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西江月     
一愁黛颦成月浅,啼妆印得花残。只消鸳枕夜来闲,晓镜心情便懒。醉帽檐头风细,征衫袖口香寒。绿江春水寄书难,携手佳期又晚。此为思妇征人相思之作。上片写思妇相思情意。愁眉难展皱成一弯新月,泪流满面红妆犹如花儿残败不堪。只因为罗帐鸳鸯枕被无人同睡卧,早晨起床对镜也便懒得梳妆打扮。“颦”:皱眉。“月浅”:指月儿露出弯弯一线的样子,此句借月喻思妇愁眉。“啼妆”:指哭泣时妆容不整。“只消”:只因为。此句暗示心上人不在身边,相思夜难寐。故有下句懒得梳妆的叙述,表达思妇相思情意浓及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情状。下片写征人…  相似文献   

2.
《孔雀东南飞》,又名《古诗为焦冲卿妻作》这是一首叙事的乐府诗,长达1745个字,堪称“一首古代最长的叙事诗”。①它首见于《玉台新咏》,又载于《乐府诗集》.关于这首诗的内容,在诗的序言里说得相当明白:“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造,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②这首诗自诞生那天起,就引起学术界的关注。文学评论家们说它“篇幅最长,故事最曲折完整”③,又说它“质而不俚,乱而能整,叙事如画,叙情如诉,长篇之圣也。”还有人评之为“神化之笔,…  相似文献   

3.
脂批中“深得《金瓶》壹奥”条,甲戌本作“写个个皆知”和庚辰本作“写个个皆到”的差异,是脂砚斋和畸笏叟在不同的认知和思考下形成的:“写个个皆知”是脂砚斋对曹雪芹删去的“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一节的响应;而“写个个皆到”则是畸笏叟主导《红楼梦》批点之后,按照自己的理解和喜好,对原有脂批作出的调整和修改。脂批所认为的“《金瓶》壹奥”是指“全无安逸之笔”而言,是对世情小说的叙事手法细腻性特点的体察。  相似文献   

4.
“沉郁”说是《白雨斋词话》的核心,也是陈廷焯论词的唯一标准。其内容大体上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第一,沉郁主要是指词的表现手法和风格特征。“温厚以为体,沉郁以为用。”(自序)“作词之法,首贵沉郁。”(卷一·三)“所谓沉郁者,意在笔先,神余言外。写怨夫思妇之怀,寓孳子孤臣之感。凡交情之冷淡,身世之漂零,皆可于一草一木发之。而发之又必若隐若现,欲露不露,反复缠绵,终不许一语道破。”(卷一·八)  相似文献   

5.
这首诗的诗题,各本都作《有美堂暴雨》。洪迈《容斋四笔》卷二“有美堂诗”条下云: 东坡在杭州作《有美堂会客诗》,颔联云:“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读者疑海不能立,黄鲁直曰:“盖是为老杜所误。”因举《三大礼赋朝献太清官》云:“九天之云下垂,四海之水皆立”以告之。  相似文献   

6.
浪淘沙     
一高阁对横塘,新燕年光。柳花残梦隔潇湘。绿浦归帆看不见,还是斜阳。一笑解愁肠,人会娥妆,藕丝衫袖郁金香。曳雪牵云留客醉,且伴春狂。此为思妇词。闺阁楼高临水,正对横塘,燕子归来又一年好景,风吹柳花谢落,梦里泪流成行。春江绿水看不见远帆归来,又值黄昏斜阳,思念的人儿无限感伤。“高阁”:指高楼闺房。“横塘”:借用崔颢《长干曲》意:“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新燕”:指燕子归来。“年光”:指春光正好之意。首句写高楼临水,有思妇望穿秋水又一年之意。“潇湘”:化用神话传说,舜南巡死…  相似文献   

7.
《君子于役》的主题是一般的思妇怀人 ,还是借思妇怀人反映当时繁重的徭役带给劳动人民的痛苦 ,这两种观点分歧的根本原因在于对“君子”身份的理解。本文考察了《诗经》雅、颂、风诗中的“君子” ,认为《诗经》中的“君子”属统统阶级上层 ,故《君子于役》中的“君子”不可能是劳动者 ,再加上对该诗个别诗句的分析 ,可知该诗的主题是一般的思妇怀人  相似文献   

