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拾丽莉 《现代妇女》2014,(12):201-202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许多农民摆脱土地离开乡村进入城市务工,并逐步融入城市生活,实现由农民向市民的转换。农民市民化既是城镇化工业化、的过程,又是城镇化工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农民不断学习逐步提高自身素质实现其身份向市民转换的一个过程。同时,农民市民化可以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国家和政府将农民市民化放在战略的高度,制定了相关的政策及各项法律法规来推进农民市民化。但是现阶段农民市民化还存在很多现实的、制度性的、深层次的困境和障碍,如农民市民化进程缓慢的问题突出,农民市民化质量不高,甚至存在半市民化、逆市民化的现象出现。为了推进我们的农民市民化进程,我们针对困境形成的原因,找出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
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要体现城镇化过程中"人"的核心地位,就必须考虑到农民的市民化和社会融合问题,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因此,关注农民的心理建设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阐述新型城镇化进程对农民心理的影响,分析当前的农民心理冲突产生原因,提出新型城镇化心理建设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3.
申雯雯  侯爱敏  姜彬 《城市观察》2015,35(1):107-113
农民安置社区是农民市民化的主要依托和重要载体,然而当前对这类社区的管理模式等"软件"的研究却相对薄弱,以至于不适宜的管理模式阻碍了农民的市民化进程,进而影响到城镇化质量。本文选择农民安置社区建设工作起步早、发展快、规模大、类型多的苏州为例,通过广泛深入的调研,系统地总结了苏州多年来在农民安置社区管理方面源于基层、充满地域特色的创新经验,同时结合安置社区的独特特征及其管理需求的分析,深入分析了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面临的挑战,进而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新型城镇化的时代背景下,本文从农民工市民化实现的动态过程出发,构建了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收益分析框架,测度了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和长江中游城市群的104个主要城市农民工市民化的净成本。结果表明:(1)农民工市民化进程需要巨额资金,政府和企业存在较大压力;(2)住房成本和土地流转收益是农民工市民化的个人主要成本与收益;(3)二三线城市快速发展将提供农民工市民化的容纳空间;(4)农民工市民化后企业承担的社会保障成本与工资成本不相上下,用工成本提高。在此基础上,得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廉清秀 《现代妇女》2014,(7):236-236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脚步行走的越来越急速,我们在关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同时,为城市化做出巨大贡献的失地农民也成为我们关注对象。失地农民在失去土地之后唯一的出路就是快速进入城市,实现其市民化的身份,然后,在现实情况中,失地农民的市民化之路依然艰难,充满荆棘,因此,本文希望在分析出失地农民的市民化影响因素基础上,为失地农民能够尽快实现其市民化做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6.
公民参与是公共政策合法化的必要条件之一。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忽视农民的参与,侵害了农民的根本利益,同时也对国家、政党的合法性地位造成了侵害。农民参与到城镇化政策的各阶段,是彰显公民权利的内在要求,亦是政策合法化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7.
基于2000—2012年武陵山片区69县市(区)的面板数据,考虑空间异质性,运用空间统计的ESDA法和空间计量等方法,考察了片区农民收入与城镇化进程的空间相关性及其冷热点格局,比较产业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的农民增收效应。结果表明:(1)武陵山片区各县市(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呈现出高度的空间正相关性,形成以丰都、彭水、武隆、黔江为中心的热点区及洪江、中方和鹤城为中心的次热点区;人口城镇化和产业城镇化空间相关性显著,热点区主要集中在张家界片区,有向周边蔓延趋势;铜仁地区处于"三低"分布的冷点区。(2)进一步的空间模型估计显示,人口城镇化是片区农民增收效应的主要动力,产业城镇化对农民收入增长亦有正效应,但带动能力偏弱。(3)农业技术水平、物质资本投资和经济密度的提高有利于农民增收,相反,片区金融发展的现状对农民增收存在抑制作用。根据以上结论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姚莲芳  李典军 《城市》2011,(12):26-30
城镇化是一个国家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文明的重要标志。"十一五"时期,武汉市通过实施"家园行动计划"初步完成了城镇化进程中的基础设施建设任务。正在实施的远城区新型工业化战略,更是抓住了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9.
农村婚嫁变迁是农村社会关系变迁的真实写照,本文选取H村为研究对象,以农村婚嫁作为研究农村社会关系变迁的切入点,从功能主义的角度分析农村社会关系变迁,以探究农村社会关系变迁与城镇化的关系,得出"农村社会关系朝着更好地融入城镇化的方向变迁"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0.
赵静 《职业》2013,(15):120-122
农村城镇化已成为中国今后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是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保证。中国城镇化是以目前农村地区的城镇为基础实现农村城镇化,来实现农业文明向城市化的工业文明的转变。其关键是农民转化为城市居民后素质的改善和提升,防止出现身在现代化城市而人非现代化。依据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观点,实现农村真正城镇化必须有教育功能的实施。而担当该任务的只能是社区教育。社区教育发挥有效作用的前提是把握被城镇化的农民素质与城镇化要求的差距,也就是说.必须把握住农民究竞缺失了哪些现代化素质,才能有效地实施社区教育。弥补这些缺失的素质也就形成了城镇化中农民的学习需求,清楚了这些学习需求,社区教育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11.
随着安顺市新型城化进程的加快,在中央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相关政策指导下,偏远山区少数民族人口流入安顺市城镇规划的各个乡镇。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代表安顺市经济发展、城镇化进步的必然结果和具体体现。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安顺市民族关系的现状为:一是建立了完善的城镇少数民族服务体系,加快推进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二是安顺市民贸民品优惠政策落实情况良好;三是安顺市脱贫攻坚工作持续推进。  相似文献   

