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羽毛球作为现代常见运动项目之一,对我国体育领域的运转与发展有着极大地影响;而当羽毛球运动员在日常训练时,由 于训练方式过于传统,不仅无法有效提高训练水平与质量,还会产生一定的运动损伤;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运动员可以加强核心力量 训练方式的应用,转变传统训练内容与模式,提高训练水平,同时还可以促进羽毛球运动员自身专业素质与技能水平的提高,为我国 羽毛球运动及体育行业整体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下面主要对核心力量训练在羽毛球训练中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探究。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学生田径运动的发展,高职学生运动损伤现象也逐渐增加。在高职学生田径运动训练中,若出现运动损伤不仅会影响运动员的正常生活,严重时会影响到运动员以后的运动能力。因此要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几率,就要了解损伤发生缘由,并对症下药,才能更好地预防运动损伤。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羽毛球运动女性参与者的运动损伤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表明:羽毛球运动女性参与者常见运动损伤的部位有肩、腰、腕、踝、膝。为了使女性参与者减小在羽毛球运动中的伤害,在运动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正确掌握羽毛球运动的技术动作及步法、合理的击球点、恰当的发力,注意加强互相保护和自我保护,合理安排运动量,增加运动强度时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张伟 《现代交际》2014,(10):252-252
羽毛球教学中的多球训练是诸多训练方法中的一种,体现在教师向学生供球的数量、频率、速度、力量、落点等方面。羽毛球多球训练有益于学生的球感、技战术和终身羽毛球运动观念的养成,是羽毛球体育教学注重讲授和训练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5.
李志军 《现代交际》2014,(10):113-113
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滨州学院100名羽毛球选修课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研究显示,经常发生运动损伤的部位有:肩、肘、腕、踝、膝等部位,多发生扭伤和肌肉拉伤;造成损伤的主要原因有:技术动作不规范、准备活动不充分、器械场地不合适、身体素质差等。通过对损伤部位及原因的分析后给出相对应的建议,为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提供可靠保障,使大学生羽毛球运动能够更合理、更安全的开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曲靖师范学院体育学院羽毛球专项学生和曲靖师范学院非体育专业学生进行调查,以探讨羽毛球多球训练对高校学生战术意识培养的影响,同时为曲靖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教学和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作为体育教学的关键组成部分,田径运动对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但学生在参与田径运动过程中,很容易产生运动损伤,进而对训练与日常学习生活造成不利影响,而科学有效的开展力量训练则能够有效的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本文主要是对力量练习对田径运动损伤的预防作用及训练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教学质量不断提升,体育教学在学校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也逐渐提高。但是,在体育训练中也经常发生各种意外,造成运动损伤。运动损伤的产生不仅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身心健康,还会对学校的体育教学和训练造成不利影响。本文针对学校体育教学和训练中运动损伤产生原因及防治工作进行探讨,认为学校必须建立合理的体育训练机制,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性和责任心。了解运动损伤的特点,找到根源,做好预防工作,避免训练中的运动损伤。  相似文献   

9.
刘佳 《现代交际》2015,(4):97+96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测试等方法,对参加全国大学生羽毛球锦标赛的12所大学羽毛球队员的身体训练状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羽毛球队员技术水平的提升与其自身的身体素质训练的水平息息相关。文章主要对参加我国大学生羽毛球锦标赛的羽毛球队员在日常身体素质训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为教练员和运动员面对这些问题时,提供如何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法和建议,为大学生羽球队员技术水平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笔者的亲身执教经验,以中国人保财险丽江分公司羽毛球队为例对业余羽毛球队员的训练观察,总结出业余羽毛球训练计划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为业余羽毛球训练计划的制定提供理论参考,以不断提升业余羽毛球的训练水平和训练质量。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以及统计法,对四平市第三中学、四平市第十七中学、四平市第十四中学、四平市师大附属中学等几所学校的120名跳远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跳远运动损伤下肢关节损伤出现机率最多,踝关节损伤出现机率仅次于下肢关节损伤;产生原因主要有运动量安排不合理、准备活动不正确、热身不彻底等。根据损伤产生规律,提出预防运动损伤的几条建议,为保证科学的训练以及训练方法的正确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刘兰财  陈健 《现代交际》2010,(10):133-133,132
采用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法,对北京市羽毛球业余爱好者的运动损伤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羽毛球运动中主要的损伤部位包括膝关节、肩关节、踝关节、腕关节以及腰部等,损伤类型有关节韧带损伤、肌肉软组织损坏、肌肉拉伤以及滑囊炎等。造成损伤的主要原因以技术动作不规范、准备活动不充分、身体素质低以及场地器材差为主。  相似文献   

