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数字逻辑系统设计"是电信专业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为激发学生的能动性,提高学校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设计能力,本文对该课程教学方式、学生兴趣、考核方式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培养应用型、实用性专门人才,以适应行业需求。  相似文献   

2.
周登科 《职业》2022,(23):30-32
验证性实验作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基础实验,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验证性实验课程的开设,对于深化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落实主体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具有促进作用。基于此,本文以机械专业验证性实验特性为切入点,对验证性实验的设计与实践进行研究,以期为深化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荆玲  塔春红  赵晶波 《职业》2011,(18):84-85
高校实验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是培养学生专业实验素质的良好平台。通过实验教学,不仅可以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设计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和团队的协调沟通能力。良好的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巩固已学的理论知识,开拓视野。  相似文献   

4.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是反映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进行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的能力。探讨构建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体系,密切结合科研项目设置毕业设计子课题,将结构验算与施工组织设计融为一体,结合学生的就业,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毕业设计教学环节中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魏德才  王荣珍 《职业》2007,(33):98-99
我国职教课程开发模式的改革,大体经历了"移植普教"、 "洋为中用"和"本土创新"三个阶段.项目教学法作为由本土创新的一种带有中国特色的工作过程导向型课程开发模式,因其符合职业教育规律,具备激发学生兴趣和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等特点,备受职教课程改革者的青眯.笔者结合模具专业的教学实践.对模具专业类课程实施项目教学进行了探索和尝试,本文着重探讨模具专业骨干课程(以下简称"骨干课程")实施项目教学的理论依据、遵循原则及应用方案.……  相似文献   

6.
许晓珍 《现代交际》2014,(9):156-156
我国传统英语教学忽视了对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而语言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学生英语口语教学应结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认知方式等特点培养其综合语言能力。本文从交际能力理论和"跨文化意识"培养的角度出发,结合课堂中教学手段的运用,强调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促进学生的语言知识由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的转化,最终达到语言使用的准确性、得体性和流畅性。  相似文献   

7.
刘伟丽 《现代妇女》2014,(4):342-342
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把"案例式"教学方法和"设计比赛"等教学形式引进课堂,将教学和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和考察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素质。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革,突出综合素质培养,建立以艺术设计、创新能力和实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是出于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现实需求而设置的专业,在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迅猛发展的趋势下,要培养全方位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使之具有基础理论知识和熟练的艺术设计技能,要引入项目化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充分激发学生的艺术设计学习和创造热情,注重培养学生在艺术设计方面的创新思维和创意设计能力,围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模式,锻炼学生的艺术设计专业能力。  相似文献   

9.
陈毅宏 《职业》2012,(21):104
机械制图是机械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更是技工学校工科类专业必修的一门课,担负着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绘制和阅读机械工程图样的能力的重要任务。它为专业服务并贯穿于机械类专业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所以该课程的教学方法一直是教师们讨论和教研的热门话题,但在技校开展制图课教学很难。为提高教学效果,笔者认为在技工学校制图课中进行CAD教学很有必要。一、进行CAD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对于职技校教育而言,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关于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人曾对高中生做过问卷调查。研究人员设计了一道题目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方式,题目是这样的:在下  相似文献   

10.
陈伟娅 《职业》2013,(11):21-22
服装专业实训课是一门技能性很强的课程。服装专业的学生差异很大,具有多样性、层次性等特点。教师需要抓住服装专业实训课程的实际,从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入手,把学生能力特点与专业能力培养发展方向有机结合起来。使专业教学模式更适合学生个体化、个性化的发展。本文就实施“星级式”技能教学的具体措施和研究成果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旅游教学中学生创造力培养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芳芳 《职业》2011,(11):98-98
笔者结合旅游专业的特点,就挖掘教材内容所含的创造性元素、在传授基础知识及加强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创造精神提几点拙见。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先决条件。因此,要进行创造力培养,首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2.
物理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物理创新能力,那么它在培养创新能力方面起到什么作用呢?笔者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证,即物理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物理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物理实验能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条件;物理实验是培养与训练学生创新能力最有效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陶瑞峰  崇丽娜 《现代交际》2013,(9):254-254,253
本着以提高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为核心,市场经济蓬勃发展下装饰装修行业用人标准为导向,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宗旨。环境设计专业在现有教学模式基础上,不仅要加强对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还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方面的训练,从而培养出符合行业需要的应用型高学历人才。本文结合行业需求,对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更好地应用到实践,在实践中总结和吸取丰富的经验,并配合科学的管理和评价机制,从而探索出符合社会和市场需要的、科学合理的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4.
张晓欢 《职业》2024,(7):90-92
随着一体化课程改革的推进,英语课堂教学也要进行相应的改革,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教师的思想要转变,要从“以应试为目标的教育”向“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育”转变,结合学生所学专业,改变考核方式,探索适合幼儿教育专业学生的课堂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侧重学生知识应用和教学技能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5.
王林 《职业》2013,(18):155-155
本文结合几年来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引导中职学生学好电工与电子技术这门专业基础课,激发他们对专业课学习兴趣,从而逐步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专业综合素质,为未来的工作做准备。  相似文献   

16.
张海兵  崔健 《职业》2017,(30):42-43
随着社会对会计人才质量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中职学校对会计专业学生除了良好职业道德的培养,打好扎实的专业基础外,还需要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本文结合笔者在二十年教学岗位上所做的探索与研究,总结出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法,即只有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能力、动手能力、理财能力、抗腐能力、适应能力"等七个方面入手,才能提高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的实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7.
胡军钢 《职业》2015,(8):109-110
学生随岗实训是学校"三阶段"式课程体系的一部分,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企业文化,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最终指向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本文以中职汽修专业的汽车维护课程为例,探讨中职汽修专业随岗实训的课程指导思想、课程目标设计、课程整体设计、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实施设计方法、教学评价等。  相似文献   

18.
马洪新 《职业时空》2009,5(6):77-77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首先来源于兴趣。针对大学教育中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而忽略对其学习兴趣培养的状况,从大学专业实践教学的角度分析了学习兴趣培养的意义,结合教学背景,探讨了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各种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9.
张爽 《职业》2014,(5):102-103
实践教学是培养高职学生的综合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关键。对于电子信息专业的学生来说,有效的实践可以巩固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本文重点论述如何通过实践性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传统电子信息专业的理论和现代的实践教学模式入手,结合高职电子科目的总体学习特点对电子信息类产业的实践教学进行创新型研究,为高职实践性教学提供理论性指导。  相似文献   

20.
张彩侠 《职业时空》2009,5(6):33-34
通过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特点和生物类专业有机化学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全面分析,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高职有机化学课程教学体系改革进行初步探索。从激发学生兴趣、突出主体意识、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加强实验教学、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诸方面,着重提出了提高有机化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