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先云 《职业》2018,(32):50-51
大力培养创业创新人才,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实现经济科技发展和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湖南高职院校创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另一方面要满足新科技革命的内在要求。湖南高职院校创业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一是提升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水平;二是提升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与竞争力。湖南高职院校创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路径一是构建创新型课程体系,培养创新型人才;二是设置个性化培养方案,培养学生的个性;三是创新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四是开展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五是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创新创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六是改革评价机制,选择多元化人才培养考核模式。  相似文献   

2.
王明哲 《现代交际》2014,(6):191-191
创业教育是新形势对高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出的一个重要课题,其目的不仅是培养就业者,而且要培养更多的创业者,提高就业质量,提升高校的竞争力。因此,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应从大学生自身、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角度出发,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对如何提高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能力进行研究;从人才培养模式、教师队伍建设、实践条件建设和创新创业氛围的营造等几方面进行探索研究。构建基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和创新创业管理与机制,是学校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3.
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创业及就业现状备受社会的关注,高校对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愈加重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应该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生态化教育"为理论指导基础,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为教学最终目标,加强对高校学分制以及课程结构的改革,紧抓"学校科研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实训基地建设、教学科研团队培养基地建设、学生学业综合能力评价制度革",实现全方面的改革。本文通过对创业带就业视角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希望能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创新创业对我国现代化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大学生群体是最富创新创业潜力的人群。因此,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如何建立健全的创新创业培养机制,有效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值得深入研究。本文从激励机制角度出发,阐述了激励机制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现实意义,构建了集创新创业课程、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经费支持、监管惩罚政策等为一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机制,以期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进程。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化,推动了国家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各级学校教育教学都非常注重个性化创新。而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为个性化教育实现的重要途径,其强调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这亦是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务必加强高校的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且建立多层次、多元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健全和完善我国高校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以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朱毅贤 《职业》2017,(22):57-58
龙岩技师学院是由龙岩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综合性职业院校,设有机械工程、电气工程、交通工程、现代服务、传媒艺术与轻工、经贸与管理等6个系29个专业,在校学生5168人,每年毕业生1500多人,是福建省培养高技能人才规模最大的技工院校.近年,80%以上毕业生在区域内就业创业,一大批在外地就业的毕业生回乡创业,为区域产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2012年,学院荣获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入选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创新创业能力是技工院校毕业生的核心,学院按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要求开展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毕业生就业创业是学校的重要工作,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学院始终坚持把"进得来、学得好、出得去、好就业、能创业"作为办学理念,着力打造创新创业平台,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着眼生产一线技能人才培养,鼓励学生基层就业创业.优化专业结构,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突出技能教学特点,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加强就业创业教育,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大力推动以技能就业带动技能创业,探索技能创业之路.  相似文献   

7.
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及实现这些培养目标的方法或手段。卓越型小学教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包括培养目标创新、课程体系创新、实践环节创新等。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必须思考以下几点:一是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卓越教师的有效途径;二是顶岗实习:培养卓越教师的实践模式;三是构建"学习共同体":培养卓越教师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是面向成功创业、已经创业或打算创业者,培养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创新精神及创业意识的教育。通过此教育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使命及现状进行分析,进一步思考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保障创新创业教育的一些措施,能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如何培养年青一代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技能,已成为教育界的热点问题。在阐释课程体系与创新创业教育关系的基础上,结合旅游行业特征,尝试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计理念、具体执行等方面来构建具有"独具特色"的旅游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从理论层面解决目前"千篇一律"的创新创业职业教育现状。  相似文献   

10.
随着越来越多的高校逐渐迈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新时期,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已经成为众多高校的教学任务和目的,但是由于一些高校创新创业意识薄弱,支持力度不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落后以及教师队伍结构失衡,直接导致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失败,本文从高校创新创业的现状出发,对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与分析,并提出一系列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国家战略后,从中央到地方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创业创新已成为时代潮流.以就业为导向的技工教育,要将大力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和人才培养的方向.本文从技工院校学生创业创新教育的内涵、目标、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苗桂兰 《现代妇女》2014,(12):104-105
创业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也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高职院校不仅注重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更培养创业人才,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不断地培养他们的创业精神,提高他们的创业能力。高校需明确创业人才目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层次,不断完善素质教育培养途径,为社会输送更多的符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需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3.
问&答     
《中国社会导刊》2011,(6):10-11
人才培养开发机制的目标和任务 问:人才培养开发机制的目标要求和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创新人才培养开发机制,要达到如下目标要求:坚持以国家发展需要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创新能力为核心,完善现代国民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注重在实践中发现、培养、造就人才,构建人人能够成才、人人得到发展的人才培养开发机制。  相似文献   

14.
李克强总理在出席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时强调,坚持创新驱动,扎实推进"双创"。无疑,培养创业创新人才是时代呼唤。大学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力军。为此,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探索,把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切实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厚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沃土,培养了一大批大学生创业人才和创业团队。  相似文献   

15.
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实现高等职业英语教育目标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推进研究性学习的关键在于教师.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自己的角色总是把握不准.本文重在提醒教师在高等职业教育英语研究性学习角色的定位,做好教师的本职工作,培养适合时代需求的人才.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客观要求,而大力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创新创业人才是我国高校的当务之急。通过对沈阳市内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调查研究,分析辽宁省人才培养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对于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我国社会发展特点相适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业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式的影响下,当前高等院校、大学教育中最为核心的问题集中在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上。本文首先通过对"互联网+"行业形势下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寻求适合我国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为我国高等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前提和思路。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正处于"十三五"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迫切需要创新和创业型人才的支撑和引领,高校承担着培养这一类型人才的重要责任。我国高校应结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部署,促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本文就如何培养高校创业创新型人才,构建个性化创新创业培训模式,培养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的内涵和有效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主要场所就是高等院校,高校图书馆在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过程中肩负着重要使命。本文主要阐述在"互联网+"思维下,高校独立学院图书馆在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应实施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高教大众化背景下创业教育模式的建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德霞 《职业时空》2009,5(9):93-94
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高校必须创新教育理念,以培养“创新、创业、创优”的“三创”型人才为追求,将创业教育纳入常规教育体系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课程为基础,以载体为依托,以实践为支撑,整体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以形成创业教育合力为诉求,推动政府完善创业帮扶制度和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