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台湾政党政治与西方政党政治意识形态的左右之争有很大差异,其最突出的特征是台湾社会关于族群和国家的认同分歧。"解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族群与国家议题的操弄一直是台湾政党为实现自身政党利益最大化而扩大台湾社会分歧的思想工具。但近几年来,基于"台湾意识"民意基础的现实以及台湾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台湾政党竞争开始向"去族群化"和"维持现状"的共识趋势发展。政党竞争基于社会分歧,现今台湾社会的族群和国家认同意识还是主导台湾政党政治发展的主要因素,但处于次要位置的经济因素对其政党认同的影响比重有所增加,所以两岸关系的稳定发展在台湾政党竞争中的重要性会逐渐提升。  相似文献   

2.
政党认同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一个国家的大多数民众在心理及情感上对某一政党相对稳定的认同感。在我国,政党认同主要就是指各族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其中,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对党的认同是中国共产党合法性的重要来源。中国共产党在从革命到执政的过程中,探索并形成了在边疆地区少数民族中建构及建设认同的相应机制,并取得了良好收效。当前中国共产党在政党认同建设方面的一大任务,就是要千方百计防范认同挑战、化解认同危机,巩固和提升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政党认同程度。  相似文献   

3.
随着政党政治的普及,政党外交作为国家总体外交的一部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得到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政党的广泛认同。国际形势、经济全球化、政党发展的自身逻辑、不同时期的不同身份、中国共产党的国际视野与宽广胸怀、国家总体外交策略等是影响中国政党外交的主要变量。其中中国共产党的国际视野与宽广胸怀在政党外交,特别是在政党外交政策制定过程中起着更为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世界政党政治发展表明,政党制度与一个国家的社会稳定存在密切关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由于拥有强大执政党及和谐稳定的政党关系,并且发挥了重要的社会整合功能,从而对于保持我国政治和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坚持并不断完善这一政党制度,是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持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5.
从表象上看,政党转型也属于广义的政党变化与政党变革;但从根本上看,政党转型绝非一般意义上、个体化的政党变革,而是指传统政党形态已无法适应国家与社会的重大变革与时代要求,所有主流政党都被迫进行转型发展,以化解政党生存危机。唯有以国家-社会为本位,才能深刻揭示世界范围内政党转型发展的根本原因。世界政党发展的基本历程证明:政党转型是政党政治变革的必然产物,科技革命推动生产力与生产方式变革,进而推动生产关系与社会关系变革;经济基础与社会结构变革推动政治上层建筑变革,进而推动政党政治变革与政党转型发展。政党价值与功能、政党政治的公开性与透明度,既决定着大众政治参与度,也决定着广大民众对政党的认同度与支持度。民心向背决定政党兴衰与执政成败,这是政党政治发展亘古不变的定律。  相似文献   

6.
社会转型期,经济领域的变革推动着社会价值趋向多元,价值多元不可避免地伴随着个体价值的过度膨胀,由此而出现的价值冲突在政治领域和社会生活领域发生着消解作用,影响着政治和社会结构的稳定与均衡,在国家、政党与社会层面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认同匮乏问题。在社会生活领域,认同匮乏的具体表现就是公共精神短缺。由于公共精神短缺而导致的社会分裂会从根本上破坏国家和执政党生存、发展的土壤。执政党价值整合语境下的价值,其内在构成是以认同为核心,包括国家认同、政党认同和社会认同三重维度,分别指向共同理想、行动力量和公共精神。执政党价值整合的路径在于通过建构国家价值体系、建设良好的公民生活空间、强化公民教育来强化国家认同,通过强化意识形态认同、形象认同、情感认同和行动认同来强化政党认同,通过建构公共价值规则、协同个体价值目标、强化社区认同来强化社会认同。  相似文献   

7.
现代政治也称为政党政治,在现代尤其是当代政党已经成为最常见、最普通、最活跃的一种社会现象,这表明对国家政治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就是政党。没有政党的国家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已寥若晨星。西方政党制度是西方民主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西方政党政治的主要表现形式。由于各国政党产生和发展的具体历史环境不同,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期出现了不同性质和形式的政党。  相似文献   

8.
近十年来,欧洲不断陷入各种危机,特别是金融危机、难民危机、恐怖主义危机以及以英国脱欧为代表的一体化危机。这些危机催生了欧洲政党政治领域的一些新现象和新特征,其中尤为突出的是反建制政党的兴起,它对欧洲的中左和中右翼主流政党均造成了前所未有的严重冲击,并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和改变着欧洲国家的政党政治格局。相较于中右政党,中左政党面临的挑战尤其严峻,有些国家的中左政党甚至遇到了"生存"危机。这些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在于传统主流政党无法有效应对社会经济结构变化带来的种种挑战,而欧洲当前面临的多重问题则加剧了传统政党在身份认同与合法性方面的危机。  相似文献   

