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与注重文字符号的传统语篇分析不同,多模态语篇分析加入了图像、声音等多种感官模态,拓展了语篇分析的研究范围。其中视觉语法分析又为多模态语篇分析提供了操作性极强的理论框架。基于此,以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基础,以Kress和van Leeuwen建构的多模态语篇的视觉语法为理论依据,研究平面类中国梦系列公益广告宣传画中的图片构图意义构建、文字语篇意义构建及图文协同作用,以期强化公众对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理解和践行。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对多模态语篇的分析研究成为一个热点,研究的对象也从单一模态语篇拓展到多模态语篇。基于多模态话语理论和Kress&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理论,本文以淮安旅游宣传片之《一座漂浮在水上的城市——运河之都淮安》为例,从图像的互动意义:接触、社会距离、态度以及情态四个维度分析了该旅游宣传语篇的多模态协同互动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多媒体技术下外语课堂中的的多模态因素,各模态之间的关系,多模态选择的原则和决定因素,多模态的作用等,并以公开课为例阐述各模态之间如何协作对教学产生效果。研究总结,教师应充分利用多种模态和现有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电影海报是宣传影片、增加票房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通过文字、图像等多种模态表达意义。本文以系统功能语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模态语篇分析为理论依据,以Kress&Van Leeuwen的多模态话语分析法,对春节档热映并取得超高票房的《爸爸去哪儿》电影海报进行分析。分别从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三个层面进行分析解读,旨在进一步探讨电影海报是如何通过言语符号和视觉符号共同作用构建一个完整的语篇,并达到宣传电影的目的,同时以期提高读者的多模态识读能力。  相似文献   

5.
宣传海报集叙事图像、文字、颜色等多种模态为一体,浓缩地表达宣传的主题。人们阅读海报的过程实际上是对这些符号要素解码的多模态话语过程。2019年热播剧《都挺好》自播出以来备受瞩目。根据克雷斯和赖文的视觉语法理论,分别从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组篇意义来解读该剧"难念的经"版主题中多种模态的关系,并探讨宣传海报如何通过文字、色彩等元素体现人物关系,构建电视剧反映的整体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为核心的多模态话语分析已经成为语篇分析的一种新的理论视角。无论是书面语篇还是视觉语篇,它都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分析角度。在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框架下,以Kress和Leeuwen的视觉语法为理论基础,从再现、互动和构图意义三方面分析电影海报《摔跤吧!爸爸》,探讨该海报是如何通过多种符号的整合互动传递电影信息,以及海报的设计是如何吸引观众的,目的在于加深读者对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应用的理解,从而提升对多模态语篇的欣赏能力。  相似文献   

7.
作为语篇分析方法之一的积极话语分析已经越来越受到语言学习者们的青睐。近年来,通过对政治语篇、新闻报道语篇、各类演讲语篇中评价资源的使用及其分布数据的研究,积极话语分析在文本语篇中的研究与应用已然得到了重视和发展。本文试图突破积极话语分析目前只关注文本语篇的瓶颈,力求对多模态语篇《爸爸,去哪儿》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2019年《复仇者联盟4》在国内外都创下了很高的票房,除了象征漫威时代的终结这一原因外,也与海报的设计有密切的关系。在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的背景下,基于Kress和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理论,通过研究《复仇者联盟4》海报的再现意义、人际意义和谋篇意义,旨在进一步探索海报图像模态与语言文字模态的互动,以及各模态如何协同有机构建的语篇意义,从而为以多模态语篇角度分析电影海报提供一定的价值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2017年,电影《战狼2》在国内创下56.79亿的超高票房,这与它设计独特的宣传海报是分不开的。本文基于Kress&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理论框架,对电影《战狼2》的宣传海报进行了系统分析,旨在研究其独特的多模态语篇特征,丰富多模态语篇分析理论及其对分析电影海报语篇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0.
<正>公益广告是一种非营利广告,旨在改变社会的行为模式,促进公共事务的发展,增进社会思想道德规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公益广告也在不断实现多模态化,公益广告是由口语、图像、动作和动画等多种模态共同作用形成。作为多模态语篇,俄罗斯公益广告关于北极熊的官方宣传片,具有向世界人民传达保护北极熊的重要意义。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导致北极熊无家可归,在此条件下,可口可乐公司发起了保护北极熊的公益活动,北极熊成了可口可乐公司的保护对象。本文以福塞维尔的多模态理论为基础,对俄罗斯公益广告《可口可乐》中北极熊形象进行分析,研究其背后所呈现的实际意义以及思想道德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