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最终要服务的是上海的"四个中心"建设。上海通过制度创新,推动了金融、贸易、航运"三个中心"的建设,但不能说上海的制度创新推动了经济中心的建设,因为金融、贸易、航运都是服务业,把信息技术加进去就是现代服务业;上海要成为"四个中心",还必须通过科技创新发展先进制造业、发展实体经济,而发展实体经济,更要注重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绿色经济、平台经济、健康经济,发展智能制造业。  相似文献   

2.
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名山 《科学发展》2009,(11):82-95
本文重点研究上海现代服务业定位与重点服务业发展。首先,对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指出了当前存在的六大问题。其次,对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环境进行系统分析,着重指出世博会为上海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再次,根据地方经济、特色产业和行业发展需求,提出了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总体定位是上海应成为全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龙头,其现代服务业的辐射能力应覆盖长三角地区,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城市;产业定位是发展二三产业融合的生产性服务业,加快产业联动发展;区域定位是中心城区应立足增强综合服务功能,重点发展金融、航运、信息等现代服务业,郊区应立足增强经济发展水平,重点发展与先进制造业相融合的生产性服务业,实现二三产业互动融合发展。同时,本文提出了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以国际化提升上海服务业能级,以市场化做大服务业规模,以信息化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以法治化创造服务业发展环境,着力提升功能型服务业,大力发展知识型服务业,延伸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快构筑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适应的"高增值、强辐射、广就业"的现代服务业体系,进一步增强上海服务全国的能力及国际竞争力。最后,提出了发展上海现代服务业的8点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温家宝总理曾在上海考察时指出,上海要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综合优势,以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要紧紧围绕建成东北亚国际枢纽港的目标,大力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体系,着力打造航运服务资源集聚中,心,加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这是中央对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提出的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4.
在梳理航运服务业定义及构成的基础上,笔者对天津航运服务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结合小白楼国际航运集聚区特征以及当前和平区发展航运服务业所具有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和平区助推小白楼国际航运服务集聚区建设的对策建议,即加大保护和鼓励创新,变现和平区深厚航运文化;以高端航运业为支柱产业,完善制度和政策支撑;实现精准化的扶持,而非平均支持;积极探索,创新利用好先行先试;合纵连横,达到共赢发展。  相似文献   

5.
科学分析结果表明,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为上海创造的直接、间接和波及贡献占全市GDP总量的15%以上,对上海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上海在未来的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应保持航运装备中心事业的优势,完善高端生产服务业;发展航运金融,加强国内航运金融衍生品研发;拓展航运服务产业链,优化航运市场发展环境;加强综合试验区建设,发挥航运中心的辐射效应;加强长三角地区港口合作,提高航运中心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度。  相似文献   

6.
郑丹华 《职业时空》2009,5(9):10-11
现代服务业是人力资本密集型的产业,由于现代服务业的迅猛发展,必然导致对服务类人才需求的急剧增长。目前现代服务业需要的专业技术服务类人才供给严重不足,一定程度上约束了现代服务业发展。文章提出了建立服务业人才培养基地、完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引导培训机构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建立创新的现代服务业人才引进机制以及人才激励机制等人力资源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7.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我国部分发达地区现代服务业已经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相对滞后。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也面临创新不足、监管不到位等一系列问题。为此要通过加强监管、加强技术创新等来解决这些问题,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有序的发展秩序以及人才支撑。充分发挥现代服务业促进经济发展、带动就业以及促进人和社会全面发展的作用,这对于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MCBD)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高地,城市服务功能的新载体,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新动力和城市形象的新名片。上海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与发展不仅强调经济、产业、配套设施等"硬实力"的目标与定位,更要关注文化、品牌等"软实力"的不断提升,以便将上海真正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以上海长风生态商务区为例,针对商务区文化品牌建设与发展的成效与不足,提出针对推进现代服务业聚集区文化品牌建设与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与长三角龙头,必须以服务业为主确定区域发展目标,发挥对长三角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引领与带动作用。但与纽约、伦敦等其他国际服务型大都市相比,上海存在明显的现代服务经济功能缺失,而这种缺失又影响到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如何把上海建设成为现代服务业示范区,如何改变服务业比重始终处于"滞后"状态,如何通过发展现代服务业为进一步生产或者最终消费提供服务的中间投入,本文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刘炜 《科学发展》2009,(8):91-97
伴随着服务业的稳定快速增长,服务业对外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服务业已成为国内外投资者所关注的热点。外商对上海投资持续增长,伴随着上海现代服务业的蓬勃发展和跨国公司的入驻,上海服务业集聚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服务业集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区域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超过一定限度,产生了中心城区商务功能过度集中的现象,现代服务业集聚区(MCBD)模式应运而生。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强调统一规划、功能配套、形态新颖和生态环保,打造产业高地和城市名片。存量优化和资源整合是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基本思路。联合开发模式,确保了开发区域的整体性和一致性。  相似文献   