9.
阿富汗政党政治是阿富汗国家现代化建设和政治发展的产物。在几十年的政治实践中,作为政党政治主要载体和表现的政党在阿富汗的发展中经历了颇为曲折的过程,从无到有并一度中断。在2001年阿富汗开启重建进程后被纳入政治发展的规划中。然而,由于阿富汗政治环境的先天不完善以及一些人为因素的阻碍,阿富汗政党政治至今仍未发展成熟,在后撤军时代它的发展前景也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政党制度的不断发展深刻地反映了一国的政党政治的发展程度和水平。然而,现代政党政治的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新形势下我国政党政治发展面临的挑战主要是民主价值的冲突、制度规范的缺失和社会稳定的要求这三方面。深入剖析这些问题,能使我们对现代政党政治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也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1.
基于现代政党执政必须体现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即要赢得人民的认可和授权这一先决条件,分析概述了国外政党在提高执政能力和加强自身建设方面的具体做法。其中主要有:确立适应时代要求的理论纲领、政策,建立与民众沟通的有效渠道,创新政党的组织活动方式,实现经济社会的快速均衡发展,塑造现代政党的良好形象,构筑强有力的监督制约网络等。进而阐明了这些做法对于中国共产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永葆党的先进性所具有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提出了扩大我们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问题。政党是现代社会中政治运行的重要手段 ,通过政党参与政治是公民参政的重要形式 ,它对政治体系的稳定作用主要体现在 :政党沟通了公民与政府之间的联系 ,为公民参政提供了制度化渠道 ;政党充当了公民与政府之间的“过滤层”,把公民参政限制在政治体系所能容纳的范围之内 ;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政党的政治社会化作用。在我国现阶段通过吸收新的社会阶层中的优秀分子加入党组织 ,发挥政党的参政功能 ,是扩大政治参与和保持政治稳定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3.
文章采取比较政治分析的方法探讨了当代东亚主要政党及其国家意识形态的变化、原因和兼容性的本质特征:第一,论述了东亚主要政党意识形态兼容性的本质特性、兼容性程度、民主的内涵及其价值层次,以及它在政治发展和意识形态发展阶段上所处的位置。第二,认为东亚各国主要政党的意识形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并论证了每一阶段的意识形态的特征。第三,从发展阶段、发展环境、社会结构变迁、政治体制、全球价值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等几个方面对东亚执政党意识形态变化的原因和特性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4.
政党学是研究政党及其产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政党学的学科性质 ,政党、政党政治、政党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与规律 ,政党的组织机构、制度设施及其运行机制 ,政党与国家政权系统的关系 ,政党与社会生态的关系 ,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政党学的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5.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是一个历史性的老课题。纵观历史 ,世界上近代政党的出现是由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所决定的 ;近代社会的发展及各国国情的差别 ,决定了不同时代世界各国工人阶级政党类型的不同。中国共产党也有自己的建党模式 ,这种模式必须随中国社会的转型而修正。今天的中国已开始步入工业———信息社会 ,所以今天中国共产党又必须严肃思考和切实解决党建模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和谐世界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提出的旨在正确处理国际关系的重大理论创新,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作为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世界理念成为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的新指针。中国共产党在政党外交中认真贯彻落实和谐世界理念,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展现出新的风貌和特色,明确主张统筹兼顾国家利益和全人类利益,强调各种文明和而不同、兼容并包,更加注重倡导以人为本,着力谋求大国政党深化机制性交往,特别重视树立中国共产党的良好国际形象。这些中国特色政党外交新特色将为中国共产党开拓更加广阔的舞台,有力的增进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友谊,推进国际社会民主化。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是当代中国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的国情,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行了充分的理论阐述和实践运作。各民主党派积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积极参加国家和社会活动,使当代中国的政党制度形成并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8.
建党百年来,农村社会治理主体伴随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与农会、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与农业生产合作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以农村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的多元协同共治主体、乡村振兴新时代以农村基层党组织为统领的多元共建共治共享共同体4个阶段的发展历程。建党百年来,我国农村社会治理主体始终遵循党的领导与农民主体地位相统一的演进逻辑和党的政治引领与农民自治实践相统一的行动逻辑,形成了一套独具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治理主体演进体系。  相似文献   

19.
当代西方传媒与政党政治:互动、融合及其限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西方,传媒与政党政治有着不解之缘。传媒使西方政党政治的产生成为可能、深刻影响着政党政治的运行以及政党行为模式的变迁;与此同时,随着政党对传媒功能认识的加深以及随之而来的控制和调控的加强,传媒越来越表现出意识形态化的倾向。当前,传媒与政党政治之间的互动出现了新情况,政党政治传媒化与传媒意识形态化的交织成为常态,这将深刻影响西方政党政治的命运和传媒的走向。  相似文献   

20.
执政道德可以从立党之道与为政之德两个方面来理解。道不同于德,立党之"道"就是政党追求的一种根本性价值目标、理念。任何政党都有自己所求之"道",惟"道"之具体形式不同。为政之"德"则是政党理念的现实化,即一个政党如何实现良好的治理。中西方社会政党都面临着相似的问题,都经历了一个世俗化、理性化的过程。它们在治理方式上有相互学习与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