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方朔和猛犸象》是日本近代作家幸田露伴的怪谈作品集。露伴关注怪谈文化,其针对怪谈进行的研究为后人研究提供了诸多宝贵资料及方法论指导。目前中日两国学术界关于露伴的研究多将目光着眼于露伴小说、戏曲、随笔等作品创作上,关注露伴怪谈研究成果的学术研究并不多见。试对露伴怪谈研究情况进行梳理,以期丰富露伴研究的领域,帮助人们从更多角度了解认识露伴。  相似文献   

2.
凯特·肖邦的小说《觉醒》是部杰出的作品.本文将从女性觉醒角度分析这个故事中的女性外部觉醒和内部觉醒.  相似文献   

3.
《平乐镇伤心故事集》收录了颜歌2008年至2015年撰写的五篇中篇小说。从《白马》中的小女孩蒲云,到《奥数班1995》里的母亲刘启华,颜歌在这本故事集中刻画一系列生动的女性形象,笔者拟从女孩、母亲、离婚丧偶的女性不同角色来分析颜歌笔下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4.
《源氏物语》是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通过日本女作家紫式部的古典、文雅的文笔,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日本平安时代的风俗人情、市井百态,包括婚姻形态。以《源氏物语》中的女性的生活经历和爱情、婚姻故事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平安时代日本京都贵族社会的婚姻形态进行总结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平安时代女性的悲惨命运。  相似文献   

5.
沈从文在文学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女性形象,她们出身经历不同,性格迥异,或是纯真善良的童养媳,或是任人鄙弃的娼妓,蕴含了"爱"与"美",而这正是大部分湘西女性形象的独特之处。本文主要通过对沈从文的《萧萧》和《丈夫》这两部作品中萧萧、老七女性形象的探究,认识作品中女性的回环式的宿命感。在这些乡村女性的身上,同时也体现了作家所塑造的女性形象蒙昧悲凉、无奈的文学意义,寄寓了作家对社会、人生的深刻观察和思考。  相似文献   

6.
川端康成是日本新感觉派的代表作家,日本历史上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本文对川端康成的生平经历及其创作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浅析,以川端康成的作品《雪国》为例,从作者人物描写入手,尝试分析作品中的女性之美。  相似文献   

7.
方方在1987年发表的中篇小说《风景》被标杆为新写实小说的开山之作。本文从《风景》中的女性人物入手,结合故事的叙述背景,来对其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和阐释。  相似文献   

8.
小说是一个时代的体现,能够在深层面反映现实,使得人们在心灵上达到共鸣。《曼斯菲尔德庄园》是一部广为流传的小说,其作者简·奥斯汀是英国著名的女性作家,文风以揭露社会社会现实、讽刺黑暗的统治阶级为主,作品主要围绕男女青年的婚恋故事而展开。《曼斯菲尔德庄园》被称为简·奥斯汀作品中最具有现实意义的一部小说,理由与出发点是极为丰富的。从现实主义的角度去分析小说,能够得到作者对于小说环境最深层面的体会与思考,现实主义角度作为文学作品分析的重要思维方式,对于文学创作的发展有着较大的推动作用。本文将以《曼斯菲尔德庄园》为主要研究对象,从现实主义的角度,分析其中的女性形象。《曼斯菲尔德庄园》的主线几乎就是围绕几位女性人物而展开的,以现实主义的角度分析女性形象,对于小说的探究分析,有着很强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张爱玲作为战火纷飞时代一名异类作家,其作品与当时革命文学创作不同,着重展现社会地层人物的心理状态和"传奇"故事。作者习惯用日常琐碎小事的描写来反映女性生存境地的艰难,并通过男性形象的畸形化来衬托女性悲剧的本源。《金锁记》与《怨女》是作者对同义素材进行不同创作的两部小说,虽然两部作品写作手法不同、艺术技巧不同,然而小说主人公七巧和银娣的悲剧命运却又异曲同工,本文主要对《金锁记》《怨女》进行分析,从而分析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女性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10.
《弟兄们》作为王安忆文学创作从20世纪80年代过渡至20世纪90年代的一部代表作,讲述了三个互称"兄弟"的女性自我解放的故事。作家借这部作品构建了一个女性精神同盟,以探讨女性之间的纯粹精神能否在社会坚守的问题。通过梳理小说中的女性精神同盟从建构到崩溃的过程,可以加深对作品深意的认识,从而更好地探析女性精神同盟能否存在的问题,为当代女性自我解放提供可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1.
李杰 《现代妇女》2010,(9):47-51
刘义庆的志人小说《世说新语》,在重述魏晋士人的同时,记述了大量的女性形象。目前论及者出于研究角度的不同、材料取舍的差异和阐述观点的需要等原因对女性形象的数目统计存在诸多误差和不足。纵观《世说新语》36门1130则故事,经全面统计整理,《世说新语》记述女性形象的准确条目为131则,女性人物共360人,且重点描述了56位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2.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的代表作,路遥的文学创作生涯尽管不算很长,但是他的作品无论是从内容的丰富和感人的程度来看,都有一定的个人特质。本文主要基于《平凡的世界》,对其中的女性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约瑟夫·康拉德是20世纪之交最为重要并且倍受青睐的现代作家。因其绝大部分作品都是根据他的航海经历写成的,多为男性人物主宰,康拉德经常因为作品对女性的忽略而倍受指责。一些激进的女权主义者甚至认为他是患有“厌女症”的极为大男子主义的作家。而本文致力于从积极视角来解读约瑟夫·康拉德的伟大作品《黑暗之心》,以证明他是持有公平女性观的男性作家,从而为康拉德进行辩护。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说明一些学者对康拉德存在误读,真正的康拉德是关心女性的生存状况和社会地位的伟大作家。  相似文献   