11.
李小年 《科学发展》2010,(10):52-61
与工业经济形态不同,服务经济形态下的生产要素是信息、智慧和知识型劳动力。因此,服务经济的发展需要在科技、信息、教育、金融、航运、保险和旅游业方面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来保障。服务经济专业化、规模化与网络化的要求对法律法规体系的国际化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各种创新科技的知识产权的保护、对消费者权益及小股东和公共投资者的保护是服务经济时代法律体系的主要特征。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旅游法、航运竞争法和物流法,制约了新兴服务业的发展,建议国家尽快出台相关立法。上海应借"四个中心建设"契机,在金融、工商、税收、投资、航运、邮轮旅游和物流的地方立法方面先行先试。  相似文献   

12.
早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就提出“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积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是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优化经济结构、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一条重要途径。”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地域资源以及加工生产条件等都将对外包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通过国内外战略外包的对比和分析。我国应积极吸取国内外跨国公司的成功经验,让外包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2009,(11):3-18
国际贸易中心既是上海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航运中心的重要基础和内容,也是上海形成国际经济、金融、航运中心的重要条件。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在内容、主体和方式上发生了质的变化,使得国际贸易中心从内涵到外延正在从传统向现代新型贸易中心转变。同时,国际经济形势诡谲多变,国内贸易中心建设热潮汹涌,使得加快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迫在眉睫。上海建设国际贸易中心,不能仅仅满足于传统型诸多要素的具备和完善,更重要的是立足国家战略、发挥上海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建设一个集功能、规模、综合服务等比较优势为一体,具备集聚力、辐射力和流通力的综合型内外贸平台,打造一个以服务经济为龙头、以制造业为依托的综合性新型国际贸易中心,尽快确立在国内的领先领导优势,并以此带动上海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加快上海经济发展方式转型。  相似文献   

14.
2007年3月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首次明确人才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提出了"发展人才服务业,完善人才资源配置体系"的要求.这标志着我国人才服务业的发展走上了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15.
聂新伟 《城市》2022,(3):31-38
加快服务业制度型开放已成为我国主动应对全球服务贸易规则加速重构的战略选择.得益于自由贸易试验区和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等高能级开放平台,京津冀地区服务业扩大开放成效显著.然而,受开放权限有限,出口结构不优,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均衡,以及区域产业"链式"融合度不够等因素影响,京津冀地区依然面临服务业制度型开放水平不够高...  相似文献   

16.
金融与航运之间关系是互融、互动和互推关系。金融政策、投资、创新、服务等推动航运发展。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金融服务领域由环节向整个产业链不断拓宽,手段由传统方式向新方式不断创新,区域由上海向长三角地区不断延伸,政策由限制性向鼓励性不断深化,市场由单一向全面综合不断扩大,机构由"点"向"团"不断集聚。要抓住中央给予上海的先行先试政策和国际航运金融等服务业向上海转移的机遇,创新金融体制机制和金融服务手段,大力发展航运金融、物流金融,着眼于服务整个航运产业链,努力在离岸金融、保险与再保险等领域中有所突破,在提升金融综合服务水平中推动上海国际航运中转和高端航运服务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由于许多地方政府用口号方式办服务业,连定义也分不清楚,所以所谓整合现代服务业最多也就整到现代化的传统服务业为止了。而在"整好"现代化的传统服务业同时,如何从体制、人才、诚信体系建设等多方面有意识地积累和预设发展现代服务业所需的各种条件,则是一个有着长远发展眼光的政府所应该仔细思考和规划的。  相似文献   

18.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深化发展不仅是顺应时代变化、服务国家战略、促进贸易增长,更是巩固航运中心建设已有优势、打造新竞争优势、探索制度突破,使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成为支撑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载体。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深化发展,应提升协同效能,强化对区域产业经济的保障和引领带动作用;提升服务能级,构建高效率、高品质、全方位的航运服务产业体系;提升数字、绿色新赛道动能,全面参与构建航运新秩序,打造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升级版。  相似文献   

19.
推动数字技术与服务业发展深度融合,让数字技术赋能上海现代服务产业体系建设,可增强上海服务业辐射能力、提高高附加值行业占比、助力上海服务业数字化转型、推动上海服务业创新,共同打造高品质的“上海服务”。  相似文献   

20.
梁强  罗永泰 《城市》2008,(5):8-12
一、创意产业:天津现代服务业新的增长点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对“大力发展面向民生的服务业.积极拓展新型服务领域.不断培育形成服务业新的增长点”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围绕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和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的要求,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体育和休闲娱乐等服务业.优化服务消费结构.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