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外语教学应注重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运用交际手段,创造特定的语言环境,加强口语能力训练,以期提高学生语言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语用能力是指人们在语言交际活动中,在适当的语境下恰当地使用和理解语言的能力.语文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活动都是提高学生语用能力的重要途径.为了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培养学生进行语用能力训练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其语文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笔者将语文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将时间上的分散训练与集中训练相结合,努力创设灵活多样、各具特色的训练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冯梅 《职业》2010,(12)
我国语言大师叶圣陶曾把语文定义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也就是说,语文学习应该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统一.如果撇开口语学习文字,其结果只能是欲速则不达,不利于学生语文水平的整体提高.张志公先生在谈到语文教学要体现现代化时强调, "现代化要求学生具有准确、敏捷、有效的口语交际能力."吕淑湘先生也指出: "语文教学从口语训练入手,是顺平自然,事半而功倍的."可见,口语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袁金秋 《现代妇女》2014,(11):382-382
语用能力是学生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高专学生英语教学的重点是语言学习的实用性,而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正体现了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本文探讨了高职高专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5.
黄远竟  唐廷君 《职业时空》2009,5(10):116-117
语言反映文化,是文化信息的载体。英语的国际语言地位使其拥有了多元的文化身份和广阔的跨文化的交际语境。以英语为载体的大量文化信息的摄入是培养大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关键之一。中西文化导入应该始终贯穿于整个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三个阶段:潜口语期、口语能力建构期和口语策略发展期。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要始终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通过口语训练将中西文化信息内化为英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6.
王莉莎 《现代妇女》2014,(4):243-244
以多媒体网络为辅助手段的体验式英语口语教学模式,旨在通过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符合时代话题的课堂活动,创造较为真实的语境,提高学生英语的语用能力。通过一堂教学案例对该模式进行了描述、分析;并且后续的实证研究论证了该教学模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情景教学法是英语教学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情景教学法主张将英语学习置身于具体情景之中,学生们根据实际英语环境的需要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这种置身语境的学习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们进行有目的性的学习,加强英语的沟通能力。"地球村"教学模式指高校为学生们建立充满语言文化气息的学习空间,学生们可以在特定的语言村中进行语言学习,感受语言文化,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动力并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地球村"教学模式践行并丰富了情景教学法的教学理念。本文分析了当今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本文以情景教学理论为基础,阐述了地球村英语教学对于大学生英语学习和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徐冬梅 《现代交际》2010,(6):154-154,153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就要将文化教育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全过程中,融于语言学习其他各环节的学习和训练之中。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简要阐述了语境与语音、语篇、语意等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语用失误是指交际双方因表达理解的差异而导致的错误。语用失误不仅仅涉及语言本身问题,更揭示出深层次因素,如语境、社会文化甚至人类的认知心理情况。本文以图式理论为基础分析中国学生语用失误,并提出了一些对英语教学具有指导意义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许晓珍 《现代交际》2014,(9):156-156
我国传统英语教学忽视了对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而语言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学生英语口语教学应结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认知方式等特点培养其综合语言能力。本文从交际能力理论和"跨文化意识"培养的角度出发,结合课堂中教学手段的运用,强调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促进学生的语言知识由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的转化,最终达到语言使用的准确性、得体性和流畅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