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讨论场合中不同意言语行为是威胁对方面子的行为,需要采取礼貌策略,以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通过分析"BTSJ日语自然会话语料库"中讨论谈话的不同意言语行为,明确了日语母语者在讨论中不同意表明的五种礼貌策略,即"部分同意""表明共同立场"的积极礼貌策略及"提出疑问""征求意见""使用模糊限制语"的消极礼貌策略。  相似文献   

2.
皮英 《现代交际》2010,(4):50-55
美国学者Nessa Wolfson认为,与社会距离处于中间位置的人群相比较,处于两个极端的具有亲密关系的人们之间同陌生人之间一样,在交流中极少使用语言礼貌。本文主要研究在具有亲密关系的跨性别交流中使用语言礼貌策略的必要性,同时将布朗和列文森提出的积极和消极礼貌策略作为提高具有亲密关系的男女性之间交流质量的策略进行了介绍。文章认为,用于增加亲密、减少摩擦以提高交流质量的礼貌策略不但可以,而且有必要应用在具有亲密关系的跨性别交流中。  相似文献   

3.
高校拒信是一个相对小众且格式相对固定的文本类型,少有学者对其进行研究。拒信在本质上是一种威胁面子的行为,因此发信高校会采取一定的礼貌策略,以减轻威胁收信人面子的程度,使其更容易接受申请被拒的消息。本文以布朗和列文森的面子论为理论指导,对在英美高校拒信中的积极礼貌策略的使用进行了研究,发现了积极礼貌策略的使用特点及高校拒信写作的一些范式,希望为拒信的解读与写作提供新的思路与帮助。  相似文献   

4.
礼貌是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各种文化共有的社会现象。任何礼貌语言都是其社会和文化内涵的综合反映,因此不可以简单地将一种文化的礼貌原则和策略应用于另一种文化;否则可能会导致沟通障碍。通过比较中西方的礼貌原则,举例说明中西礼貌用语的语用表现,分析了礼貌语用失误的原因,以帮助交际者提高跨文化意识,完成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5.
林灵 《职业时空》2012,(2):153-156,159
根据言语行为理论,尤其是言外行为的社会功能和礼貌语言在言语活动中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一社会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将社交言语行为归为三类,并从礼貌策略的角度探讨汉语社交语境下的言语行为功能及应用策略,以期指导人们在特定的语境中正确选择和运用得体、恰当、礼貌的语言,掌握交际策略,达到最佳交际效果,促使交际成功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徐一平 《现代交际》2012,(5):28-31,27
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在对英汉礼貌用语进行对比和分析的基础上,对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用语迁移进行研究。语言作为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工具,是文化的一部分,寓于文化之中,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文化背景不同,操不同语言的人在交谈时,即便语言准确无误,也会产生误会。礼貌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文化的一部分。中西方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侧面对礼貌的策略和原则进行的分析和研究,都反映出了深刻的文化内涵。而礼貌用语,作为交际行为的先锋,是其民族文化特点的最直观的投射。本文以礼貌用语中的称呼语、问候语、感谢语和道歉语等方面为例,对中西礼貌原则的文化差异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受等级观念、集体主义和隐性文化的影响,中国的礼貌原则不同于以平等观念、个人主义以及显性文化为特点的西方礼貌原则。基于文化的角度对不同的礼貌用语进行分析研究,有利于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用差异,对言语交际活动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对其不断的研究和运用,人们的交际行为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7.
本文选取电影《公主日记》的一段对话进行分析。该对话分析从礼貌理论的角度,从故事发生的背景、识别对话参与者使用的礼貌策略、解释对话建构的原因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8.
政治演讲在当今世界举足轻重,成为了国际交流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利奇(Leech)礼貌原则为理论基础,包括策略准则、慷慨准则、赞誉准则、谦虚准则、一致准则和同情准则,分析了习近平和奥巴马讲话中礼貌原则使用的异同。本文的语料是2015年习近平中拉论坛首届部长会议讲话和奥巴马2015年国情咨文讲话。对比结果表明,这两篇演讲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准则是一致性准则;其他准则相比这两条准则来说使用相对较少。最后,论文深入探讨了礼貌原则在政治演讲中的效果。如树立负责人形象,拉近演讲者与听众之间距离等。此研究有助于人们进一步了解政治演讲,知道人们在政治演讲中合理应用礼貌原则对于中国的对外交流具有一定的启示,研究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跨文化交际成为我国当代大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在跨文化交际中,礼貌语言的准确使用有助于建立和维持和谐的国际社会关系。本文以大连市五所高校本科生为研究对象,从礼貌用语概念、礼貌用语技能、文化价值观念和礼貌用语意识等方面入手,对学生的礼貌用语语用能力进行调查与分析,总结学生的礼貌用语认知情况,提出加强大学生跨文化交际下礼貌用语能力的建议,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礼貌语言使用能力。  相似文献   

