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意大利作家安伯托·埃柯是位学者(身兼哲学家、历史学家、文学评论家和美学家等多种身份)。学者写小说,也许会让人觉得枯燥,但这个判断是错的。埃柯的小说非但不枯燥,还充满了狂欢。读埃柯的小说,如果读不下去的话,不是枯燥问题,恰恰是狂欢在作  相似文献   

2.
王强镪 《现代妇女》2014,(9):271-271
《丁庄梦》是阎连科小说中影响较深的作品,他不是一部欢乐的作品,而只能给我们带来刺心的苦痛。本文运用审美批评的方法,深入分析作品的内涵,用解读的形式,以狂欢、看客、药三个主题解读丁庄梦的审美精神。  相似文献   

3.
郁达夫的小说是“浪漫”的典型。他在小说中塑造的主人公身上带有强烈的浪漫特征,而这种浪漫特征一定程度上是精神漂泊的反映。本文将从边缘地带的孤独、失重空间的苦闷和“狂欢”精神的挣扎三方面来浅析“零余者”的浪漫与漂泊,体味个性的自由与解放。  相似文献   

4.
《儿子与情人》是一本被看作为劳伦斯自传式的小说,主人公保罗如同少年的劳伦斯一样出生于英国的矿工家庭,有一位粗犷酗酒的父亲和一位占有欲极强的母亲。背景是英国乡村田园牧歌式的自然美景,和与之对立的黑暗、肮脏,象征着财富、文明与现代的工业矿井。小说中没有恢宏的场景与复杂的故事情节,有的是劳伦斯式的心理描写,夹杂着父母的仇怨、少年的情欲与一些蛛丝马脚的恋母情结。  相似文献   

5.
丁一鹤  万青 《女性天地》2014,(10):28-29
2014年夏季,冰桶挑战赛风靡全球,该活动旨在让更多的人知道被称为“渐冻人”的罕见疾病,同时也达到募款帮助治疗的目的。正当很多人举起冰桶狂欢的时候,一位渐冻人却在哭泣……  相似文献   

6.
亨利·詹姆斯是一位伟大的旅欧美国小说家。他擅长写"国际题材"的小说,小说中主人公的主要矛盾都受到欧美文化冲突的影响。文章以亨利·詹姆斯多部小说中的主人公为主要分析对象,阐述欧美文化的主要冲突,并分析了产生原因。  相似文献   

7.
托妮·莫里森是美国第一位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性作家,她以独特的叙事风格与叙事特色吸引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她的小说主要围绕着黑人女性这一群体从方方面面反映了她们的真实处境,本文以莫里森的三部小说为例,深刻探讨这三部小说中所呈现出的女性主义叙事特色以及莫里森如何运用其女性主义叙事特色反映黑人女性生活的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8.
纳博科夫是一位有着流亡经历的作家,他的很多作品中都流露出一种思乡情结。本文通过文本细读等方法,分析其小说《菲雅尔塔的春天》中的乡愁意蕴。  相似文献   

9.
找一个借口     
那年,我读大学三年级。也许是夜里看小说看的太晚的缘故,一早起来头有些痛,上午的课勉强听了两节,就去看医生了。校医院在学校的一角,掩映在一片柳树丛中。排在我前面的是一位女生,她一边等待叫号,一边读一本小说。我注意到,那本小说就是我昨晚读的那本的下部。  相似文献   

10.
《中外书摘》2014,(2):44-45
2012年11月11日,我们目睹了一场空前的网络消费大狂欢。上百亿元的营业额背后是不同群体表现出来的空前的花钱热情。一则新闻说,一位“网购达人”为了抢购到心仪已久的商品,从11日零时开始就坐在电脑前搜索商品,准备“血拼”一把。由于精神过度集中,血糖含量急剧下降。而不吃不喝的他在18时许晕倒在电脑桌旁。  相似文献   

11.
正投资6亿元的《金陵十三钗》,在国内外上映后好评如潮,作为电影编剧及原著作者的严歌苓很快引起人们的关注。这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子,她用英文写出的小说畅销西方,中文小说拿了几乎所有华语文学类的大奖;她的小说是影视改编率最高的,不仅票房和收视率好得惊人,得奖率也最高。从靠端盘子维生,到成为好莱坞唯一的华人女编剧和美国外交官夫人,她的经历比小说更精彩!  相似文献   