13.
在体育运动训练过程中,无论是主体部分的强化训练还是准备活动的过渡训练,都对体育专项训练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在学校的体育练习当中,却往往存在准备活动不足的现象,特别是针对诸如乒乓球之类的活动需要进行躯干支柱力量的训练,以防止和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本文运用实地调查方法,通过教学对比和教学总结,发现躯干支柱力量训练能够有效提高机体稳定性,大大降低运动损伤机率。  相似文献   

14.
羽毛球运动作为最受欢迎的体育项目之一,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尤其是高校的体育选修课中,羽毛球更是作为炙手可析其积极意义,探讨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更好的促进比赛训练法在羽毛球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篮球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方面具有显著作用,是高校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然而,由于篮球运动具有较强的对抗性,所以运动损伤情况也时有发生。这制约了高校篮球的进步与发展。因此,高校篮球教学应明确运动损伤出现的根本原因,并依托科学和规范化的教学方法和预防措施,有效控制运动损伤发生几率,从而保证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举重运动员的伤病调查及恢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损伤是体育运动中极其常见的,其所造成的影响是严重的,它使运动员不能参加正常的训练和比赛,妨碍运动成绩的提高,缩短运动寿命,严重者还可以引起残疾甚至死亡.因此,运动损伤的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积极预防运动损伤需要全面了解运动损伤的发生原因、规律及特点,同时找出损伤与运动项目的关系.在举重运动的比赛和训练中,运动损伤一直困扰着运动员,直接影响运动员的技术战术水平的运用和发挥.本文对福建省闽北地区举重运动员的损伤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力图从中掌握并了解运动杀伤的特点,损伤的发生情况和规律,有效的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改进举重运动员身体、意识、技战术及能力的训练,保障运动员身体机能处于良好的状态.  相似文献   

17.
羽毛球运动讲究手法与步法的协调配合,随着羽毛球运动的不断发展,比赛中对于步法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世界顶尖的羽毛球运动员必须拥有灵活的、快速的步法。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验对照法等研究方法,以如何提高运动员的步法移动能力为研究对象,以期为羽毛球的教学和训练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通过研究发现,步法与手法相结合的训练能够促使运动员更好的掌握及羽毛球的基本技术,能够更好的提高运动员在比赛中的随机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18.
现代羽毛球运动的发展,带来训练和培训方法的进步,也给高职院校的羽毛球运动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仅对羽毛球基本技术教学方法的优化进行研究和探讨,通过新旧训练方法的比较、筛选和取舍提出优化方案,为教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翻阅近几年来关于羽毛球教学方向的资料发现,国内多数相关类文献多倾向于研究和分析各地方高校竞技羽毛球的教学研究,而关于羽毛球教学创新能力培养方面较少涉猎。本文旨在为我国羽毛球教学训练能力的提升提供参照,同时为我国羽毛球运动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现代羽毛球项目要求运动员在瞬间对变化的球路做出精准的判断,羽毛球在运动分类上属于隔网对抗类,比赛成绩除了受技战术、场地、环境因素的影响外,受运动员个人心理因素的影响较大。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以及数理统计法对相关内容进行整理与统计。我国羽毛球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与大赛成绩均具有很高的水平;然而,近年来运动员心理训练备受教练员与体育科研人员的关注,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队员在训练与比赛中还存在一些心理问题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