14.
《金瓶梅》是中国古典小说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部作品,而其中所刻画的潘金莲的形象因其艺术张力而历来为人所称道,本文将从自我认知,对待其他女性的态度以及实现自我价值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与解读,探究潘金莲身上的女性意识在特定历史环境下的矛盾性。  相似文献   

15.
《西游记》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长期以来受到众多学者的研究和探讨,但其中的女性角色却没有受到相应的重视。尽管近年来已有学者对《西游记》中的女性角色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主要从整体形象上进行说明,没有深入的进行分析。本文尝试对《西游记》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类研究,主要分为妖、佛、世俗女性这三个类别。由于妖的数量较多,又将妖分为妖女与妖妇两类。  相似文献   

16.
黄韦娟 《职业》2017,(14):120-121
从舒婷的《致橡树》引申,体察中国女性写作高扬的女性意识:经历"婚姻围城"和"事业围城"与男性二元对立消解而逐步趋向孤独地回归"自我城堡",逃入女性隐秘世界.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师们在授课时可以大胆跳出文本,引导学生进行研究学习.  相似文献   

17.
《嘉莉妹妹》描述了主人公嘉莉从农村出来到城市谋生,最后成为名演员的故事。在小说中同时出现的还有几位女性,赫斯特沃太太、杰西卡和敏妮,她们是20世纪初的美国社会中的一些女性代表。本文通过对以上几位女性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态度的分析,研究各阶层女性在20世纪时所处的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18.
《黄色墙纸》是吉尔曼一篇带自传性质的短篇小说。本文主要从女性所扮演的三大角色女人、妻子和母亲进行分析,看父权社会里男性对女性的禁锢和束缚以及女性重新认识自身、对男性权威反抗的女性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19.
<正>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爱丽丝·门罗一生大部分作品都以其故乡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小镇为背景。她以朴素的文笔,深邃的思想,巧妙的叙事,深刻的主题,形成了特色鲜明的“门罗风格”。《荒野小站》创作于上世纪90年代,收录于1994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公开的秘密》。小说问世之后,得到过国内外学者的相当关注。通过梳理国内外学者对这个故事的研究文献,笔者发现,对《荒野小站》的讨论大多聚焦门罗的叙事艺术,对于故事文本中的“荒野”本身关注较少。笔者认为故事中的荒野,并不仅仅只具有故事背景的功能,而是具有独特意义的存在,值得认真审视。  相似文献   

20.
《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是加西亚·马尔克斯于1970年正式出版的一部非虚构小说,作者以第一人称自述的方式,讲述了哥伦比亚一艘军舰的海员在海难发生10天后奇迹生还的经历。非虚构小说的主要特征在作品中有集中的体现,对这些特征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读懂作品以及了解其中反映的哥伦比亚深层的社会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