语》中女性的婚姻生活状态进行整体把握,探讨《世说新语》所体现的魏晋时期的夫妻关系以及女性地位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沈从文在文学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女性形象,她们出身经历不同,性格迥异,或是纯真善良的童养媳,或是任人鄙弃的娼妓,蕴含了"爱"与"美",而这正是大部分湘西女性形象的独特之处。本文主要通过对沈从文的《萧萧》和《丈夫》这两部作品中萧萧、老七女性形象的探究,认识作品中女性的回环式的宿命感。在这些乡村女性的身上,同时也体现了作家所塑造的女性形象蒙昧悲凉、无奈的文学意义,寄寓了作家对社会、人生的深刻观察和思考。  相似文献   

6.
《世说新语》用简约玄淡的笔墨生动刻画了东汉末年到刘宋初年门阀士人的形象群休。在历来研究中,《世说新语》以其独特的内容和形式,赢得了众多学者的青睐,本文拟从语言研究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女性主义研究者通过分析媒介的内容,试图将媒体中的女性形象与现实社会进行比较,来探讨媒体与社会的关系。《中国妇女》作为官方女性杂志,是"控制体系"的中国媒体中一个典型。对它的研究能反应国家意识形态下的媒体对女性形象塑造的特点。因此本研究以官方女性刊物《中国妇女》为中心,探讨分析了学术界对于中国女性形象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8.
女性作为"第二性",其形象通常是以男性的标准构建的。然而,李宇春和王菊作为近年来最具话题的女性代表,在《超级女声》和《创造101》舞台上,通过打破常规的表现,从女性的角度出发重新定义了女性形象。同时在参与投票的过程中,中国女性也变被动为主动,试图掌握定义女性形象的话语权。本文通过分析李宇春和王菊的女性形象,指出其给中国女性形象带来的启迪与变化,旨在鼓励广大女性勇敢打破束缚,以女性的视角出发重塑本真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9.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于20世纪40年代创作的长篇小说,所讲述的内容围绕着"人生是围城,婚姻是围城"而展开。《围城》的创作是从男人的视角看待婚姻和社会,以男性视角对女性形象进行审视的。本论文运用案例分析方法、对比分析方法,从性别视域针对《围城》展开研究,以女性视域和男性对女性的偏见为切入点,探讨男权社会中女性的精神世界及生活状态,重审《围城》中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0.
《西游记》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长期以来受到众多学者的研究和探讨,但其中的女性角色却没有受到相应的重视。尽管近年来已有学者对《西游记》中的女性角色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主要从整体形象上进行说明,没有深入的进行分析。本文尝试对《西游记》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类研究,主要分为妖、佛、世俗女性这三个类别。由于妖的数量较多,又将妖分为妖女与妖妇两类。  相似文献   

11.
丁玲在《莎菲女士的日记》中,采用日记体的形式,大胆地披露了女性真实的生命感受,以坚定的女性立场表达自己、发现自己、解放自己,展现了女性在封建主义伦理道德下极具叛逆性的一面,展现了女性"性"与"爱"的意识觉醒,通过"莎菲"构建了一个敢于正视内心真实想法的新时代女性形象。《莎菲女士的日记》于今日仍然有其极具震撼力的启蒙作用。  相似文献   

12.
茅盾所创造的"时代女性"形象群无疑是文学史上独特的存在。《蚀》三部曲中的时代女性虽形象性格各异,但都饱尝大革命时期带来的精神之苦,有一种漂泊之感。本文旨在分析这些时代女性内在漂泊感的缘由以及她们的漂泊状态。  相似文献   

13.
《水浒传》是一部长篇英雄传奇,作者成功地塑造了许多有个性的、活生生的女性形象。这些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的妇女形象,打破了男强女弱的社会模式,塑造了几位女英雄,其中顾大嫂、扈三娘和孙二娘这三个正面形象在作者笔下确是存在着一定的形象扭曲,冲破了传统的封建女性观,颠覆了人们印象中女子娇弱的形象,读文章的时候你可能根本感受不到她们的女性气息,她们或在形象,或在语言,或在行为,都表现的及其男性化。  相似文献   

14.
王美玲 《现代交际》2011,(12):97+96-97,96
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是一鄙历史与文学相结合的巨著。司马迁不仅刻画了帝王、将相、商人、医生等众多人物形象,还描写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人物或人性扭曲,或以坚强睿智流芳,或具有传奇的色彩。司马迁是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尊重了女性,将自己进步的人格观融入《史记》之中,不同性格特征的女性人物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5.
张玮 《现代妇女》2010,(7):77-79
印度英语作家安纳德在长篇小说中塑造了众多妻子形象,本文通过分析其中的英迪拉、高丽、达茜等身份、遭遇不同的妻子形象,不仅可以获知作家对印度女性问题的态度,也可以在文学表现中一窥现代印度妇女婚姻、家庭等问题的现状。  相似文献   

16.
周涧 《公关世界》2009,(10):47-47
《增广贤文》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警示贤文》,简称《贤文》,它是中华文化千年积淀的国文珍品,其将深刻的为人处世之教义,用韵文的形式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地表述出来,读来朗朗上口、易于记忆、易于传诵。故深受国人喜爱,代代流传。  相似文献   

17.
在美国战火刚刚停歇的时候,正是美国小说发展的时候,由于战争刚刚结束,女权主义也在不断膨胀,有关于女性的文学作品也在迅速发展,主要是在描写女性的权益与意识,包括女性身上的独特魅力,《小妇人》就是这些女性文学中的代表。这本文学著作就将诠释19世纪美国社会中的女性角色的形象,使其更加真实。本文同过《小妇人》中四姐妹的性格特点这一角度来阐释这部小说的内涵。  相似文献   

18.
《雪国》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的一部名作,始于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的笔下。川端康成的文学创作具有醉心的"物哀"风格,具体到其所刻画的女性形象则很有"伤感之美",在这部小说中塑造了叶子和驹子两位女性形象,前者所描述的是凄冷的"伤感之美",后者所描述的是野性的"伤感之美"。本文试就这两位女性形象的人性美作以赏析。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中国妇女报》的抽样调查,分析了文章中的女性形象,笔者认为报道中的女性形象多为拥有自身事业的现代女性,且涉及的报道多为正面报导,内容中所含的女性歧视成分较少,但仍然存在一定的性别歧视和成见,其主要原因是商业性、办刊宗旨及政策导向性影响了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20.
新乡贤是什么?围绕这一基本问题,本文先从历史与现实的对比出发交代新乡贤出现的历史逻辑,在此基础上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即从国家的视角、乡贤自身的视角以及"他者"的视角,来考察新乡贤的特征、生成、形象及其意义。通过这种远近高低的观察对比,试图呈现出一个真实、鲜活和饱满的新乡贤形象。本文的基本结论是当代乡贤及乡贤政治的产生是国家与社会互动作用的结果,某种意义上体现了贤能政治在基层社会的回归;此外,新乡贤是一种国家授予的荣誉和身份,是地方政府政治吸纳与乡村精英政治投资互动的产物;同时,在不同话语和思潮背景下,新乡贤呈现出了不同的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