8.
怨刺诗都是些“变风”、“变雅”的作品,都具有很强的批判现实精神,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诗经》怨刺诗中的“怨”并不仅仅是指怨刺上政,更有普通人民对日常生活之痛和人生感伤的“怨”,“怨”也包括恋人的相思之苦、征人的思妇之怨等;而“刺”则有责备、讽刺之意。  相似文献   

9.
张雨 《老友》2012,(5):57-57
“偷”诗不同于剽窃。“偷”诗是熟读之后,或赏其同,或爱其意,或醉其情,久而久之,待自己下笔时,便有意无意地将前人的佳作“化”为己有了。“偷”诗自古有之,形式多种多样,这方面最有名的是唐人张怀庆。据《大唐新语》载:李义府尝赋诗日:“镂月成歌扇,裁云作舞衣。自怜回雪影,好取洛川归。”张怀庆则云:“生情镂月成歌扇,出性裁云作舞衣。照镜白怜回雪影,时来好取洛川归。”  相似文献   

10.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 固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上面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涉写于镇江鹤林寺的名作。它流传久远而广泛,其结句“又得浮生半日闲”,往往被人用为表达繁忙疲劳之中暂得休息的口头禅。 《全唐诗》收了李涉这首诗,篇名是《题鹤林寺僧舍》。旁注“寺在镇江”四字,当系清代编诗者所加,因为在唐代镇江尚称润州。又诗的结句“又得浮生半日闲”下加注:“‘又’一作‘偷’。”据《全唐诗》所收李涉其它各诗,如:《京口送朱昼之淮南》、  相似文献   

11.
更漏子     
一槛花稀,池草遍,冷落吹笙庭院。人去日,燕西飞,燕归人未归。数书期,寻梦意,弹指一年春事。新怅望,旧悲凉,不堪红日长。古代将一夜分为五更,用铜壶滴漏计时,称之“更漏”;“子”:即曲子。《更漏子》,也叫“夜曲”,共有两体:一种104字,杜安世好作此体;另一种46字,由温庭筠创制。本词属后体,双调,上片六句,两仄韵,两平韵;下片六句,三仄韵,两平韵。这是一首感旧怀人之作,写得婉转缠绵,凄绝动人。上片起始三句,描绘典型环境,点明时令季节,创造怀人氛围。“槛花”:长廊栏杆外的花。“花稀”:指花儿凋落,花枝稀…  相似文献   

12.
在信息化时代,汉语的发展面临种种危机,“欧化”汉语便是其中之一。讨论“欧化”汉语的定义及种种孝因,区分了“善性欧化”与“恶性欧化”之差异,同时以小说《陈大毛偷了一支笔》为例,分析了“欧化”汉语在待定文本中的修辞功能。  相似文献   

13.
庆春时     
一倚天楼殿,升平风月,彩仗春移。鸾丝凤竹,长生调里,迎得翠舆归。雕鞍游罢,何处还有心期?浓薰翠被,深停画烛,人约月西时。这首词的调名与词题相吻合,是小晏为庆贺赏春之宴而作的一首词。词的上片写白天庆贺赏春的盛况。“倚天楼殿,升平风月,彩仗春移。”开头三句是说:在那高高的楼殿前,在这太平盛世的美好景色里,庆贺赏春的彩色仪仗队,象明媚的春光那样变化多端。“倚天”:靠着天,说明楼殿高大雄伟。“升平”:指太平盛世。“风月”:清风明月,此指美好的景色。这三句交代了庆贺赏春的地点、背景和仪仗队的声势,说明庆贺…  相似文献   

14.
异文与训校     
一这里说的异文,并非指文字学上常提及的“异文”,如“跬”字,《说文》作“(?)”,《集韵》作“蹞”,而《荀子》作“蹞”之类,这是指汉字记录同一词或词素的不同形体,可称之谓“异体”。而本文所说的异文是指训诂学、校勘学常用之术语。它所包含的内容有:①同书不同版本的异文,如《文心雕龙·徵圣》篇中的同一语段,旧本作“虽欲此言圣,弗可得也”,唐写本则作“虽欲訾圣,弗可得也”。前者曰“此言”,后者曰“訾”。②同书不同篇的异文,如《荀子》中载相关论述的同一语段,《仲尼》篇作“乡方略,审劳佚,畜积,修斗”,而《王霸》篇则作“乡方略,审劳佚,谨畜  相似文献   