10.
刘岚芳 《现代交际》2014,(11):17+16-17
本文旨在探索说话者为各种交际目的如何使用一些话语策略来间接表达他们的意图。从语用角度进行分析,为读者从字里行间诠释说话者的意图提供线索。这些语用策略在确保恰当、礼貌和成功交际方面以及提高我们的交际能力方面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丁云 《公共关系》2001,(5):18-19
礼貌语是人类文明的表现,它表示了对人的尊重,使对方感到亲切、愉快。涉外人员在日常交往中善于运用礼貌语,能给人以有教养的印象,有利于双方关系的接近、融洽。常用的礼貌语如下。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社会的文明程度往往以语言的文明程度为标志,汉语中的礼貌用语更是中华文明的体现。汉语礼貌用语的价值在语用当中实现是受社会因素、文化因素、心理因素、语言因素等多种因素影响的。本文主要对对外汉语教学中礼貌用语的界定、汉语礼貌用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教学内容的选取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随着Culpeper和Bousfield不礼貌模式的提出,不礼貌研究逐渐升温。从不礼貌语用实现策略的角度,对汉语情感类真人秀节目《爱情保卫战》中的话语进行分析,旨在探索处于冲突关系下的情侣之间使用不礼貌话语的语用策略及其语用理据。研究发现,处于冲突关系下的情侣之间常用的不礼貌语用策略有"批评、贬损他人""用叠词表达不耐烦或不满情绪"等五个策略,这些策略并不总是单独出现,有时两个或多个策略往往会同时出现,如"侵入对方空间"这一策略往往会与"阻止、妨碍对方"策略同时使用。  相似文献   

14.
“请求”属于一种常见的言语行为,而“请求策略”是语用学相对集中的研究领域,但是理论上的阐释往往不足。因此,本研究选择请求策略的相关理论为研究对象,在介绍请求定义及组成的基础上,论述了交际能力与语用能力、语言语用能力与社交语用能力、言语行为理论、面子理论、礼貌理论等内容,并且进一步探讨了相关理论在请求策略研究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请求"属于一种常见的言语行为,而"请求策略"是语用学相对集中的研究领域,但是理论上的阐释往往不足。因此,本研究选择请求策略的相关理论为研究对象,在介绍请求定义及组成的基础上,论述了交际能力与语用能力、语言语用能力与社交语用能力、言语行为理论、面子理论、礼貌理论等内容,并且进一步探讨了相关理论在请求策略研究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对称词,即人们在交际中称呼对方时所用的词,他们作为对人距离的表现装置,本身就是一种表现礼貌策略的手段。考察《骆驼祥子》中日对译文本后发现,无论在何种关系下,汉语原文在译作日语后,都有接近半数或半数以上的对称词被省略。从具体类型的使用数量和排序来看,两语言对称词在二人称变体、反转自称、定记述B和拟亲属称呼等方面都有较大区别,且「あなた」和「君」这两个词只可在上层阶级互称时使用。最后,无论是上下位者之间对称时,还是同位者之间对称时,汉语中体现积极礼貌策略的爱称型对称词的使用都要高于或远高于日语。  相似文献   

17.
朱茏 《职业》2011,(2):136-137
语言是表达礼貌的重要手段。在日常交际中,人们经常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礼貌用语并通过礼貌语言来实现礼貌交往。因此,作为学校基础语言教育之一的英语教育,不应当仅是听、说、读、写的教育,更应该是一种礼貌  相似文献   

18.
李笑 《现代交际》2010,(4):142-143
语言作为文化交流的工具,被不同的民族赋予了不同的文化内涵。礼貌用语作为跨文化交际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尤其该被学习者认识和了解。本文从称呼语、话题的选择、对赞扬语的应答、礼物馈赠差异几个方面介绍英汉礼貌用语差异,介绍礼貌用语的重要性,从而促进跨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9.
赵艳宇 《现代交际》2010,(4):144-144,143
本文以礼貌现象和礼貌原则为研究对象,探讨在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思维模式和风俗习惯赋予礼貌的含义及准则,以及映射在礼貌现象中时表现出的异同。礼貌现象广泛出现于人类生活工作各个方面,熟练掌握礼貌原则、注重礼貌原则的文化习俗性,处理好礼貌原则中各项准则与交际距离之间的关系,努力达成不同文化间的认同,可避免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使东西方交流更融洽和谐。只有这样,才能维护和保持一定的交际距离,以达到所期望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20.
人们日常的言语情感表达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礼貌原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则之一。礼貌原则是面子理论的延伸,是双方建立友好合作的基础。从语用学的角度出发,了解礼貌原则包含的基本内容,认识礼貌原则的重要性,发现礼貌原则存在的不足,并指出在生活实践中根据不同环境与对象灵活运用礼貌原则,能保障语用交际活动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