12.
《草枕》是一部体现了夏目漱石文艺观的小说,着重阐释了"非人情"美学,小说淡化情节,但有一位性格鲜明形象突出的女性形象——那美,随着那美性格的渐次完善直至完全呈现,"非人情"美学的观点也越发清晰。  相似文献   

13.
台湾言情小说作家琼瑶,在咱们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当然,这应得益于她数量颇丰的作品。据介绍,琼瑶自1967年出版第一部小说《窗外》至今,已经出版小说46部。虽然其作品,在文学界存在诸多争议,但就其作品数量和影响力而言,她在中国文坛可称得上是一位有份量的作家。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的基本框架,分析了英国著名小说家多丽丝·莱辛的短篇小说《屋顶丽人》,并深度解读了其中三位关键人物的行动与心理。小说中三位男主人公和弗洛伊德所阐释的人格结构理论中的本我、自我与超我的三个层次存在着契合关系。通过剖析人物的内心活动,小说从微观的视角展示和论证了弗洛伊德的这一理论。  相似文献   

15.
沙汀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他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创作出了许多极具川西北风情的出色的悲剧型小说。这些小说的篇幅都不长,内容也不复杂,但却有着丰富的悲剧意蕴,蕴含着"不绝的哀意"。本文将在仔细分析沙汀的悲剧型小说文本的前提下,阐述作品的悲剧性内涵和悲剧意蕴,并试图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其悲剧型小说的艺术手法和叙述方式的分析,来说明作品蕴含"不绝的哀意"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阎连科的《坚硬如水》和余华的《兄弟》都是以文革为背景,两者均描述了在那个荒诞不经的年代,人物肆无忌惮的狂欢。阎连科笔下的狂欢化书写是表明了主流话语沦落下人物理性的缺失;而余华的狂欢化书写具有鲜明的人本主义色彩,显示了作者对人物生存境遇的关照和对人物生存意义的探寻。  相似文献   

17.
美国长篇小说《红字》讲述了一段发生在17世纪北美殖民时期的爱情悲剧。本文试图通过对小说两位主人公的信仰和命运的分析,从而去了解小说作者霍桑的道德观和宗教观。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社会,节庆的功能在于定期释放科层制所积累的等级张力,从而为社会秩序注入新的活力。节庆通过两种方式实现这一功能:凝聚共同体和狂欢。在中国的节庆体系内.本土节庆日益专职于家族凝聚.其狂欢功能则转交由西方外来节日发挥。年轻人充分利用了这种分工来化解他们所背负的等级张力。他们一方面向本土节庆寻求伦理亲情的慰籍。一方面则转向洋节来满足本土节庆已无法满足的狂欢需要。社会应以此为基础来考察年轻人对洋节的热衷。除了要继续强化本土节庆的凝聚功能之外,社会还要尊重年轻人的狂欢需要,肯定洋节所发挥的不可或缺的狂欢作用,同时也要对洋节施以中国化的改造,祛除其宗教内容,抑制其颠覆性,以保证社会秩序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白先勇是位十分重视小说"对话"的作家,他的"对话"艺术一方面能表现小说人物的个性,另一方面能推动故事的发展。他的小说大都通过对话的方式让人物自己来表现自己。本文将从对话展现人物、对话反映人物变化、对话推动情节发展三方面就白先勇小说中的"对话"艺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纳撒尼尔·霍桑是19世纪前半期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他的道德寓言小说有着典型的个人特色,作品中的主题往往是模棱两可的。这与他的经历有关,他受到过清教思想、超验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因而是一位思想上复杂矛盾,常常对人性善恶进行思考的作家。在《小伙子古德曼·布朗》这部寓言式的小说中出现了大量的晦暗的意象,本文分析了三种典型的意象和具有深刻寓意的象征,以此来解读主人公的矛盾心理,研究霍桑的写作特色,从而进一步深化我们对小说主旨的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