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阮清金 《职业》2012,(12):90-91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效果除了涉及一些客观因素,如学习环境、自身的天赋、教师的水平外,还涉及学习者本身的情感因素,即情感因素对学习起着促进或阻碍作用。情感因素包括积极的情感因素和消极的情感因素。积极的情感因素表现为对学习具有强烈的愿望和求知欲,态度积极,投入程度高;消极的情感因素则表现为被动而又缺乏自信,如怕出错、怕丢面子、怕老师批评等。作为技工学校教师,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促进技工学校英语教学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文中草药拟以教育心理学理论探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从分析积极情感与消极情感对英语教学产生的截然不同的作用探讨如何利用积极情感提高中学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3.
党俊英 《职业时空》2008,4(5):34-34
语言与情感态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情感态度还在很多方面直接或间接影响语言学习,对外语学习的影响则更加明显。强烈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坚强的意志、较强的自信心、乐于合作的精神都是积极的情感态度,也是有利于学习的情感态度。相反,焦虑、抑制、过于内向、害羞、胆怯、缺乏学习动机等都是消极的情感态度。如果学生受消极情感影响太大,再好的教师、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正式团体一般以两种形式存在,班级和宿舍。积极情感一词来自于古老的情感维度理论,目前公认的情感维度理论是二维模式:一是效价或愉悦度,分为正负两极。位于正效价那端,有愉悦感受的情感被称为积极情感(正情感);位于负效价那端,伴随不愉悦感受的情感被称为消极情感(负情感)。本文主要是对班级和宿舍积极情感的培养做了初步的探究。  相似文献   

5.
中学英语教学中实施情感教学,培养了学生的积极情感,抵制或消除了消极情感,让学生经常有成功的体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使学生对英语学习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中学英语教学应利用积极的情感因素来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优化教学质量,从而为更好地培养高素质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情感隐喻在语言中具有重要地位,它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体现人们所居住的世界的文化模式。认知语言学领域的研究者对英、汉语情感隐喻作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随着体验哲学的发展和具身认知的兴起,心理学家也从实证的角度对情感隐喻尝试进行了研究。对情感隐喻的研究或是通往了解人的内心感情世界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7.
新课标要求我们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只有学生对英语有了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消极的情感不仅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而且会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故我们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所谓情感教育主要是指教师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通过激发、调动和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从而促进教学活动积极化的过程。学生对教师的情感能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初中生主观幸福感和同伴接纳之间的关系,采用青少年生活满意度量表(MSLSS)、快乐感量表及同伴等级评定表对768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研究表明,(1)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程度以上,在生活满意度及消极情感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2)同伴接纳与生活满意度之间显著正相关,与消极情感之间显著负相关,与积极情感之间相关不显著;不同接纳水平的初中生主观幸福感各纬度得分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
学生在课堂上睡觉,玩手机.做别的事情,这是在英语课堂中,每个老师都会遇到的问题。那么,如何让学生积极的参与课堂,在课堂中专心听课,既学到知识.又感受到成就感,这是每个老师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文中通过对学生在课堂中积极的情感因素和消极的情感因素进行分析.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心理上和学习上,更好地帮助学生.  相似文献   

10.
陈洪英 《职业》2012,(11):50-51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情感是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目前,技校生在英语学习中普遍存在着自信心不足、意志不坚定,以及紧张、焦虑、胆怯、沮丧等消极情感。这些消极情感的存在不但严重影响了英语教学成效,而且妨碍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王洁 《职业》2008,(2):22-23
一、理论依据 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情感对认知活动至少有动力、强化、调节三方面的功能.动力功能是指情感对认知活动的增力或减力的效能,即健康的,积极的情感对认知活动起积极的发动和促进作用,消极的不健康的情绪对认知活动起阻碍和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学习者的情感因素(Affective Factors)是语言习得(Language Acquisition)中的重要因素.积极,自信,愉悦的放松心理状态有利于语言习得;相反,消极,悲观,抵触的情绪则会阻碍语言习得.文中结合目前我国英语教学中存在的情感因素这一客观事实和美国语言学家克里申的“情感过滤假设”(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理论,在这一基础上来探索在中国环境下的情感英语教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是人的需要和客观事物之间关系的反映。情感教育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中有了很好的解释,他是体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内容,教师无论在备课还是在上课时都应当注意情感教育。情感的动力功能,是指对学生的认识和行动起着发动和调节的作用。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情感可以是积极的、增力的,也可以是消极的、减力的。  相似文献   

14.
基于体验哲学的隐喻既是命题思想的一种呈现,也是说话主体内心情感、视角和认识的表现。本文拟从情感、视角和认识三维度讨论隐喻主观性在政治语篇和文学语篇中不同的话语建构功能。结论:在政治语篇中,隐喻是作为意识形态建构的一种工具,旨在实现一种社会建构或群体建构;在文学文本中,隐喻则是说话人建构自我的一种工具,旨在让听者/读者理解、接受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需要是人的活动的内在动因,是理解人的活动和人类历史的逻辑起点之一。人的需要问题与大学生的情感发展息息相关,在人的需要视域中研究大学生情感教育的相关问题就显得尤为必要。从大学生情感问题现状、原因分析和大学生情感教育路径探析三部分展开论述,目的是认识到人的需要与情感教育在大学生教育中的重要性,积极采取相应措施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6.
孙文欣 《职业》2013,(33):100-100
职高生作为一类特殊的教育群体,受教育背景、文化基础、成长经历等诸多因素影响,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许多否定的、消极的因素,情感问题也相对比较突出,因而,在职高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就显得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7.
朱忠江 《职业》2014,(30):166-166
本文提出,体育教师应把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贯穿于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之中,一方面帮助学生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克服消极的情感因素,解决好情感问题。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锻炼效果。  相似文献   

18.
论音乐的情感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昱琳 《现代交际》2010,(5):88-88,87
音乐这门艺术,几乎是与人类同步产生和发展的。人类创造了音乐艺术,人类在自身的发展中又离不开音乐艺术,因为,音乐艺术使人的内心情感得以释放,使人的身心得到愉悦。它是一种最擅长于抒情的、最具感染力的艺术,它的突出效应就是对人类情感的直接模拟和升华,也即是音乐的情感效应,音乐的情感效应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情感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特殊而独特的心理现象。情感教育是完整教育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关注受教育者的个性品质和情感调控能力的培养,促使受教育者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学阶段是学生情感品质和能力形成的重要时期,本文直接从情感教育的方法入手,针对情感教育严重缺失的现状,提出从思想政治教学角度出发探讨中学生情感教育的论题。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课的情感教学成为近年来成为如何有效教学的热议话题,而情感是认知发展的动力,调节好情感,教师才能积极备课讲课,学生才能积极预习学习,才能完成教育模式的转变,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一个完整有效的课堂才能完成。因此,思想政治课的情感教学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