12.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背景下,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的客观依据是农民分化及其市民化意愿和土地产权诉求变化。对广东的调查显示,农民已分化为非农农民、务农农民和兼业农民三种基本类型,构成比例大约为5∶4∶1。不同类型分化农民均有市民化意愿,市民化意愿与非农化程度正相关。分化农民的土地功能重要性结构不同,土地产权诉求存在差异。承包地和宅基地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面临的核心问题。如果给予城市户籍,仅有10%左右的分化农民愿意放弃。如果给予城市户籍、土地和房产赔偿,再给予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子女读书、住房等综合补偿,35%的务农农民和近50%的非农农民愿意放弃。  相似文献   

13.
武汉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思路应坚持城乡一体,走城郊融合的城镇化道路;因地制宜,走多元化的城镇化道路;转变方式,走绿色、可持续的城镇化道路;优化管理,走市场配置型的城镇化道路;提升服务,走功能互补型的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14.
曾万涛 《城市》2012,(12):67-71
公共政策中的农民工称谓最早出现于1984年,当时叫农民轮换工(1984年6月,国务院发布《矿山企业实行农民轮换工制度试行条例》),1991年正式称为农民工(1991年7月,国务院发布《全民所有制企业招用农民合同制工人的规定》)。近30年来,农民工规模日益壮大,已成为介于农民与市民之间的第三元社会群体。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53亿人,其中外  相似文献   

15.
刘庆斌 《城市》2012,(10):52-55
城镇化既是解决国内消费需求的一个重要手段,又是调整经济结构的一项重要内容,更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持久动力。农民工市民化是我国加快推进城镇化的必然选择,是影响城镇化发展速度和质量的关键所在。当前,我国城镇人口数量已经超过了农村人口,这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表明我国城镇化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由于我国的二元城乡结构的影响,农民工在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社保等方面与城市居民在权利上还存在着诸多不平等和缺失,加上农民工在城市中大都没有稳定的居住场所,还处于半城市化状态,城镇化的质量并不高。  相似文献   

16.
马林靖  郭彩梅 《城市》2019,(7):22-28
作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模式之一,就地城镇化是促进乡村振兴、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了更好地了解就地城镇化的实践效果以及农民的就业转型出路,以宝坻周良水苑小区作为研究对象,从就业、收入和生活等多角度深入分析就地城镇化发展中农民就业转型的路径、去向、行业分布、单位类型、收入现状以及影响因素等,以期为探索新型城镇化发展与乡村振兴进程中的相关问题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7.
傅晨 《城市观察》2014,(1):153-159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农民在职业、生活方式、社会身份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市民化转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农业转移人口的强烈愿望,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具有中国特色,对象是农民工及其家人,城乡二元制度改革滞后是主要障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分为三个阶段,具有不同的任务。  相似文献   

18.
搬迁农民面临身份的转变和社会、经济、文化、生活方式的剧变,存在着发展性焦虑。应以“宗社衔接、村贤协治、邻里中心组织”为核心的多维社群重建和以“便民、扶助、分类指导”为核心的政府行为,来消解搬迁农民“教育、养老、医疗保障、异地就业、文化服务”等实际顾虑,优化其不稳定的“社会支持系统”和“异步混沌”的精神世界。必须重视城乡融合发展要素结构性不平衡的问题,推进基础设施、服务、核心要素的协同下沉;从政府工作端和农民体验端双边获取共识,推进政府与农民“精神共富”核心意识的形成,完善城乡融合发展进程中农民市民化的工作机制和实现“精神共富”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9.
农民工是中国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和发展,农民工对中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尽快改善农民工的生存现状,使农民工成为真正的产业工人,可以从完善当今户籍制度、住房制度、社会保障等方面着手,使农民工尽快容入城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张宁月 《城市》2018,(4):14-21
笔者基于我国以及天津城镇化的发展现状,采用国际上通用的IU比、NU比两种定量指标,分别对我国以及天津城镇化与工业化的相关性进行实际度量,并运用一元线性回归方法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小结提出未来天津城镇化发展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