15.
“快读” ,非指阅读速度 ,而是说阅读快感。“快”乃“快意”之谓 ,是一种感受、一种心境。《从〈聊斋志异〉到〈红楼梦〉》是马瑞芳教授新近面世的一部著作。全书四十七万两千余字 ,分为五编 :第一编 ,《聊斋》新论 ;第二编 ,《红楼》新论 ;第三编 ,从《聊斋》到《红楼》 ;第四编 ,《聊斋》个案析论 ;第五编 ,聊斋学、红学。书中并有插图一百零八幅。2 0 0 4年 10月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我与瑞芳相识 ,大约有二十年了 ,多数是在学术会议上碰面 ,聚散匆匆 ,偶有机缘同住一室 ,则往往化为闲“聊”之“斋” ,同入“红楼”之梦。在这长时期内…  相似文献   

16.
梁州令     
莫唱阳关曲,泪湿当年金缕。离歌自古最消魂,闻歌更在魂消处。南桥杨柳多情绪,不系行人住。人情却似飞絮,悠扬便逐春风去。这是一首思妇词。词的上片写思妇怕分别而偏听到送别曲之幽怨。首二句“莫唱阳关曲,泪湿当年金缕”直呼怕听阳关曲,意思是说:不要唱那催人泪下的《阳关三迭》吧!当年和丈夫离别时,我就是听了这种曲调而泪湿了金缕衣。词中的“《阳关曲》”,本名《渭城曲》,为唐代著名诗人王维所写的送别诗。诗为主要歌词,并引申诗意,抒发离情别绪。因全曲分三段,原诗反复唱三次,故称阳关三迭。“金缕”:唐宋时妇女只用金…  相似文献   

17.
上古汉语“夫”字与人类学上之成了礼关系密切,基本义指“成年男性”。通过对汉藏 语系各亲族语言中有关“人”之语音的比较,可以发现它们的本词应是“夫”义扩大而来,因此, “夫”字应是汉藏语系内共同的基本词汇之一。族源问题与语源问题常常互相渗透,不能作如 是观,汉藏语系内各亲族语言同源之研究就很难达到目的。  相似文献   

18.
广笑府     
《可乐》2010,(5):39-39
心肝都在这里 陕右人好把“竹”字念成“箸”。有一陕右籍的巡抚大人坐在公堂上,对巡捕说:“给我取一竹竿来。”巡捕误以为巡抚要吃猪肝,赶紧出去买了猪肝。他想,既然大人要猪肝,估计也要猪心,于是,又买了猪心。巡捕用盘子盛着猪肝,用纸裹了猪心藏在袖中,进见说:“报告大人,猪肝已买到。”  相似文献   

19.
自清代蘅塘退士孙诛编成《唐诗三百首》、近代来古徽编成《宋词三百首》以来,诗词的选注本一发而不可收,且一般都冠以“三百首”之名,以应“诗三百”之意。在时下众多的宋词选本中,江西社科院李华先生的《宋词三百首详注》(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年5月出版,简称《详注》),是颇具特色的一部选注本。其品位之优良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选,一是注,《详注》的选与注都有鲜明特色和独特长处。《详注》既有普及性又有学术性,文笔条畅生动,分析深入浅出。其鲜明特色可用六字概括:“涉猎广,研磨深。”一、涉猎广。涉猎广是指这本《详注…  相似文献   

20.
可怜织女星,化为马郎妇; 乌鹊疑不来,迢迢牛奶路. ——《教授杂咏》之二鲁迅先生的《教授杂咏》四首,是一组脍炙人口、流传甚广的讽刺诗篇.四首诗各咏一人一事,上面所引的第二首诗,系讽刺赵景深先生误译英文中的银河为“牛奶路”,由此揭示赵提出的“宁顺而不信”的翻译主张之可笑.《鲁迅全集》十卷本,《集外集》注释本,对读者知之已稔的“牛奶路”作了详注;对索解为难的“马郎妇”却未加注释. 张向天《鲁迅旧诗笺注》,周振甫《鲁迅诗歌注》,对此都有注解.他们都根据《二心集·风马牛》一文,谓指织女星.锡金《鲁迅诗本事》中,说“有菩萨化为马郎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