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巧答妙对     
岳安芳 《老友》2008,(11):51-51
清代《康熙字典》编纂者张玉书,有一次与康熙对弈,康熙忽指一棋子说:"豆",张立即指着灯说:"油"。康熙说:"两碟豆",张对曰:"一瓯油"。康熙说:我是指花丛中"两蝶斗",张即曰:臣是指大海上"一鸥游"。康熙为张的机智折服,大笑。  相似文献   

2.
每一种有效的思维方式,都是人生命历程上的一盏明亮之灯。大卫·苏尔茨在《大思想的神奇》中说:"决定成功的因素中,体力、智力、精力、教育都在其次,最重要的是思想的大小。"读了刘友开老师新的专著《汪达之评传》,我们不得不承认:从"草根"到"特级"的刘友开教师的成功,就在于他与常人的思维方式之不同。我认识刘友开老师,己经有好几个年头了。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文论中与"文类"意义相近的是"文体"概念,主要是指体裁、体例、体式,属于文学形式范畴。"新批评派"等对"文类"概念作了形式主义的理解。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提出了"文类批评"的概念,力图扭转传统文类概念的形式主义倾向,而代之以历史主义的文类概念。乔纳森·卡勒开了将"理论"称为"文类"的先例,它不是指文学形式层面上的体裁格式,也不是指文学内容层面上的题材和主题,而是指"后学"的各种新潮学说或流派,从而将文化政治问题推进了当今的学术视野,这就将"文类"概念大大扩充了。文类理论从形式主义走向历史主义的后现代转折与当今文学理论的范式转换密切相关,文学理论的范式转换为文类理论的新变提供了终极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文论中与"文类"意义相近的是"文体"概念,主要是指体裁、体例、体式,属于文学形式范畴。"新批评派"等对"文类"概念作了形式主义的理解。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提出了"文类批评"的概念,力图扭转传统文类概念的形式主义倾向,而代之以历史主义的文类概念。乔纳森·卡勒开了将"理论"称为"文类"的先例,它不是指文学形式层面上的体裁格式,也不是指文学内容层面上的题材和主题,而是指"后学"的各种新潮学说或流派,从而将文化政治问题推进了当今的学术视野,这就将"文类"概念大大扩充了。文类理论从形式主义走向历史主义的后现代转折与当今文学理论的范式转换密切相关,文学理论的范式转换为文类理论的新变提供了终极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当学生迷路的时候,教师不是轻易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怎样去辨明方向;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登山畏惧了的时候,教师不是拖着他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因此,教师必须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做到--善于"引"和"导".  相似文献   

6.
"国球文化"是指"中国乒乓球文化".在认识和理解"国球"、"文化"这两个概念的基础上,认为中国"国球文化"是指:中国人在乒乓球运动的实践活动中创造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所有乒乓球运动的物质的和精神的过程及其结果.  相似文献   

7.
灵帆 《可乐》2008,(11):64-64
雷释义:指看到某些文字或画面,脑子里忽然"轰"的一声,像被雷击中一样。根据被"雷"程度分为:轻伤、中伤、重伤、脑残、金刚不坏之身。总之,"被雷到"是指被吓到,用  相似文献   

8.
所谓"三心"是指:信心、善心和童心。所谓"二意"指的是:"无意"和"有意"。"三心"怡情信心:一位诗人说得好:"信心是半个生命,淡漠是半个死亡。"信心可以鼓起人们与疾病、衰老作斗争的勇气,从而减少疾  相似文献   

9.
正"危险"与"机会"并存,当上帝把所有窗户关掉时,一定在某处给你开了另一道门,关键就是看你能不能找到那扇门。要应对舆情危机,首先要弄清楚舆情究竟是什么?舆情是"舆论情况"的简称,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社会管理者及其政治取向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它是较多群众关于社会中各种现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中《终身误》和《枉凝眉》两支曲子究竟指谁,红学界存在很大分歧,归纳起来主要有六种意见;关于"美玉无瑕"究竟指谁,红学界也存在三种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终身误》是咏薛宝钗的;《枉凝眉》是咏林黛玉的;"美玉无瑕"则是指贾宝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