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刘文强 《现代交际》2010,(10):29-30
Sperber和Wilson从认知科学的角度对语言交际进行了探讨,针对以往语言交际理论的不足,提出了关联理论。关联理论把语言交际看作是一个示意一推理的过程,语言交际的最终目标就是建立交际双方的互相理解,语言交流双方通过寻找最大关联与最佳关联,结合自己认知环境,经过心智努力推理,最终达到理想语境效果,从而推导出对方话语意图,实现话语理解和交流目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要介绍了言语交际策略和社会文化语境的定义及研究状况,通过会话分析的方法,对在不同社会文化语境下的同一话题开展的言语交际活动进行对比分析。按照在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的社会文化语境是否相同和对交际策略的使用程度将言语交际过程分为五种类型,从而动态解析了言语交际策略与社会文化语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语言交际包括话语的生成和话语的理解,在语言交际的全过程中,语言交际是人类交际活动中一种十分重要的形式,言语交际中对于编码和解码的分析应用于关联理论研究,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理论.本文将研究关联理论在言语交际中编码和解码的认知语用分析,这将有利于在交际的认知过程中,话语动因的逻辑推理和基于心理语境的解释交替进行、互相补充.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认知语境分析的角度,以卡梅伦在苏格兰公投前最后一次演讲为语料,探讨个人对语境的主观建构是如何影响话语策略的应用的。通过结合van Dijk的语境认知模型,从交际背景,交际者的角色、社会身份、社会知识、交际意图和交际事件等方面对卡梅伦发表的演讲进行分析,旨在揭示认知对交际者语言的选择及传达意识形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吕淑娟 《职业》2011,(6):91-91
一、关联翻译理论概述1991年,E.A Gutt在关联理论基础上发表了《翻译与关联认知与语境》,提出了关联翻译理论。Gutt认为,人们的语言交际是一个认知一推理的互明过程,对话语的理解是一种认知活动;人类的认知往往力求以最小的心理投入,获取最大的认知效果,人们在交际过程中期待产生一个最佳关联性,即听话者在话语理解时付出有效的努力之后获得的足够的语境效果,也就是说,每个明示的交际行为都应设想为它本身具有最佳关联性。  相似文献   

6.
语境在人们的言语交际行为中起着很大的作用。从言语表达者和言语接受者的角度来分析,语境对言语交际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制约功能和解释功能。本文就对语境在言语交际中所起的制约功能和解释功能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7.
话轮沉默蕴含独特的会话含义,从关联理论视角探讨汉语交际中话轮沉默现象的认知语用构建。研究发现,话轮沉默通过命题和假设之间的关系推理来传达一定的信息意向与交际意向,遵守关联理论的最佳关联原则,与前后话轮之间存在关联性。并且话轮沉默的关联性与沉默产生的语境效果和交际对象处理话轮沉默信息所做的努力有关。但是具体交际会话中二者同时发生作用,话轮沉默的关联性强弱要结合具体视角和具体语境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人们利用双关语"指物借意"的语言表达手段,含蓄又诙谐的文字效果表达情感和思想,接收者结合语境、文化等方面的背景知识进行选择与理解,使得交际过程更为轻松,富有深意。本文从关联顺应相结合的理论模式下对双关语进行解读,运用关联理论的明示—推理过程和顺应论中的语言选择过程来分析交际过程中的双关语。  相似文献   

9.
体态语作为非言语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用人的身体行为和动作来表情达意的一个图像符号系统。随着国际交往的增加,在跨文化交际背景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使得人们对体态语的理解各不相同,也就是说,一种文化中存在的因素可能是另一种文化中的空白,因此带来交际障碍,甚至产生误解和冲突。本文采用文化空缺理论来分析中西方体态语的差异,以期帮助不同文化语境下的人们更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流,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0.
林灵 《职业时空》2012,(2):153-156,159
根据言语行为理论,尤其是言外行为的社会功能和礼貌语言在言语活动中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一社会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将社交言语行为归为三类,并从礼貌策略的角度探讨汉语社交语境下的言语行为功能及应用策略,以期指导人们在特定的语境中正确选择和运用得体、恰当、礼貌的语言,掌握交际策略,达到最佳交际效果,促使交际成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何秋云 《职业》2012,(8):56
口语交际,是交际双方在特定语境中,为了一定的目的,针对特定的对象,借助于标准口语(口头语言)和非口语(态势语言、副语言)进行的听说沟通、多向反馈的一种言语行为过程。为了提高口语交际教学效率,笔者从以下几个部分对口语交际能力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从关联理论的角度看,翻译的本质是一种推理交际行为,话语的关联性有时隐含在语句中,因此要达到交际效度需要付出一定努力。翻译必然涉及理解与表达。要进行翻译,首先要理解原语,且必须重视原语的语境。本文试通过对比《书生缘何短命》中的几例译文,分析译者如何在理解原文和充分考虑译文读者认知语境的基础上采用合适的翻译方法,表达出原文作者隐含的和明说的意图。  相似文献   

13.
虽然语境相对来说是言语交际中一个偏静态的因素,然而它对言语交际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试结合中国古代典籍如《左传》《战国策》等记录的诸侯国之间的外交辞令,来讨论语境在言语交际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4.
关联理论强调语境效果和推理努力,认为话语的理解是一种示意——推理过程,它对文化翻译有着强大的解释能力.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目的语读者的认知语境,恰当处理其中的文化差异,找到最佳文化关联,从而达到最佳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15.
陈宏 《现代交际》2013,(9):204-205
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家JamesR.Martin的文化语境理论为指导,结合我国大学英语的教学实际,提出:在教学中只有从文化语境出发,改变教学方法,关注不同语篇的目的性以及所涉及的交际双方的社会角色关系对语言选择的影响,使学生建立起目的语体裁语篇结构潜势,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6.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目的即实现跨文化交际,而在跨文化交际语境中不同文化差异甚至文化冲突的影响下,语境导向必然成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基于此,本文分析了语境导向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作用,并探讨了其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的构建及应用。  相似文献   

17.
赵一蕊 《现代交际》2011,(6):181-181
言语交际离不开语境,更离不开认知语境的内化作用。言语交际教学中认知语境的参与有一助于语言学习者调节语调,预设交际场景,推测交际内容,使学习者头脑中的共享域达到互为显映的效果。认知语境的内化作用有利于语言学习者认知共享的拓展,言语交际从而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于欢 《现代交际》2014,(5):36-36
由于日常语言中经常出现诸如名词并置一类的逻辑断裂的表达。本文根据关联理论和缺省逻辑,对这一语言现象的交际进行分析,认为听话人认知机制中的缺省逻辑会自动获得最佳关联,取得最佳语境效果进而进行话语理解,完成交际。非线性的缺省推理运用在识解名词并置的诗中,还会产生延伸意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温故一九四二》是一部纪实调查体中长篇小说,讲述了1942年河南大饥荒事件。为更好地落实中国文学与文化"走出去"战略,以葛浩文夫妇合译的《温故一九四二》为例,从维索尔伦的语境顺应论中的语言语境与交际语境两个方面,探究葛浩文夫妇如何进行语言选择,以及采用的翻译方法,期望能为今后的中国文学作品翻译与跨文化交际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俄语词序在交际范围内,受到语境的支配,不能够随意排列.实义切分正是以交际为目的切分句子的方法.本文从理论切入,研究词序与实义切分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